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临潭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292620020220000999 |
颗粒名称: | 第四章 洮商经济与洮商精神 |
分类号: | G112.42 |
页数: | 30 |
页码: | 793-822 |
摘要: | 临潭县在历史上靠近内地,与中原王朝及羌人、吐谷浑、吐蕃政权相毗连,属汉区、汉藏杂居、汉回杂居区与纯藏区的过渡地段。农业、牧业、林业兼而有之。加之古丝绸之路的畅通、处于“唐蕃古道”要冲,是四大茶马司之一。尤其是“洮阳古道”开通后,带动商业贸易、物资交流和市场的形成,使临潭县逐步发展成为陇右商品集散地和汉藏贸易的枢纽。洮州历史上的“茶马互市”始于唐,兴于宋,衰于金元。然后又在明初兴起,明中叶至清中期达到高峰,到清中期后衰落。洮商在明中期孕育,清代发展,民国时期壮大,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空前繁盛。1947年仅羊皮输出152000多张、毛褐1000多匹,猪鬃、牛皮等贸易额达银洋300余万元。 |
关键词: | 地方文化 洮商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