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重大决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68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重大决策
分类号: D813.3
页数: 4
页码: 412-415
摘要: 1999年11月24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2002年5月25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2004年2月29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事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2005年5月9日,中国共产党临潭县委第十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讨论并审议通过了《中共临潭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快临潭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关键词: 县委决议 重大决策

内容

一、《关于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的决定》
  1999年11月24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的指导思想是:要立足农区畜牧业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优化畜种、调整产业结构为核心,以科技推广为动力,以“公司+农户”为突破口,以群众增收为目的,坚持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结合、稳中求进的原则,从规模养殖、加工储运、市场营销三个方面重点突破,发展区域性规模生产,推进畜牧产业化、商品化的发展进程,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决定》确定的奋斗目标是:1实现主要生产指标持续增长。到2005年,肉类总产量达到5730吨,奶产量达到124万公斤,皮毛产量达到195万元的收入,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700万元,每年以6%的幅度增长。2.畜牧业产值在大农业产值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到2005年,牧业产值在大农业产值中的比重由1998年的32%上升到40%。3.畜牧业人均占有量有所增加,为增加财政收入作出新贡献。到2005年,户均养牛达到2头、养羊5只、养猪2口、养鸡5只,人均牧业收入达到3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0%,依牧脱贫7300户,以牧稳定解决温饱9700户,为牧业税、畜牧特产税、屠宰税增长作出新贡献。《决定》在确定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工作措施:一是优化区域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二是大力引导、扶持、发展规模养殖,走专业化经营的路子;三是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畜牧经济;四是高度重视畜禽疫病的防治工作;五是把畜产品的加工增值与市场营销作为畜牧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六是抓好饲草料建设,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条件;七是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加大畜牧业资金投入,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八是各级组织要加强对畜牧业工作的领导,为加快全县畜牧业发展创造条件。
  二、《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定》
  2002年5月25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三个小区”为依托,以农牧业产业化、农畜产品、土特产品、中药材、民族特需用品、建筑建材、商贸批发、旅游资源开发及服务业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拓宽发展领域,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力争非公有制经济在总量规模、质量信誉和持续发展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使其真正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提出了今后的奋斗目标: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州平均水平。“十五”期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0%,到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在全县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50%以上。私营企业户数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就业容量明显扩大,城镇从事非公有制经济的人员不断增加,精加工、深加工程度明显提高,科技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决定》提出了今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措施:1.进一步放宽政策,大力兴办个体、私营企业。用足用活省、州出台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政策、规定,认真落实《临潭县人民政府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优惠政策》;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大力支持和鼓励下岗职工、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城镇待业人员从事个体、私营经济。2.积极探索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公有制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优化产权制度,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向成熟的产权制度过渡,实现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的有效结合,使企业长远、长效发展;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与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县投资导向结合起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民族特色产业和能源、交通、水利、社会公益事业等基础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加强企业管理,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向公司化、集团化方向发展。3.拓宽融资渠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建立稳定金融投入渠道,打破所有制界限,把非公有制经济所需资金纳入供给计划,进行重点扶持;努力解决非公有制经济融资难的问题;财政、扶贫要尽力安排一定的项目资金,扶持私营企业发展。4.加强法制观念,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的资产和产权,不得非法改变业主财产的权属关系;坚决治理“三乱”;行政执法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都要保护个体、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5.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协调服务。6.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依法经营。
  三、《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事业的决定》
  2004年2月29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事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的指导思想是: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机遇,按照“依托资源、开拓市场、突出特色、扩大宣传、打牢基础、培育龙头”的发展思路,全力实施“旅游带县”战略,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举措,突出生态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上下联动,左右呼应,形成合力,推动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全县支柱产业,逐步把全县建成全省、全州的旅游大县、旅游强县,为全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发挥重要作用。《决定》提出了如下目标任务: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全民参与,使旅游资源得到全面开发,把临潭县建成特色鲜明,设施良好,功能齐全,吸引力强,“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配套齐全的旅游胜地,全力打造“山水冶力关、兰州后花园”旅游品牌。总体目标是:一年迈大步,三年大发展,五年建成支柱产业。《决定》提出了发展旅游业所要坚持的原则:发展旅游业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坚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民参与、全方位开发的原则;坚持资源共享、邻县联合、地企携手、联合开发的原则;坚持项目带动原则;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原则;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坚持强县与富民并重的原则;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原则。
  四、《中共临潭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快临潭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
  2005年5月9日,中国共产党临潭县委第十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讨论并审议通过了《中共临潭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快临潭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确定了加快临潭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心任务,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追赶与跨越并举,速度与效益并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按照“64422”发展思路,即全力实施六大战略(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带县、项目立县、非公活县、科教兴县),实现四大跨越(农区畜牧业、工业、旅游业、非公有制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力争建成四大基地(把临潭建成全州的中药材基地、建材基地、农区畜牧业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努力做到两个增加、两个提高(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和财政收入,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发展的速度高于全州平均发展水平。《决定》提出了今后工作的主要措施是: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调整结构,突岀重点,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狠抓落实,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依法治县,维护稳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强领导,改进作风,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证。
  五、《关于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意见》
  2006年2月27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确定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民工技能培训、培育劳务中介组织和拓宽劳务市场为重点,创新劳务经济发展环境,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能人带动、流动有序的劳务就业体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使劳务经济逐步成为推进全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的新型产业。目标任务:从2006年起,经过五年努力,逐步构建起城乡统一、竞争有序的就业市场体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劳务培训体系,覆盖全县、连接省内外的劳务中介服务体系,管理规范、措施有力的劳动保障体系,培育出2~3个特色鲜明、竞争有力的劳务品牌。“十一五”期间,力争年均输转农村劳动力4万人次,年均劳务创收达到8000万元以上,劳务人员年均劳务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意见》提出了今后的工作措施是:一是加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大力培育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三是抓好劳务基地建设;四是建立劳动力市场及信息网络;五是积极做好发展劳务经济的宣传工作;六是确保发展劳务产业的资金投入;七是放宽农民进城就业的准入条件;八是切实维护农民工就业的合法权益;九是健全劳务组织体制;十是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十一是实行目标管理。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