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抗早防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430
颗粒名称: 第六节 抗早防汛
分类号: TU998.4
页数: 1
页码: 193
摘要: 临潭县抗御干旱的能力比较差,且分布不平衡。能够抗御干旱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洮河、冶木河、羊沙河部分支流沿岸。引水灌溉工程可抗御10000多亩的旱情,电力提灌工程可抗御8000多亩旱情,移动式喷灌可抗御3000多亩旱情。
关键词: 临潭县 抗早防汛

内容

临潭县抗御干旱的能力比较差,且分布不平衡。能够抗御干旱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洮河、冶木河、羊沙河部分支流沿岸。引水灌溉工程可抗御10000多亩的旱情,电力提灌工程可抗御8000多亩旱情,移动式喷灌可抗御3000多亩旱情。在其他节水面较大公路沿线开挖集雨节灌水窖10023眼,可灌溉面积约2000亩。持续干旱期间,很多支流河道不产生水流,塘坝集雨水窖没有水源补充,利用率不高,只有“三河”沿岸的水利设施发挥作用。1999年全县持续干旱时间较长,下拨抗旱资金20万元;2000年春播时间全县降水量偏少,持续高温干旱,下拨抗旱资金20万元。
  常年6月份以后,临潭县逐渐进入汛期。局部暴雨或持续强降雨时常造成洪涝灾害。主要采取的防汛措施是:1.全面开展汛前、汛期大检查,落实各项预防安全措施,实行值班预报制度。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加强防汛工作领导。2.开展河道清淤除障工作,对重点河道进行清理。3.全面做好抢险工作,完善防汛度汛抢险预案。4.储备充足的防汛物资。5.及时进行灾区河道、行洪道清理和防洪堤抢修加固。6.论证防汛工程项目和灾后重建工程项目。
  2003年5月26日、7月29日,石门、冶力关等乡镇分别发生的百年不遇的暴雨洪水灾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严重的人员伤亡事件。省、州、县先后下达灾后重建工程项目资金137万元,其中:防汛资金130万元,抗旱资金7万元。于11月中旬全面完成了石门乡梁家坡水毁河堤重建工程380米,完成投资17万元;冶力关镇青崖沟小河重建河堤873米,板夹沟重建河堤1141米,恵家庄水渠维修7800米,清淤渠道14316立方米,共完成投资120万元,保护受灾区4个村、5711人和1919亩耕地。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潭县
相关地名
石门乡梁家坡
相关地名
冶力关镇
相关地名
恵家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