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纲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唯一号: 292630020220000823
人物姓名: 吴振纲
人物异名: 又名:高瑞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1221.pdf
性别:
出生年: 1911年
卒年: 1949年
籍贯: 甘肃省夏河县
民族: 藏族

传略

(1911—1949)又名高瑞,藏族,中共党员,甘肃省夏河县人。少年时父母双亡,兄弟五人无依无靠,只能以租佃寺院土地,给喇嘛喂马等杂役劳作来维持生计,1934年,国民党别动队一百二十余人到夏河以缉查共产党为名,勾结当时任县长的杨良,敲诈勒索教育局长及藏民小学教师,并要捉捕有关教师。吴振纲之兄交巴掩护这些教师赴兰申诉,别动队开拔时,抢去教育局长石莹珍的坐骑,并让石身背七枝步枪徒步送行。就读于藏民小学的吴振纲即脱下自己的棉鞋,牵出自己的乘马让与石莹珍,此举使吴振纲惨遭毒打。他忍痛返校,立即组织藏族同学,埋伏在县长杨良必经之处,欲抓杨而未得手,只获秘书潘仁。于是,在街道两旁张贴了“杨良不良、潘仁不仁”等内容的标语,抗议杨良勾结别动队乱抓师生,破坏萌芽中的民族教育。别动队得悉,急返夏河,欲抓吴振纲等,后被群众掩护才脱离虎口。1935年,吴振纲在藏民小学毕业,赴南京蒙藏学校就读。日军占领南京,学校迁湘,吴振纲返夏河,任教于母校,教学之余,他面向社会组办藏文识字班,并组织学生在县城搞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9年,由黄正清介绍,吴振纲又率数名藏族学生赴重庆蒙藏学校求学。此时,他参加了“东藏青年联盟”。因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被认定有共产党嫌疑,强令退学。离校后,他找了当时驻重庆的八路军办事处负责人叶剑英,并准许去延安学习。吴振纲返回夏河后,未去延安,在县上就任督学,并着手搞地下革命活动。1949年6月后,吴振纲、班智达等一批进步青年,因反对地方封建势力,生命受到威胁而潜入美武,受到美武土官杨世杰的保护。8月31日,吴振纲、班智达等7人受杨的重托,携带步枪32支,去临夏迎接解放军,见到王震司令员。王震赞扬了土官杨世杰的进步行动,并亲自介绍吴振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他与新华社随军记者杜鹏程同返美武。杨世杰率藏兵欢迎。再由美武经合作、隆哇一线抵夏河,沿途宣传政策,安定民心。一到夏河,吴振纲即同黄祥等上层人士接触,转达了王震对黄祥的问侯,随之成立夏河县人民政府及中共夏河县工作委员会。吴振纲任整编后的夏河县民兵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并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夏河县委员会书记。夏河解放不久,原国民政府在夏河办的国立职业实用学校改为夏河县初级师范学校,吴振纲兼任校长。1949年11月7日,吴振纲在学校开完会后途经来周村,遭到六名匪徒的暗杀。牺牲时年仅38岁。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所收录的辞条,仅限与甘南州有关的内容。本辞典依据“事以类聚”原则,按照职能和专业分工分类,共分为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党派群团、政法军事、科教卫生、文体旅游、农牧林业、建设环保、工业交通、电信邮电、财经商贸、民族宗教、综合、人物等14个类目。按前言、凡例、分类目录、正文、附录、后记排列。分类目录中,同类辞目按相近程度排列,有的以时间先后为序,或者两相兼顾。本辞典所收辞条,大部分从甘南州已正式出版的史、志及专业性资料中搜集整理,由州直各部门、各县(市)审定征求意见稿。限于资料、数据搜集难度大,一部 分断限至2006年,一部分延伸至2011年。在辞条正文中均有说明。

阅读

相关专题

主任
职位
书记
职位
校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