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个体私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56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个体私营
分类号: F121.23
页数: 1
页码: 308
摘要: 1991年以来,临潭县个体经济得以较快的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萌发成长。大多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生产经营水平较以往有所提高,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和手段都有很大改观。
关键词: 临潭县 个体商业 私营企业

内容

1991年以来,临潭县个体经济得以较快的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萌发成长。大多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生产经营水平较以往有所提高,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和手段都有很大改观。1994年全县有个体工商户1646户,私营企业3户,个体私营企业完成消费品零售额1185万元,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6.36%;纳税65万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37.2%。全县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企业行业分类有:工业、手工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等十多个行业。
  从1995年开始全县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因受主客观因素制约增长缓慢,主要是大多个体私营户经营观念陈旧,管理方式落后,大部分个体工商户自身素质不高,相当一部分经营户不懂技术,不会经营管理。在技术上舍不得投资金、投人力、投时间,因而一些加工业、饮食业技艺上不去,生产经营质量差,影响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2000年后,县委、县政府根据县情,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因地制宜,先后规划建设了城关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小区,新城乡镇企业发展小区和冶力关旅游资源开发小区,制定了《临潭县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优惠政策》(潭政发[2001]100号)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定》(潭县委发[2002]26号)等优惠政策,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硬件环境和政策环境,多数个体私营户抢抓机遇,转变经营观念,改变管理方式,扩大经营规模,为搞活全县经济,发展商品生产,繁荣城乡市场,方便群众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通过招商引资、政府扶持,一批私营企业,如硅铁厂、县顺达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新城华新现代畜牧业公司、嘉福电力公司等在临潭投资兴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006年,全县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有1215户,从业人员2430人,注册资金2125万元;私营企业34户,从业人员410人,注册资金12130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00万元,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8.1%;上缴税金1099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55%。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