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科技扶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41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科技扶贫
分类号: F303.3
页数: 1
页码: 178
摘要: 农业方面,以覆膜种植、良种引进推广、药剂拌种、机耕机播、病虫害综合防治、高炮防雹、中低产田改造、整乡承包为主的农业综合技术得到进一步应用,高产优质马铃薯、燕麦、青稞、手拉手豌豆、油菜普遍推广种植,取得了秦艽、羌活栽培技术新成果,建立了一批科技示范户、示范村、示范区,依靠科技进步增加农牧民收入。
关键词: 临潭县 科技扶贫

内容

农业方面,以覆膜种植、良种引进推广、药剂拌种、机耕机播、病虫害综合防治、高炮防雹、中低产田改造、整乡承包为主的农业综合技术得到进一步应用,高产优质马铃薯、燕麦、青稞、手拉手豌豆、油菜普遍推广种植,取得了秦艽、羌活栽培技术新成果,建立了一批科技示范户、示范村、示范区,依靠科技进步增加农牧民收入。牧业方面,良种畜引进繁育、暖棚养畜、青贮氨化、配方饲料、优质牧草种植、直线育肥、疫病防治、牲畜改良和冻配等技术广泛应用。能源方面,液化气、大阳灶、太阳能、光电照明、沼气做饭烧水成为农民节支增收、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科技培训方面,以县科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畜牧服务中心、县职业中学为主的科技培训、咨询服务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网络,达到了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服务网络,同时利用科技咨询、培训、办墙报、板报、书写标语、散发资料、电视播放等多种形式搞科普宣传,使科技扶贫起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先导作用,科技扶贫对农牧业生产的贡献率由2001年的17%增至2006年的26%,提高了9个百分点。
  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有:1.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院地合作,主动和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和中医学院、药检所联系,重点解决中药材生长过程中出现的侧根、密度、品质、发芽、病虫害防治等试验性研究工作及规范化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对取得的成果向省、州部门申请国家专利。2.向养殖场及养殖户派出骨干专业人员,长年蹲点开展全方位技术跟踪服务,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养殖户科学养殖和管理。3.在实施科技培训项目时,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的方式,将全县16乡(镇)划分为城关、新城、王旗、冶力关4个片区,聘请大专院校的教授和农林、畜牧部门的技术员进行集中培训,编写了《畜牧业实用技术手册》、《优质牧草适时收割加工指南》、《中药材种植实用技术手册》、《秦苑、羌活栽培技术》、《临潭县劳动力转移培训教材》等资料。4.实施劳务技能培训时,依托扶贫培训基地,按照劳务市场供需状况进行订单培训,建立了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制。培训基地负责招生、组织师资力量、编写教材,联系用工单位等工作,县劳务办负责签订务工合同,跟踪管理等工作;县扶贫办负责拨付资金和报账制的有关工作,并协助培训基地搞好劳务输出的各项工作。5.加强科技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执行报账制,建立专户,做到专款专用,账表齐全,严禁挤占、挪用扶贫资金。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