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县人民政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671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县人民政府
分类号: D625.42
页数: 6
页码: 400-405
摘要: 临潭县人民政府机构设置有工作部门24个,议事协调机构的常设办事机构2个,部门管理机构2个,直属事业机构6个(冶力关风景区管理局为副县级建制)。省州下达全县党政机关行政编制人数为618名,其中县级机关行政编制254名,后勤事业编制61名,实有人数为456人;州下达全县事业单位控编数为2652名,事业单位机构为365个,实有人数3145人。
关键词: 县人民政府 镇府机构

内容

—、职能机构
  1996年第三轮机构改革中县人民政府设置工作部门24个,县监察局与县纪委机关合署办公,不计入县政府机构设置限额;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独立设置,不计入县政府机构设置限额;县信访局、县人民政府法制局办公室均属部门管理机构。1996年,省委、省政府核定全县党政机关行政编制为326名。1997年机构改革中,根据省委发 [1994]32号文件精神,结合临潭实际,经调整后县人民政府为75%,按此比例核定各部门的行政编制。其中:监察局与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不计入县政府机构限额;民族宗教事务局与统战部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不计入政府机构限额;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是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既是县委的工作机构,又是县政府的工作机构,独立设置,不占机构限额。2002年7月,根据州委、州政府批准的《临潭县县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和人员编制精简方案的实施意见》和中共临潭县委发[2002]27号文件精神,结合临潭县县级机关实际,提出了实施意见。具体是:临潭县政府机构设置22个(暂空1个),此外,设立议事协调机构的常设办事机构2个、部门管理机构3个、直属事业机构2个。县政府工作职能部门称局、委、办,均为正科级建制。常设办事机构、部门管理机构,直属事业机构均为正科级建制。2000年经州委、州政府批准成立了临潭县冶力关风景管理局,为副县级事业单位。2005年1月31日《临潭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报经州委、州政府批准后,逐步形成规范、运转协调、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相互配套协调的制约机制,此次机构改革以机构调整和职能整合为重点。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是县政府的综合办事机构,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
  截至2006年12月31日,临潭县人民政府机构设置有工作部门24个,议事协调机构的常设办事机构2个,部门管理机构2个,直属事业机构6个(冶力关风景区管理局为副县级建制)。省州下达全县党政机关行政编制人数为618名,其中县级机关行政编制254名,后勤事业编制61名,实有人数为456人;州下达全县事业单位控编数为2652名,事业单位机构为365个,实有人数3145人。2006年底临潭县人民政府机构设置表二、办事机构
  临潭县扶贫开发办公室1979年县人民政府设立多种经营办公室,1987年改设扶贫办公室,简称“扶贫办”,于1992年更名为临潭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是县人民政府议事协调机构的常设办事机构,隶属于县人民政府(为二级局),正科级建置。
  临潭县移民办公室1995年9月县人民政府设立移民劳务办公室,2002年7月更名为临潭县移民办公室,简称“移民办”。是县人民政府议事协调机构的常设办事机构,隶属于县人民政府,为正科级设置。2002年7月,县移民劳务办公室的劳务职能划归到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至此,县移民劳务办公室更名为县移民办公室。
  第二节依法行政
  一、行政法规
  自甘肃省人民政府于1998年10月13日下发了《甘肃省依法行政工作实施方案》后,临潭县人民政府遵照甘政发(1998)63号文件精神,以及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决定、决议,结合县政府工作实际,先后制定出了诸多行之有效的行政法规,推动以法治县进程,全面推进政府法制建设,强化全县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职能,确保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正确实施,促进政府各项工作依法有序运行。
  1999年县人民政府根据县委、县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决议,出台了《临潭县人民政府依法行政实施方案》和《关于在全县行政执法部门实行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是年9月19日,县委、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确保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全县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11月16日,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畜牧业的决定》出台。12月28日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2000年1月6日,临潭县人民政府印发了《临潭县农业技术推广暂行办法的通知》。2001年3月31日临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县城建局《县城主街道绿化实施方案》。是年5月25日,临潭县人民政府批转县水利电力局《临潭县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7月5日,县人民政府印发《临潭县县城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试行)》。7月11日,县人民政府批转县水电局《关于临潭县农村小型水利改革和发展实施方案》。7月10日,临潭县人民政府印发《临潭县城乡管道供水管理暂行办法》。8月14日,临潭县人民政府批转县水利电力局《关于整顿和规范水利建设市场秩序工作实施方案》。9月20日,临潭县人民政府批转县水电局《水政监察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
  二、行政执法监督
  临潭县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自1998年开展工作以来,围绕贯彻执行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关于依法治县的决定、决议,在全县行政执法部门实行县政府制定的两个《实施方案》。并督促县直执法部门制定了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了各项配套制度,分解量化执法职责,并逐步落实到各自的执法岗位。2001年10月县政府法制局分两组对国税局、交警队等13个行政执法部门以四部法律、法规及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进行了监督抽查,随之进行了分值考核,对已审领行政执法证件的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进行了再一次审查,并按《甘肃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做了相应处理,从而保证了“三证”年审按时完成。共年审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证68个,行政执法监督证30个,行政执法证件668个,备案执法人员77名,监督人员6名。在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监督抽查中,县计委与州建委配合对青石山电站家属楼的施工单位因违反《建筑法》处罚1万元,全部上缴财政。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工商部门处理违法违章64起,计1.84万元;广播电影电视局在“扫黄打非”中协同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先后三次进行突击检查,查出盗版光盘137张、录像带590盘;县质检局在打假治劣保质行动中,对部分农药化肥作出禁止销售,自行销毁,没收等处理;工商局联合质监局在打假行动中共检查各类门店364户,查处假冒伪劣商品10大类,31个品种2277批(次),总价值为9667元。2002年至2006年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在严格执法中,已趋于规范化、法制化。
  三、清理规范性文件
  临潭县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始于1984年5月,到2006年底共清理规范性文件19件,清理阶段性文件9件。
  四、行政执法人员培训
  1999年县人民政府关于《,临潭县人民政府依法行政实施方案》和《关于在全县行政执法部门实行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出台后,根据两个《实施方案》精神,各部门、各单位在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班以充实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县政府法制局先后共举办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25期,县工商局在本系统组织培训4次,参加省、州局的培训8次,并组织业务考试3次,合格率达到100%。截至2000年底,经县政府审查并报州政府确认颁发了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证的单位共78个,行政执法监督人员36名,行政执法人员846名,其中由县政府法制局领发证件的735名(含乡镇313名),垂直单位颁发111名(工商系统60名,国税系统30名,运管所9名,征稽所5名,公路段3名,审计局4名)。2000年6月县政府法制局对行政处罚实施机构资格证、行政执法监督证、行政执法证进行了第一次年审。
  五、政务公开
  推行政务公开是转变政府职能,构建阳光政府,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根据中央、省、州要求,2003年4月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临潭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推进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围绕营造发展环境,集中抓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县长热线电话投诉、举报等事项的落实,使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行政效能得到进一步提高。2006年9月,县政府成立了临潭县政务大厅,隶属于县政府办公室,为正科级单位,全县政务公开面达100%。
  第三节人事任免
  临潭县人民政府县长、副县长的人事任免,从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至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正职6名、副职21名,任命县长助理2名。其中:1989年10月至1992年10月任正职的1名,1983年12月至1992年任副职的1名,1985年10月至1998年任副职的1名,1988年10月至1991年10月任副职的1名(省派科技副县长),1990年1月至1992年12月任副职的2名。
  临潭县人民政府1991-2006年历届县长任职表
  临潭县人民政府1991-2006年副县长任职表续表
  第四节督办督查
  1994年9月,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督查室,任命了专职副主任。督查室的主要职责是:督查、催办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县政府重要会议、决议的落实及县政府领导批示交办的日常工作以及县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的落实办理情况。自1991年至2006年共督查督办,落实各项政策、决策部署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和提案4.6万余件。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