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草原灾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382
颗粒名称: 第五节 草原灾害
分类号: S812.6
页数: 2
页码: 156-157
摘要: 对临潭县畜牧业生产危害较大的气候灾害有大风雪、寒潮、强降温、暴雨、冰雹、火灾等。
关键词: 临潭县 草原灾害

内容

一、气候灾害
  对临潭县畜牧业生产危害较大的气候灾害有大风雪、寒潮、强降温、暴雨、冰雹、火灾等。
  1.大风雪、寒潮、强降温
  这种灾害主要以积雪掩盖草场加强降温,使牲畜处于饥饿状态,以致冻死。这种灾害有时以强降温为主,有时以风雪为主,往往还同时发生,但临潭县属半农半牧县,历来就有种植优良牧草、割晒青干草,为冬春季节贮备充足饲草料的习惯和经验,加之从1995年开始全县大力推广了暖棚养畜技术,因此在发生强降温、大风雪时,没有牲畜冻死饿死的现象。
  2.暴雨、冰雹灾害
  临潭县是暴雨、冰雹灾害的多发地区,全县范围内暴雨灾害时常发生,尤其像2003年冶力关地区发生的暴雨,死亡6人,死亡牛150多头,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二、鼠害
  在1988年临潭县草原工作站对全县草原鼠害进行了系统调査的基础上,1998年临潭县畜牧服务中心对鼠害又进行了调査,影响草原的鼠类主要有甘肃鼢鼠、高原鼢鼠、甘肃鼠兔、高原鼠兔、林跳鼠、大仓鼠等。鼠害分布在全县123万亩的草场上,重度危害面积达到76万亩,鼠兔密度在6.7只/亩以上,鼢鼠密度在8只/亩以上,土丘覆盖度50%以上,局部土丘覆盖度达到80%左右,优良牧草比重严重下降,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牧草产量平均下降33%,覆盖度下降33%,全县每年仅因鼠类啃食和土丘覆压牧草造成的牧草产量损失相当巨大。
  草地鼠害分布如下:亚高山草甸的高山丘陵地带主要有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草原化草甸的河谷丘陵地带主要有甘肃鼢鼠和甘肃鼠兔,在林缘地带有甘肃鼢鼠和林跳鼠。三、草原火灾
  自1991年以来,由于每年在10月至第二年5月的草原防火期内,加强了草原火灾的预防工作,全县未发生一起草原火灾。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临潭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