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维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72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维权
分类号: D442.8
页数: 2
页码: 447-448
摘要: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1991年以来,每年利用“三八”、“六一”等节日,开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常识的普及宣传。至2006年,累计散发宣传材料20623余份,举办专栏14期,张贴标语400余张,出动宣传车21次,放录像11场,收看人数2.4万人(次),放录音磁带6盒,听众达15.4万多人(次)。
关键词: 妇女运动组织 妇女维权

内容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1991年以来,每年利用“三八”、“六一”等节日,开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常识的普及宣传。至2006年,累计散发宣传材料20623余份,举办专栏14期,张贴标语400余张,出动宣传车21次,放录像11场,收看人数2.4万人(次),放录音磁带6盒,听众达15.4万多人(次)。1992年,制定并实施《临潭县90年代儿童发展规划纲要》。1997年,举办了有1500多人参加的省州 《妇女法知识竞赛》,并有13人获奖。1998年,成立了 “法律知识进万家”活动领导小组。1999年,开展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法律知识笔答竞赛活动,发放竞赛试题600份,回收510份,回收率为85%,并有2个家庭获州妇联的表彰。2000年5月,协同县公安局赴武威市武南镇成功解救一名被拐卖的龙元乡未成年妇女,并返送回家。2002年8月,制定并实施了《临潭县2001-2010年妇女发展规划》、《临潭县2001-2010年儿童发展规划》。2000年、2002年,全县部分乡(镇)、村分别被全国、省、州妇联通过随机抽样定为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点、《妇女法》抽样调查点、家庭成员道德状况和妇女生活现状调查点。三次调查问卷涉及妇女教育、经济、生活、法律、道德、参政议政、社会参与、婚姻家庭、卫生保健等9个方面的65个问题,比较全面、真实、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了全县农村妇女的家庭、社会地位。1991-2006年,县妇联共接待来信来访505件,已处理454件,结案率达89.9%。1991年县妇联荣获“全国税法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县妇联被县普法办授予“四五普法”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实施“春蕾”计划1992年,县上成立了16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妇女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后更名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家教工作委员会、家教工作监测评估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儿童工作的领导机构。并由县妇联牵头,制定出《〈临潭县90年代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细则》和《临潭县家教规划》。据统计,1988年全县有学龄儿童11499人,已入学9199人,其中女学生3186人,入学率为80%,女童入学率为34%。到1992年,全县适龄儿童12355人,已入学儿童10218人,入学率达82.7%。1994年,为解决贫困乡村儿童上学难的突出问题,由县委书记带头,县级干部包一名小学生至毕业,各级干部共集资2.17万元,救助失学儿童105名。1995年建家长学校1处。1996年,合作第一小学与扁都乡中心小学结成“手拉手”联谊学校,先后捐款、捐衣物、捐学习用品等。1997年,争取陈旗乡“春蕾女童班”1个,中国儿童基金会募集资金1.5万元,使50名失学、辍学女童重新步入学堂。是年,妇女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在“六一”前夕,慰问边远山区的师生,共捐款5350元,捐赠书籍1560册、儿童学习用品230件。之后,全县“贫三”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儿童受教育率。至1997年底,全县儿童入学率达到89.63%,女童入学率达86.3%,巩固率96%。1993年至1997年,州、县妇联共救助失学、辍学儿童37名。1999年,向全县女职工发出“奉献一片爱心”的倡议,同时向妇女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拉赞助,筹资4200元,救助27名女童先后重返校园。是年,州妇联在三岔乡救助8名失学、辍学女童入学。2000年,争取新城西街小学“武警春蕾女童班”1个,救助3年,募集资金2.1万元。该班班主任雍善俊老师分别被全国妇联、省妇联评为“全国十佳春蕾园丁”、甘肃省第四届“十佳春蕾园丁”。2002-2006年,省妇联救助42名失学、辍学女童,州妇联救助53名失学、辍学女童,县妇联发动社会各界救助65名失学、辍学女童先后重返校园,累计募集资金4.8万余元。2003年、2006年县妇联职工分别为县教育基金会捐款1400元。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

相关人物

雍善俊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