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土司通信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唯一号: 292631020220000864
机构名称: 卓尼土司通信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959.pdf

机构描述

明清以来卓尼一带藏族聚居区土司内部的信息传递方式。卓尼土司制度形成于明永乐(1403-1424)年间,盛时其辖领地域达48旗(相当于乡),属地包括今卓尼、迭部和舟曲的博峪地区,东接夏河、临夏、临洮,面积3万多平方千米。辖区广阔,地域偏僻,其通信方式久而久之自成系统。各代土司都通过专职秘书,即“红笔师爷”掌管通信事宜。土司衙门设信号房,有传号4人,轮流值班,专门负责衙门内外传达。另设“马号头”一人,率饲养役七八人,养马20余匹,用于通信。机密要件,须火漆封口,加盖印信。印信多无文字,仅刻法器或动物图形作为标记。公文投送时委派专人,遇有战事,公文多绑于箭杆之上,或装入竹筒之内。其紧急者,并贴鸡毛一根,或将鸡毛一角烧去,谓之“鸡毛翎箭”或“鸡毛文书”,皆由旗、族接力快速传递。普通公文,以及所属旗、族之间的一般信件,由轮流应差之番民投送。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所收录的辞条,仅限与甘南州有关的内容。本辞典依据“事以类聚”原则,按照职能和专业分工分类,共分为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党派群团、政法军事、科教卫生、文体旅游、农牧林业、建设环保、工业交通、电信邮电、财经商贸、民族宗教、综合、人物等14个类目。按前言、凡例、分类目录、正文、附录、后记排列。分类目录中,同类辞目按相近程度排列,有的以时间先后为序,或者两相兼顾。本辞典所收辞条,大部分从甘南州已正式出版的史、志及专业性资料中搜集整理,由州直各部门、各县(市)审定征求意见稿。限于资料、数据搜集难度大,一部 分断限至2006年,一部分延伸至2011年。在辞条正文中均有说明。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