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寺办学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98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寺办学校
分类号: D635
页数: 1
页码: 674
摘要: 临潭的寺办学校主要指伊斯兰教清真寺的临时培训班和女学教育。城关各清真寺都程度不同地举办一些宗教常识培训班,学习常用宗教知识。像南大寺、西大寺、上寺还利用暑假,组织大、中专在校生在寺内举办高、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补习班,收效良好。现在经堂语教学中除了讲授阿语经典外,还聘任专职教师讲授汉语文、伊斯兰史、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史等课程。以往用3年学完的课程,采用现代方法和课程,只需3个月就完成了,这种方法一般在新满拉和中级班,以及女学中广泛应用,效果明显。
关键词: 宗教工作 寺办学校

内容

临潭的寺办学校主要指伊斯兰教清真寺的临时培训班和女学教育。
  城关各清真寺都程度不同地举办一些宗教常识培训班,学习常用宗教知识。像南大寺、西大寺、上寺还利用暑假,组织大、中专在校生在寺内举办高、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补习班,收效良好。西大寺还创办了幼儿园,解决了县城幼儿园少、分布不合理的困难。
  办学比较正规的是南大寺和上寺的女学。南大寺于1997年开设了女学班,2003年修起女学教学大楼,高五层,有教室10个,招收妇女学员50至100人不等,农闲时人员比较多。2006年,南大寺创办幼儿园,使周围幼儿能就近入托,接受启蒙宗教教育。城关清真上寺于2003年成立了女学,教师从临夏中阿女校毕业生中聘任,学员一般在30-50名左右,2005年将北学堂专设为女学专用教学楼。通过学习,广大回族中、青、老年妇女掌握伊斯兰教基本常识,拼读、学读《古兰经》,经过2~3年的学习,使学员能够熟练诵读《古兰经》。
  随着回族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经堂教育的方式和教学方法也不断改进,在教学和讲经中引进、应用了现代教学方式,从以前的由一名阿匍口授讲经发展到由多名阿訇分班分课讲授,讲写并用。现在经堂语教学中除了讲授阿语经典外,还聘任专职教师讲授汉语文、伊斯兰史、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史等课程。同时在有条件的寺应用了多媒体教学,学习电脑操作和应用技术。经堂语通用的“十三本”经中,大部分已有汉文译本,阿訇在讲经时采用中阿对照的方法,改变以往只授阿语经堂语的简单方式,力求做到翻译准确,表达干炼,使学生易于接受。在字母拼读时,应用目前最先进的教材,采用汉语拼音拼读方式,学习简单,速度快。以往用3年学完的课程,采用现代方法和课程,只需3个月就完成了,这种方法一般在新满拉和中级班,以及女学中广泛应用,效果明显。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潭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