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福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潭县政协志(1994-2015)》
唯一号: 292630020220000587
人物姓名: 李永福
人物异名: 又名:李寿南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592.pdf
性别:
出生年: 1905年
卒年: 1992年
籍贯: 临潭县城关古城
民族: 回族

传略

李永福(1905—1992),又名李寿南,回族,临潭县城关古城人。早年就读于私塾,勤奋好学,成绩突出。1925年开始经商,因能吃苦、讲信用、善经营,生意日渐兴隆,至新中国成立前已成为临潭屈指可数的富商。新中国成立初各单位实行供给制,旧城部分单位供给困难,他与地方绅士袁相臣联合捐粮500石,解决了部分单位的用粮困难。抗美援朝开始后,国家发岀“捐赠飞机大炮”号召,他带头捐献3000银元,受到表扬,并当选为临潭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2年土改开始,他被吸收为土改参观团成员赴外地参观,回乡后向亲友乡民积极宣传土改的英明伟大。1956年公私合营时,他投资18000多银元,因表现突岀,在临潭县民贸公司任业务股副股长。1957年赴四川为公司采购货物,将货物如数按时发回,并将收私账所得7000元从四川德格县汇至临潭作为额外投资捐献。1958年从西藏出国朝觐后定居沙特阿拉伯。1970年,他经华侨乡友马宗海联系后,与祖国亲友通信,并劝说、帮助华侨喇善卿、白志明、敏文良等人与国内通信汇款,还为不少华侨代笔写家书,办理侨汇事项。粉碎“四人帮”后,他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侨务政策的感召下,产生归国念头,于1979年向国务院侨办提岀申请要求回国定居。1981年5月5日李永福到达临潭,受到有关部门的热情接待。回国后,他积极给众多海外侨胞写信介绍祖国的变化和党的英明政策,因而促进了海外华侨与祖国的联系。他开先河之后,自1981年以来,旅居阿拉伯等地的华侨相继归国探亲或定居。他还帮助中央民院林松教授与多年侨居沙特的伯父林兴智先生取得联系,开始通信。1982年10月,岀席了甘肃省归侨侨眷、侨务工作者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并受到省侨办、省侨联奖励。 李永福虔诚于伊斯兰教,关心教育,重视培养人才,凡经商经过兰州等地遇到临潭籍学生时,往往慷慨解囊相助,并鼓励学生好好读书,争作国家有用人才。归国前一年,为支援家乡办民族教育,捐助人民币15100元,汇至清真上寺。归国后积极扶持临夏中阿文学校,一度承担该校两名教师的工资,并积极鼓励张家川也办起了中阿学校。他定居临潭后,县上为他落实了各项政策,生活上给予照顾,并选他为县政协委员、第一、二届县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第三届县伊协名誉会长。1992年病故,享年87岁。

知识出处

临潭县政协志(1994-2015)

《临潭县政协志(1994-2015)》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潭县委员会

本书内容包括:临潭建政初期主要工作、政协临潭县委员会成立与历届政协会议、中共政协临潭县委员会党组、政协临潭县委员会工作机构设置、政协工作等。

阅读

相关专题

代表
职位
委员
职位
副主任
职位
名誉会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