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重要会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68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重要会议
分类号: D624
页数: 6
页码: 415-420
摘要: 党代会1991年至2006年,中共临潭县委共召开了四次代表大会。
关键词: 政治组织 重要会议

内容

党代会1991年至2006年,中共临潭县委共召开了四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临潭县第十次代表大会于1992年12月23日至25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33人,列席代表34人,无党派知名人士8人,代表全县4479名党员。大会听取并审议了由杜培林和王录贤分别作的县委工作报告及纪委工作报告。大会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及各项措施,坚持农牧结合,农、牧、林、工、商综合发展,实施“五点连线”战略和“12345”工程。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十届委员会委员24人、候补委员3人。在十届一次全委会议上,选出县委常委8人,杜培林任县委书记,刘登福、刘志民、尹建国、朱发祥、赵宏才任县委副书记。选出纪委委员9人、纪委常委5人,王录贤任纪委书记。
  中国共产党临潭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于1997年12月22日至24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144人,列席代表65人,特邀代表16人,各界知名人士15人,代表全县4921名党员。大会听取并审议了由刘志民和宫永祯分别作的县委工作报告及纪委工作报告。会议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及各项措施,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依靠科技兴农兴牧,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全面发展。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24人、候补委员3人。在第十一届一次全委会上选举产生了十一届委员会常委9名,刘志民任县委书记(在第十一届县委期间,县委书记刘志民于1998年9月离职,调任赵敏学任县委委员、常委、书记),李钰、张明民、丁云青、洪渊任县委副书记。选出纪委委员9人、纪委常委5人,宫永祯任纪委书记。中国共产党临潭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于2002年11月28日至30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163人,列席代表61人,代表全县5625名党员。大会听取并审议了由钟建龙作的县委工作报告,审议了李志勇作的纪委工作报告。报告提出了今后5年工作的奋斗目标,报告指出:全县上下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23人、候补委员5人。在十二届一次全委会议上选出常委12人,钟建龙任县委书记,王勇、马进英、牛汝霖、高晓东、鲜鹏任县委副书记。选出纪委委员13人、常委5人,李志勇任纪委书记。
  中国共产党临潭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于2006年11月18日至20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183人,列席代表73人,代表全县6124名党员。大会听取并审议了王勇作的县委工作报告,审议了何子彪作的纪委工作报告。县委工作报告确定了今后5年全县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重大措施。报告指出要继续实施“64422”发展思路,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项目立县、旅游带县、非公活县、科教兴县”六大战略,为实现临潭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39人、候补委员7人。在第十三届一次全委会上选举出县委常委11人,王勇任县委书记,王建军、张志红任县委副书记。选出纪委委员19人、常委7人,何子彪任纪委书记。
  中共临潭县委书记、副书记任职更迭表续表中共临潭县委常委更迭表续表续表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