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职业中学与职业技能培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87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职业中学与职业技能培训
分类号: G720
页数: 2
摘要: 临潭县职业技术中学是全县唯一的一所职业高级技术中学,先后开设的专业有机电、财会、农机、民用建筑、家电维修、中医针灸、服装工艺、种植、养殖等。办学方向为育人兴农。采用“上挂下联横辐射”,分散和集中相结合,长短结合,以短促长的办学之路。实行一套人马,三块牌子。2005年4月份,电大“迎评”工作通过了省教委专家组的验收,电大教学点设有5个专业,11个教学班,173名学员,举办长、短期培训4期,培训教师460名。临潭县职业技术中学本着“政府统筹、部门联办、因地制宜、一校多制、上挂下联横辐射”的办学原则,开办各种类型的长、短期培训班240多期,参加培训的人员达17391人次。2003年,临潭县职业中学成立了中国电视大学临潭工作站。
关键词: 成人教育 职业中学 技能培训

内容

1991年,临潭县停办一中、三中、四中的“三加一”职业班(初中毕业后再加一年的职业技术培训),全县所有职业技术教育由职业技术中学承办。临潭县职业技术中学是全县唯一的一所职业高级技术中学,先后开设的专业有机电、财会、农机、民用建筑、家电维修、中医针灸、服装工艺、种植、养殖等。办学方向为育人兴农。采用“上挂下联横辐射”,分散和集中相结合,长短结合,以短促长的办学之路。实行一套人马,三块牌子(职业技术中学、县教师进修中心、县成人职业技术培训中心)。2005年4月份,电大“迎评”工作通过了省教委专家组的验收,电大教学点设有5个专业,11个教学班,173名学员,举办长、短期培训4期,培训教师460名。临潭县职业技术中学本着“政府统筹、部门联办、因地制宜、一校多制、上挂下联横辐射”的办学原则,开办各种类型的长、短期培训班240多期,参加培训的人员达17391人次。2003年,临潭县职业中学成立了中国电视大学临潭工作站。
  二、技能培训
  1991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职业教育作为科教兴县的落脚点和突破口。全县职业教育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全面贯彻《职业教育法》,按照“因地制宜、按需施教、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县职业中学为依托,积极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综合教育网络。临潭县职业技术中学与其他部门联办,进行奶牛育肥,绒山羊、小尾寒羊、生猪等畜种的养殖技术,疫病防治的培训。1995年至1998年,共培训1415人次。1996年,取得甘肃电大分校《乡村医疗》电视中专班办班资格。种植方面在城关、石门、扁都、新城、冶力关洪家庄农业示范园区、陈旗、羊沙等地进行地膜小麦、果树栽培、优良品种实验推广,百合种植和当归、柴胡、党参、人参等药材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1998年在新城、流顺等村社搞了1~2亩示范田,亩产达800斤以上。每年春播季节进行地膜大豆、洋芋的技术培训,参加人数达3229人(次),维修穴播机100多台。
  临潭职业技术中学利用暑期和节假日、双休日承接小学教师、工程监理员、计算机技术等级、劳动就业服务等短期培训,并与省内外劳务输出机构签订培训订单或输出协议,达到了培训与输出的良性互动。建校至今,共举办各种类型的长、短期培训班240多期,参加培训1-7391万人(次)。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潭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