198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考察甘南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唯一号: 292632020220000483
事件名称: 198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考察甘南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321.pdf
事件类型: 政治事件
起始时间: 1985年8月
发生地点: 甘南藏区

事件描述

1985年8月中旬,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深入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甘南草原。考察时明确指出:发展我国藏区的现代化建设,甘南应先走一步,甘南藏族自治州应成为繁荣藏族地区经济的门户和港口。费老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一些具有战略性的建议和观点。费老指出:不要站在一般自治州的位置上看待甘南。不要光看到甘南州20多万藏族群众的发展,而要站的更高一些,要看到全国300多万藏族人民的发展和利益。甘南长期以来就是甘、青、川藏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之后,甘南州已经起着繁荣藏区经济的门户和港口作用。现在,甘南州每年有300多辆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把商品、文明、信息带到西藏。每年仅运往西藏的酥油就近100万公斤,直接左右着拉萨的酥油市场,这一点就很了不起。现在,甘南的四化建设已有了相当的基础。甘南的现代化建设搞好了,西藏等地的建设步伐就会加快。甘南应成为繁荣藏区经济的根据地。费老说:“我在一些牧民家里调查后发现,相当一部分群众仍然满足于‘100只羊、20头牛,骑着马儿到处走,唱着歌儿乐悠悠'的小牧经济生活,商品观念淡薄,商品生产不发达,这是不行的。牧区的经济起飞,不可能单靠林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有赖于工业的兴起,加工制造、外销才是牧区发展的大道。”关于人才问题,费老认为当前要用东部的脑子发展西部的经济,并在实践中培养一些藏族技术人才,然后以他们为骨干,把技术和知识扩散到各个地方。 十世班禅两次视察甘南20世纪80年代,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副委员长两次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视察工作,对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甘南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及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他对甘南的卓越贡献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班禅副委员长为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做了坚持不懈的努力;班禅副委员长十分关心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甘南的贯彻落实;班禅副委员长圆满解决了甘、青两省久拖不决的边界草山纠纷问题;班禅副委员长为恢复稳定宗教事业,落实宗教政策,不辞劳苦,付出了大量心血;班禅副委员长十分关心继承和发展具有悠久历史的藏族文化传统,非常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班禅副委员长还非常重视发展民族工业。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所收录的辞条,仅限与甘南州有关的内容。本辞典依据“事以类聚”原则,按照职能和专业分工分类,共分为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党派群团、政法军事、科教卫生、文体旅游、农牧林业、建设环保、工业交通、电信邮电、财经商贸、民族宗教、综合、人物等14个类目。按前言、凡例、分类目录、正文、附录、后记排列。分类目录中,同类辞目按相近程度排列,有的以时间先后为序,或者两相兼顾。本辞典所收辞条,大部分从甘南州已正式出版的史、志及专业性资料中搜集整理,由州直各部门、各县(市)审定征求意见稿。限于资料、数据搜集难度大,一部 分断限至2006年,一部分延伸至2011年。在辞条正文中均有说明。

阅读

重要人物

费孝通
相关

相关地名

甘南藏区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