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佛教经堂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98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佛教经堂教育
分类号: D635
页数: 2
页码: 673-674
摘要: 藏传佛教显密共修,规模大的寺院一般设六大学院,即闻思学院、续部下学院、时轮学院、医药学院、续部上学院、喜金刚学院(密宗学)。像历史上的临潭侯家寺、玛奴寺学制健全,学科完备,设有几个学院,僧人最多时达到500人以上,也曾培养出享誉蒙藏地区的高僧大德。1958年在反封建斗争中寺院被拆毁。1980年以后寺院相继开放,但从建筑规模、僧人人数远不如以前。原有的学院也无条件恢复,除江可河寺院僧人达到140多名外,侯家寺、玛奴寺的僧人人数很少。临潭县先后有8名僧人考入甘肃省佛学院深造学习,学成毕业后均有建树,像江可寺的桑吉加措,毕业后留佛学院任教师,藏、汉、英语兼通,现被聘任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教师。
关键词: 宗教工作 宗教教育

内容

藏传佛教显密共修,规模大的寺院一般设六大学院,即闻思学院(俗称大经堂)、续部下学院(属密宗学)、时轮学院(天文历算)、医药学院、续部上学院(属密宗学)、喜金刚学院(密宗学)。像历史上的临潭侯家寺、玛奴寺学制健全,学科完备,设有几个学院,僧人最多时达到500人以上,也曾培养出享誉蒙藏地区的高僧大德。1958年在反封建斗争中寺院被拆毁。1980年以后寺院相继开放,但从建筑规模、僧人人数远不如以前。原有的学院也无条件恢复,除江可河寺院僧人达到140多名外,侯家寺、玛奴寺的僧人人数很少。
  临潭县3座藏传佛教寺院的僧人入寺后先学习单字拼读,掌握了词法拼读后,在师傅的指导下,主要背诵《集类部》、《无上供养经》、《妙吉祥名号经》、《大威德经》和元臂、法王、骡子天王、财宝、协五大护法的《满愿经》、《喜金刚》,迎请、加持、自入、烧坛、祝愿等仪规经文,中级学僧主要背诵《怖畏九首金刚经》、《续部经》、《开光经》。学经方法主要以背诵与辩论相结合。背诵是因“义由词显,词不存于胸意,义必无所属从”,背诵要达到烂熟的程度。临潭的3座寺院学僧以背为主,属初级学僧,一般不讲经文,更无辩经的要求,优秀者送到拉卜楞寺院继续学经。活佛转世后先在本寺拜师学习字母,单字拼读,背诵简单的经文,然后必须送到拉卜楞寺院拜取得“多仁巴”(格西,相当博士)学位的高僧为经师,继续研读各科经文,融会贯通“五部大论”,方可被拉卜楞寺派往属寺任赤哇,或回本寺任赤哇,主持教务。临潭3座寺院的学僧主要是背诵简单常用宗教活动仪规的经文,给教下群众念平安经、祈福经,主持丧葬仪式,平时注重遵守仪规,做合格僧人,以寺为家,终生加持。
  临潭县先后有8名僧人考入甘肃省佛学院深造学习,学成毕业后均有建树,像江可寺的桑吉加措,毕业后留佛学院任教师,藏、汉、英语兼通,现被聘任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教师。侯家寺的加样松旦从佛学院毕业后回本寺任寺管会主任,管理寺院日常事务,主持教务,使侯家寺面貌焕然一新,寺院各项工作不断发展。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潭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