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巴佛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唯一号: 292630020220000824
人物姓名: 肋巴佛
人物异名: 乳名:康三哥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1221.pdf
性别:
出生年: 1916年
卒年: 1947年
籍贯: 甘肃省夏河县
民族: 藏族
亲属: 洛藏;李良存

传略

(1916—1947)乳名康三哥,藏族,祖籍甘肃省夏河县,父洛藏,母为汉族女子李良存。1922年8月,其父被积石山吹麻滩地主依不拉害死,李良存领着7岁的康三哥去导河镇守使衙门告状。康三哥立而不跪,镇守使厉声喝问:“你是何人,竟敢不跪?”康三哥朗声回答:“我是活佛。”此时,适逢和政县松鸣岩寺僧,在导河县一带寻找十七世怀来仓的转世灵童,消息传出,即被认定,遂迎入松鸿岩寺,后赴卓尼县康多寺学经9年,取名金巴加木措。1931年授大戒,在康多寺“坐床”,成为第十八世怀来仓活佛(俗称肋巴佛)。肋巴佛学经期间,地方豪绅逼迫其家几度逃难,其母气疯走失,大哥康殿祥因保护红军遭马步芳部队杀害。于是,肋巴佛将“佛祖救难”的教义引申为“以武救民”,便使枪弄棒,广交社会义士,与临洮王仲甲、毛克让、肖焕章、广河马福善结为至交。1940年,肋巴佛在康多、勺哇一带秘密串连穷苦百姓,成立“草登草哇”(七部落组织),抗粮抗款,开始了反暴斗争。1943年1月18日,马福善等人在临洮卧龙寺边家湾打响了农民暴动的第一枪,26日,肋巴佛派年旦增赴临洮苟家滩,参加王仲甲召集的会议,决定在清明节发动起义。2月21日,肋巴佛即在冶力关邢家庄召集骨干作了起义布署。事后,因祁帮等人急切地缴了冶海乡长的乘马而泄密,即于3月23日召开紧急会议,以朝拜常爷池为名,赶赴冶力关。3月28日,在冶力关泉滩举旗誓师,提出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口号,组成3千余藏汉群众的“饥民团”。肋巴佛任总司令(任效周为司令,汪鼎臣、王万一为副司令,李干俊为参谋长,下编三个团),并发布起义命令。29日夜,一举攻破临潭县城(新城),击毙县长徐文英、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赵廷栋,释放囚犯,开仓济贫。至此,各路农民纷纷响应,义军迅即壮大,仅数日,已发展到四千余人。义军在大桥关、石拉路休整后,进军岷县,在冷地口与岷县专员胡守谦所率保安大队遭遇,肋巴佛布疑兵,组织敢死队击溃敌军。4月190,肋巴佛参加王仲甲在皋兰马兰坡召开的军事会议,成立“西北各民族抗日义勇军”,王仲甲任总司令,下编十路军,肋巴佛任洮岷路藏兵司令。会后,挥师武都,策应国民党驻武都骑兵营长张英杰起义。在岷县茶埠峪遭保安队凭险截击,肋巴佛身先土卒,攻克敌堡。5月23日,肋巴佛奉命救援在宕昌滩歌镇被围的义军吕百元、姚登甲部,他率众杀人敌阵,白刃格斗,杀伤、俘获敌百余人,缴获机枪七挺,步枪二十余支及手榴弹等。6月17日,各路义军会师草川崖,整编为三路军和一个藏兵师,肋巴佛任藏兵师师长。会后,义军内部不和,军事失利,他率众返回,转入地下斗争。因国民党部队疯狂围剿,任效周、年旦增等人相继就义,肋巴佛离开水磨川,转赴夏河活动。1944年1月13日夜,肋巴佛等被夏河县保安队围困在达麦乡的俄旦寺,突围时,踝骨摔伤,石塔义引开敌人壮烈牺牲,高乃背肋巴佛躲进村后山洞。继转藏阿合油房,伤愈后,投宁夏好友范新民(国民党部队副营长)隐迹两年。1946年5月返回和政县,后去谓源与中国共产党陇右工委领导人高健君、牙含章等会面,并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陇右工委决定派肋巴佛赴延安学习和汇报工作,途经平凉安国镇三十里墩时,不幸因车祸遇难、年仅31岁。1982年,中共甘肃省委《关于1943年甘肃南部农民起义问题座谈会纪要》指出:“肋巴佛以宗教领袖活佛的身分,髙举义旗,率领藏汉僧俗群众反抗国民党的暴政,后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在我国现代史上是很少见的。”为纪念这位杰出的藏族起义领袖,卓尼县在古牙川山上修建了肋巴佛烈士纪念亭;甘肃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肋巴佛传》;甘肃电视台摄制了四集电视连续剧《肪巴佛传奇》。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所收录的辞条,仅限与甘南州有关的内容。本辞典依据“事以类聚”原则,按照职能和专业分工分类,共分为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党派群团、政法军事、科教卫生、文体旅游、农牧林业、建设环保、工业交通、电信邮电、财经商贸、民族宗教、综合、人物等14个类目。按前言、凡例、分类目录、正文、附录、后记排列。分类目录中,同类辞目按相近程度排列,有的以时间先后为序,或者两相兼顾。本辞典所收辞条,大部分从甘南州已正式出版的史、志及专业性资料中搜集整理,由州直各部门、各县(市)审定征求意见稿。限于资料、数据搜集难度大,一部 分断限至2006年,一部分延伸至2011年。在辞条正文中均有说明。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