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艺创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890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文艺创作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16
页码: 573-588
摘要: 1991年以来,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文艺创作“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基本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紧扣时代主题,政府和民间自发组织了各类文化活动。1997年,甘南州文艺期刊《格桑花》为临潭出专号一期。同年5月,青年诗人扎西才让、敏彦文、流石、薛兴、牧风、葛峡锋、唐亚琼等诗作在《诗刊》中刊出。这两部专著由北京市名人文化研究中心申报推荐,经世界学术贡献奖评审委员会审评,于2000年双双获世界学术贡献奖著作金奖。1991年以来,临潭县出现了一批青年学者,他们大多数在省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关键词: 文化艺术 文艺创作

内容

1991年以来,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文艺创作“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基本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紧扣时代主题,政府和民间自发组织了各类文化活动。
  第一节文学
  1997年,甘南州文艺期刊《格桑花》为临潭出专号一期。同年5月,青年诗人扎西才让、敏彦文、流石、薛兴、牧风、葛峡锋、唐亚琼等诗作在《诗刊》中刊出。至2006年,临潭诗人、作家及文学爱好者在《诗刊》、《星星诗刊》、《诗选刊》、《北京文学》、《散文》、《散文选刊》、《民族文学》、《飞天》等全国50多家报刊共发表作品3000余篇。
  海洪涛先生于1997年编著出版了《中国穆斯林三百历代名人歌》,该书以七言诗的形式抒写了上起唐初下至1993年中国历代穆斯林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总计15.8万字。1999年,他又编著出版了《中华历代名人歌》。这两部专著由北京市名人文化研究中心申报推荐,经世界学术贡献奖评审委员会审评,于2000年双双获世界学术贡献奖著作金奖。他为11世纪伊朗著名学者穆乎引迪尼所著伊斯兰教苏菲哲学名作《玄机与真光》汉译本(马廷义译)所写的序被收入《世界学术文库》,并获世界学术贡献奖论文金奖。他撰写的《红一方面军长征途经甘南革命事迹述略》、《明王朝前期统治洮州各民族措施概述》被收入《中国专家论文选集》,业绩入编《世界文化名人辞海》等多部辞书。
  2005年,香港天马出版公司出版了马廷义先生翻译的120万字的世界哲学名著《麦克图巴特•书信集》(原著,16世纪印度著名宗教思想家伊玛目•冉巴尼),弥补了临潭县文学翻译的空白。
  这一时期,临潭在散文、小说、诗歌创作中涌现出一批有成就的作者,他们的创作促进了全县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引起全省文艺界的关注。临潭县作者作品发表情况表第二节书画摄影
  1991年以来,全县美术、书法、摄影也有所发展。县文化馆邀请了外地书画家来临潭举办书画展览。民间书画爱好者也邀请外地书画名家来临潭进行书画交流。2000年后,城关地区出现了弘艺轩、成林画廊、释炜书画装裱铺,繁荣了临潭书画艺术市场。全县涌现出了一批书画和摄影人才,创作出了许多质量较高的艺术作品,书画、摄影艺术出现了新的繁荣局面。
  1991年教师节期间,县文教局和文化馆在文化馆展厅联合举办了临潭县首届教职工书画展,展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的书画作品100多幅,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了奖品和荣誉证书。2000年5月,城关五校教师夏世龙在城关举办了个人书画展览,展出书法、国画作品60多幅,书法作品涉及真、草、隶、篆四体,国画作品以洮河沿岸风光为题材,参观人数达2000多人次。同年8月,合作交流会期间,在州群艺馆展岀,在全州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2005年8月,在临潭物资交流大会期间,由县委宣传部和文化馆联合在文化馆展厅举办了临潭籍已故画家刘魁先生遗作展,展出作品123幅,参展人数达5000多人次。同月,县文化馆邀请原中国书协理事、湖北书协主席钟鸣天先生来临潭进行书画交流展览。第二届洮州风情旅游艺术节期间,在冶力关临潭博物馆举办了书画、摄影作品展览,共展出书画、摄影作品212幅,被县博物馆收藏。2006年元旦,县文化馆举办了摄影家敏生贵、高云的摄影作品展。共展出摄影作品100幅。作品取材于临潭自然风光、农村生活,反映了临潭浓郁的风土人情。2006年农历五月,在新城端午民俗文化节期间,举办了书画、民俗手工艺术品展览。2006年12月,中共临潭县委、县人民政府、甘肃省摄影家协会等单位在兰州举办了临潭县冶力关摄影大奖赛,本土摄影家敏生贵以《天池冶海》获大奖。同年,在兰州举办的甘肃省第三届群星艺术节比赛中,由文化馆选送城关三校教师李桂梅创作的绘画作品《红盖头》荣获省文化厅颁发的三等奖。
  临潭书画艺术创作情况简表第三节音乐舞蹈
  1993年5月,县上抽调县直机关干部职工100多人,用4个月排练出了以洮州民间音乐、舞蹈为主要内容,反映洮州地区民俗风情的歌舞节目,于州庆期间在合作演出,受到州领导及合作地区广大观众的欢迎。同年,县文化馆业务骨干张美丽参加了省戏曲协会、省戏曲杂志社在兰州举办的甘肃省秦腔大赛,获得三等奖。
  2001年10月,县上组团参加了由兰州晨报社、兰州晚报社举办的第四届西北“花儿”歌手大奖赛,尕娘娘方队获优秀表演奖,参赛“花儿”歌手获优秀歌手奖。2003年,县上抽调干部职工,组织排练了200人的莲花山风情对歌舞和100人的锅庄舞,于8月12日参加了州庆50周年文艺演出,获得优秀组织奖。展示了临潭古老的民间文化、民俗风情、洮州“花儿”及民族服饰。
  2006年,组织羊沙乡、冶力关镇的群众和冶力关艺术团的演职人员共20人参加了全州农牧村文艺调演活动,获得优秀节目奖。
  2006年8月,冶力关艺术团组织人员参加了在兰州举行的甘肃省第三届群星艺术节,舞蹈《扎西雪》获得银奖,由丹主演唱的歌曲《我爱冶力关》获铜奖。
  第四节部分科研成果
  1991年以来,临潭县出现了一批青年学者,他们大多数在省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部分人出版了个人专著,还有许多人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了各类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的论文。
  1991-2006年临潭县部分科研成果表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潭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