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基层政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73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基层政权
分类号: D638
页数: 2
页码: 454-455
摘要: 从1991年至2006年底,临潭县先后进行了四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这四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时间跨度将近十二年,这十二年也是临潭县全面贯彻落实“一法两办法”,在全县范围内普遍推行并确立民主选举制度的十二年。经过四次大的村民自治实践,民主选举制度已深深地扎根在了全县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农民群众心中。
关键词: 基层政权 基层组织

内容

一、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甘肃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具体体现,是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从1991年至2006年底,临潭县先后进行了四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这四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时间跨度将近十二年,这十二年也是临潭县全面贯彻落实“一法两办法”,在全县范围内普遍推行并确立民主选举制度的十二年。经过四次大的村民自治实践,民主选举制度已深深地扎根在了全县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农民群众心中。在四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全县141个村的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加了选举投票,四次参选率都在90%以上,使临潭县广大农村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了提高。
  临潭县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情况统计表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实行村务和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党和国家对村民自治工作的根本要求。1998年,临潭县民政、纪委、农林等部门通过深入调查和试点,初步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村民委员会村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1999年,临潭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了村务公开的内容及方式。村务公开内容包括财务公开、物资公开、土地管理公开、计划生育工作公开和其他公开五个方面。村务公开方式包括专栏公开、会议公开和明白卡公开。通过认真贯彻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临潭县141个村委会普遍设立了村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公开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村务工作,切实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参政议政,对干部进行民主监督的有效载体。
  三、村委会干部培训
  自1998年以来,临潭县民政部门和县委组织部门每年都在县委党校举办一至二期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培训班,对全县141个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以党和国家关于在农村推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以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村民委员会建设工作要求为主。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村干部对村民自治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了解掌握了党和政府有关农村工作的法规和基本常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临潭县基层政权建设。
  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2002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和甘肃省民政厅批复,同意临潭县新城乡和冶力关乡撤乡建镇。是年12月24日和12月25日,新城乡和冶力关乡分别撤乡建镇,使临潭县城镇数由1个增加至3个,加快了全县小城镇建设步伐。
  2005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和甘肃省民政厅批复,临潭县将龙元乡与陈旗乡合并,设立王旗乡,乡政府驻地设在王旗村;将总寨乡与新堡乡合并,设立洮滨乡,乡政府驻地设在常旗村;撤销扁都乡,并入新城镇。经过这两次行政区划调整,全县乡镇政府机构从原来的19个(1镇18乡)减少到16个(3镇13乡),使乡镇机构得到了精简。
  五、基层社区居委会建设
  2006年,经临潭县委、县政府批准,民政部门在城关镇设立了3个社区居委会,分别是城关镇城南社区居委会、城关镇城中社区居委会和城关镇城北社区居委会;在新城镇设立新城镇社区居委会;在冶力关镇设立冶力关镇社区居委会。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

相关机构

甘肃省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甘肃省民政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