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政协知名人物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政协志(1994-2015)》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21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政协知名人物简介
分类号: K825
页数: 9
页码: 542-551
摘要: 马翰臣,回族,临潭县新城镇南门河村人,小学文化程度。早年经商时,热心地方民族教育,1930年以后曾为修建南门河清真寺和新城南关小学出过力,并担任校董。之后,曾任临潭新城商会会长。民国三十八年7月马步芳任西北军政长官后,他同马国璋、马新三代表南门河清真寺前往兰州送锦旗祝贺。1949年9月临潭县解放后参加工作,为县内最早参加工作的回族干部之一。1950年任临潭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并当选为临潭各族各界代表大会代表,出席了甘肃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代表大会,翌年,任临潭县抗美援朝捐献委员会委员。1953年,当选为甘南州第一届政协委员,1955年任甘南州剿匪委员会委员,后任临潭县文化科、商业科科长,并当选为临潭县第三届政协常委。
关键词: 人物传记 政协人物 临潭县

内容

马翰臣(1893—1968),回族,临潭县新城镇南门河村人,小学文化程度。早年经商时,热心地方民族教育,1930年以后曾为修建南门河清真寺和新城南关小学出过力,并担任校董。民国二十七年(1938)任南门河清真寺学董时参加了临潭县“回教救国会”,并担任委员。之后,曾任临潭新城商会会长。民国三十八年(1949)7月马步芳任西北军政长官后,他同马国璋、马新三代表南门河清真寺前往兰州送锦旗祝贺。1949年9月临潭县解放后参加工作,为县内最早参加工作的回族干部之一。1950年任临潭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并当选为临潭各族各界代表大会代表,出席了甘肃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代表大会,翌年,任临潭县抗美援朝捐献委员会委员。1953年,当选为甘南州第一届政协委员,1955年任甘南州剿匪委员会委员,后任临潭县文化科、商业科科长,并当选为临潭县第三届政协常委。
  马文卿(1901—),回族,原籍陕西凤翔。青年时经商,1934年从宝鸡贩运布匹经过岷县大草滩时,适逢红军至岷县,当时红军刚出草地,饥寒交迫,异常艰难,有一位杨姓团长向马文卿宣传了政策,马文卿将自己的六驮布匹送于红军,杨团长写了收条。返回宝鸡小住四年后仍回临潭经商,1952年参加革命,在旧城工作,1953年参加了甘南州第一届各族各界代表大会,1955年任旧城市副市长、市长,1963年任县政协驻会常委。
  马国璋(1908-1968),回族,临潭县新城镇南门河村人。早年就读于新城私熟、义学。民国十九年(1930)从军,投天水马廷贤部任骑兵营长。民国二十一年至三十五年(1932—1946)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岷县南关小学、临潭县南关小学任校长。1950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任临潭县审查安置委员会主任委员、新城区区长。1953年在平息马良股匪时,因表现突出,受临潭县人民委员会奖励。1955年3月提升为临潭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翌年升任县长。1958年,和苏继东一起被错定为“苏马集团”骨干而遭批斗。1959年落实平反后,调甘南州劳动局工作。1961年11月,又调任临潭县人民委员会县长。曾当选为甘南州政协三届、四届、五届常委。“文化大革命”中再遭批斗,受伤致残,治疗无效,于1968年去世,享年60岁。
  敏文焕(1914-),回族,字子章,经名穆罕默德•哈三,临潭县卓洛乡人,1921年入私塾,后入启西小学读书。于1932年担任西道堂总经理,负责管理“天兴隆”商号的经营业务,1946年至1952年任启西女校校长,1948年任启西中学董事,致力于地方的民族教育事业。1952年起当选为甘南州政协一届、二届、三届常委,1953年当选为临潭县工商联副主任,1956年积极协助政府完成了西道堂天兴隆商号的公私合营任务,有力地支持了临潭的经济建设。
  丁熙民(1915-),回族,临潭县新城镇南门河村人,初小程度。民国二十五年(1936)红四方面军到达临潭时,曾当选为新城南门河村苏维埃主席。1951年1月参加工作,为临潭早期参加工作的民族干部之一。1952年曾在临夏东川后古城乡参加土改,回县后历任副区长、区长、水利科科长、县政协秘书长等职。1953年在剿灭马良叛匪中,因工作积极,受过表彰奖励。先后当选为临潭县、甘南州、甘肃省人民代表,甘南州政协第六届委员等。
  侯正明(1915—),藏族,佛名叶哇纳索•洛桑•云旦嘉错,舟曲县铁坝乡人。1921年由拉卜楞寺院拉科仓、哲贡巴两位活佛卜算认定为侯家寺活佛转世灵童,并在名僧宋堪布(时任侯家寺赤哇)座前剃度,坐床后被送往拉卜楞寺院学经,拜拉卜楞寺闻思学院多然巴格西更登加措为师,系统学习佛学经典,在拉卜楞寺学习长达二十年,于民国三十一年(1947)先后任侯家寺、迭部县洛大新寺赤哇(治台)。前任侯家寺僧正侯世淇去世后继任为最后一任僧正。新中国成立后曾受聘担任临潭一中藏语教师,讲授藏文。1953年作为少数民族参加观团成员,赴北京、东北参观,曾受到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接见。1955年当选为临潭县政协常委。1985年4月后历任卓尼县政协常委,甘南州八届人大代表,甘南州政协常委,甘肃省佛教协会理事,甘南州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安旦巴(1916-2001),藏族,卓尼县纳浪乡若龙村人,7岁入临潭侯家寺为僧,系侯家寺高僧之一,20世纪50年代当选为甘南州、临潭县政协委员。2001年11月病逝于侯家寺禅院,享年85岁。
  昝振华(1920—)藏族,生于新城镇东山村昝土司大家庭,他是目前中国唯一健在的最后一位土司。1935年十八世土司昝振烈去世,由堂弟昝振华承袭第十九世土司职务,并迁居昝土司署衙资堡村,因昝振华年幼,署衙事务暂由其父昝善庭摄理。昝振华在新城小学毕业后被送往黄埔军校西安分校学习两年,后又到兰州分校参加培训。学业结束后在卓尼游击司令杨积庆部任连长,从事军职长达二十多年。1949年随杨复兴在岷县参加和平起义。1952年脱离军职,1962年被聘任村小学教师4年余。改革开放后当选为临潭县政协第五至十届委员。
  道知草(1926-1998)女,藏族,临潭县术布乡牙关村人,系卓尼杨土司属下波勺总管之女,牙关村龙布甲之妻,1953年随其夫龙布甲一起作为甘肃、青海两省农牧区代表赴内地参观。1953年当选为甘南州第一届政协委员。
  金标(1926—2009),汉族,临潭县新城人,1950年毕业于兰州师范体育科,同年被分配到临潭一中任教,1988年退休。在教师奇缺,百业待兴的20世纪50年代,他除担任体育课教师外,不定期兼教语文、地理、音乐、美术等课程,从20世纪60年代始他致力于临潭一中的体育教学工作,先后九次受到省级表彰。198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体育教师,1982年被评为甘肃省劳动模范,198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裁判员,在教学中硕果累累,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他在临潭乃至甘南教育界享有崇高的威望,可谓德高望重、桃李满甘南,师生尊称他为“金老”。退休后仍扬鞭奋蹄,参加了甘南州体育志的编写工作。他执教三十多年,编写的体育方面的文字资料达20多万字。另编写教学、科研、文史资料达800多万字,已整理成册90多本。他的事迹1983年被列入《甘肃教育名人录》,1991年被载入《甘肃省省志•教育志》,1992年载入《中国当代教育名人传略》。历任甘南州九届人大代表,甘南州政协六、七、八届委员,临潭县政协四至八届委员,甘肃省第一、二届田径体育协会委员,甘肃省第一届学校体育协会委员,甘南州退休教育工作者协会理事,甘南州老年人体协副秘书长,临潭一中校委委员,校工会主席等职。
  李占科生于1930年11月,初中文化程度,中共党员,临潭县新城镇扁都口子下村人。从1951年参加工作到1990年退休,先后担任过临潭县检察署文书、检察员,县经委干事,县人民政府统计科科员,中共临潭县委秘书室文书,临潭县人民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主任,中共临潭县委第四届候补委员,中共新城公社委员会书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遭打击,受迫害,后平反恢复工作。曾任中国人民银行临潭县支行行长,县农机修造厂厂长、党支部书记,县工业交通局局长,县社队企业管理局副局长,县工交办公室主任,新城人民公社革委会主任,中共新城公社委员会书记,县区划办公室主任,政协临潭县第五届常委,临潭县农机公司经理及党支部书记、政协临潭县第六届委员会常委,临潭县水泥厂扩建指挥部副总指挥、厂长。
  金德哇•阿旺洛桑更登吉买嘉措藏族,1933年农历正月初七出生在临潭县术布乡古战山村何氏家族,俗名旦正旺秀。1937年被九世班禅曲吉尼玛认定为卓尼禅定寺四大色赤德委昂哇五世活佛的转世灵童,1939年在禅定寺坐床,在玛塘堪布•阿旺洛桑丹增格勒南杰座前受沙弥戒,赐名阿旺洛桑更登吉买嘉措,拜纳浪•凯珠嘉措为师,学习经典。其为卓尼禅定寺主要活佛传承系统,第一世在拉萨色拉寺取得拉仁巴格西学位。该传承在拉萨色拉寺有常设扎仓。坐床后,初学于禅定寺显宗哲学院,掌握了基础诵读和佛学知识。1942年被邀请到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等地开展宗教活动,满足信教群众的要求,在巴英查岗、西尼素尼道等七座法缘寺院住寺习经、弘扬佛法,并任巴英查岗寺赤哇八年之久,深受当地信教群众的拥戴。1949年返回禅定寺,返乡途中受到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甘肃等地信教群众的朝拜,并为各地信教群众摩顶授法长达半年之久。回寺后受到禅定寺广大僧俗群众的隆重迎接,定居后在禅定寺显宗哲学院继续学习佛法,佛学知识渊博,精通藏、蒙、汉三种语言文字。1952年被卓尼县人民政府推荐保送到西北民族学院干训班学习,培训后于1953年分配到卓尼县民政科工作,1953年年底调甘肃省民委工作,1954年赴中央民院学习,1955年调甘南州干校工作,1958年调碌曲县政协工作,并任县政协副秘书长,1979年退休后在卓尼禅定寺自己囊欠定居, 人称“金德哇”活佛。
  李天恩(1936—2001),临潭县羊永乡业路村人。出身于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从小受其父李攀云的影响和家庭熏陶,接受了基督教基础教育,后在新城完成小学、初中学业,后在本村参加生产劳动,并学习《圣经》等基督教经典。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落实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他被甘肃省基督教“两会”按立为牧师,自筹经费奔走于迭部、卓尼、碌曲、夏河、舟曲及本县各乡村,积极传播基督教教义,在以上地区恢复了基督教。同时多方申请,使临潭县委、县政府先后批准开放了城关基督教教堂、新城基督教教堂、羊永业路基督教教堂,并带领全县广大基督教信教群众集资重建了3座教堂。他本人也当选为甘肃省基督教“两会”常委。在他和全县信教群众多方呼吁、积极申请下,临潭县委、县政府于1996年11月批准成立了临潭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临潭县基督教协会。李天恩当选为第一任“两会”主席、会长,主持全县的基督教教务活动,指导全县三堂和7个活动点的宗教活动。1997年当选为临潭县政协常委、甘南州政协委员。1999年当选为甘肃省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分管陇南地区和甘南州的基督教工作,常年奔走于陇南山区和甘南草原,深入教徒家中,积极宣传党的宗教政策,是一位教徒爱戴和拥护、各级政府信任的爱国宗教界人士。
  敏世昌生于1948年3月,回族,临潭县城关镇城内村人,现为甘南州政协委员,临潭县政协常委,甘南州工商联执委,临潭县工商联副会长,临潭县世昌砖瓦厂厂长。
  1982年,他放弃了木匠的绝活,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把目光投向更大的发展空间,开始筹办砖瓦厂,当年在甘肃省扶贫办、临潭县政府、县政协的支持下,得到批准立项。他拿出个人仅有的5万元积蓄,并多方筹集资金,终于办起了临潭县第一个砖瓦厂,填补了临潭县和邻近卓尼等地无砖瓦厂的空白,彻底改变了临潭县建筑行业从外地长途拉砖的历史,解决了建筑领域的困难。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临潭建筑行业的领头雁,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一年产值达100万以上,年上缴利税10万元以上,有固定资产150万元,企业每年解决就业人员200多人,为临潭的经济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他没忘记对社会的回报。从1984年开始,每年救助贫困学生20多名,有力地支持了临潭的“希望工程”。同时还为石门乡元化沟村出资建起了土木结构校舍5间,解决课桌15套,使该村学生能够就近上学。
  由于他突岀的业绩,1990年被评为“甘肃省优秀企业家”,1995年获甘肃省少工委“星星火炬”奖、“甘肃省捐资助学先进个人”,2001年被甘肃省光彩事业促进会授予“光彩事业先进个人”称号,2005年被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者”。
  林芳女,生于1954年5月,汉族,临潭县新城镇人。1985年被评为全省“三八红旗手”,1986年当选为县政协委员,同年又被甘肃省个协评为“三好个体户”,1987年被州工商局评为“优秀个体户”,1988年被省工商局评为“先进个体户”,1990年州工商局和州个协授予其“三好个体户”,1993年2月被州县工商联吸纳为工商联会员,1994年被州政府评为“全州先进个体劳动者”,1996年被选为州政协委员,2007年被新城派出所、临潭县第二人民医院、新城供电所聘为服务行风监督员。
  在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她自己同家人从新城骑摩托车赶到舟曲,投身救灾第一线,在舟曲灾区抢险救援40天,积极为舟曲泥石流受灾群众发放药品,受到了省、州、县及舟曲灾民的一致赞誉。
  自任政协委员以来,她认真履行委员职责,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在新城镇街道拓宽时,带头拆迁自家16间楼房,个人经济受到了较大损失,但她毫无怨言,为拆迁工作顺利完成,起到了很好的模范效应,为履行政协委员职责起到了带头作用。在争先创优活动中,她带动其他个体户一道,积极主动参与新城镇东街社区党建工作,加快了组建速度,切实发挥了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牟保全生于1958年3月,汉族,临潭县城关镇人,高中文化程度。现任甘南州政协委员,临潭县政协委员、常委。曾任临潭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常委。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牟保全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做了许多有益的事。充分利用自身创办的企业临潭县工程建筑队和临潭宾馆,大量安置当地贫困户子女就业。二十多年来,先后安置贫困户子女1600多人次,不但增加了贫困户家庭收入,而且使他们学到了专业技术和劳动技能,不同程度缓解了政府就业压力。培养岀泥瓦工80多名,木工10多名,水暖及电工5名以及旅游饭店服务业方面的技术人员500多名。年均缴纳各种税费60多万元。积极投身民族文化建设,为民族文化传承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无论作为人大代表还是政协委员,多年来他都能以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为己任,积极建言献策,做了很多工作,并积极筹措资金新建临潭宾馆,使我县旅游基础施舍建设锦上添花,受到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
  张世明生于1960年3月,回族,临潭县城关镇人,高中文化程度。现任临潭县顺达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州政协委员,临潭县政协委员、常委,临潭县伊协委员,县工商联副主席,甘肃省民族企业联合商会副会长。
  二十年多年来,他先后投资创办了物流、畜牧、小水电、旅游饭店、房地产等五大产业11个子公司。先后安置当地贫困户子女2600多人次在公司就业;积极缴纳各种税费,一直是临潭县的纳税大户;积极参与抗灾救灾、联村联户、教育扶贫,向灾区和弱势群体捐款捐物达310万元;三十年如一日,资助上河滩村6位孤寡老人,除了定时供给他们生活日用品外,每月还发放生活补助,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他的这些做法得到了乡邻的一致称赞。
  2005年6月被甘南州委、州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2007年被甘南州委统战部和甘南州工商联评为“在全州非公有制经济统战工作中做出成绩的模范个人”,2008年在临潭县“弘扬正气、树立新风、构建和谐新临潭主题教育活动”中被临潭县委、县政府评为“五好公民”,2009年被甘南州五部门评为“全州各族青年团结进步个人”,2010年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杰出人才”荣誉称号,2010年被甘南州委、州政府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敏义龙生于1961年,回族,临潭城关镇人。高中文化程度,州、县政协委员,县政协常委,省伊协常委,州县伊协副会长,临潭清真华大寺阿訇。利用业余时间翻译、编著了伊斯兰教丛书《穆民必读(知识问答)》《阿语初级读本》,编译了拉提——祈祷精华》中阿对照本, 编著《清真华大寺简史》等书籍。
  2005年3月,在县统战、宗教部门带领下,参与了临潭县清真上寺内部矛盾调处工作,利用83天时间走访群众230余户,结合法律给信教群众宣讲教义的方式,使持续了8年之久的寺内群众矛盾纠纷得以化解,为临潭社会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005年7月在华大寺第五届寺管会辅助下,开办了华大寺基础教育业余培训班,培训达2000多人次。2005年10月被县委授予“临潭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奖牌,2006年5月被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授予“全省五好阿訇”奖牌,2008年12月被临潭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五好公民”荣誉称号,2013年8月被中共甘南州委、州政府授予“全州第七次民族团结模范个人”荣誉称号,2015年1月被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第七次民族团结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1981年步入宗教生涯,从事宗教职业已30余年,作为一名宗教职业者,自始至终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思想上、行动上、组织上始终与党委、政府保持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 旗帜鲜明,为临潭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杨文焕生于1970年6月,汉族,临潭县长川乡阳升村人。本科学历,现任临潭县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普外科副主任医师。1988年参加工作;1989年任三岔卫生院院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任临潭县中医院外科主任;1995年任县中医院业务副院长,外科主任;2002年任县中医院院长兼外科主任;2012年7月至今担任临潭县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曾多次被州、县及主管部门、本院评为先进工作者,连续十多年在年度考核中为优秀。1998年6月在《中华现代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发表《颈部至口腔枪击穿通伤1例》,1998年6月在《中华综合医药卫生研究》发表《子宫穿孔合并感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弥漫性腹膜炎1例》2005年11月在《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发表《医徳源性膀胱内炎性肿块和膀胱内避孕环2例2008年7月在《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发表《先天性痛觉缺失2例》等论文。
  1999年被甘南州委、州人民政府授予“甘南州卫生技术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同年被甘南州委评为“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2000年被甘南州委、州人民政府评为甘南州“先进工作者”;2001年被评为临潭县首届“十大杰出青年”;2002年被跨世纪人才杂志社评为“跨世纪人才”;2006年7月被临潭县委评为“党员先进性教育优秀工作者”,2008年被评为“甘肃省抗震救灾先进工作者”;2010年被省卫生厅评为“甘肃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省医德医风建设先进个人和标兵”;2013年荣获第八届“甘南州优秀青年”荣誉称号。从1995年至2015年,担任临潭县政协委员20年,为临潭县的政治协商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嘉样松旦生于1971年11月,藏族,卓尼县申藏乡牙布村人。7岁至13岁在卓逊小学念书。1984年岀家为僧,1989年去夏河甘肃省佛学院学习四年,1993年毕业后回到侯家寺,并担任寺管会主任至今。1993年任寺管会主任后,每年都对寺院做维修,1996年侯家寺院活佛圆寂于夏河,嘉样松旦主持后事并迎接了灵塔。之后接连做活佛转世灵童找寻工作,同时继续修造活佛的囊欠房屋。经过上级的大力支持和各方的积极努力,于2010年迎请侯家寺活佛灵童坐床。这期间在广大信教群众的支持和上级的关怀下,重修侯显灵塔和园城寺围墙以及寺院内道路的硬化。1994年任县政协委员。
  在2008年“3·14”事件中,嘉样松旦在思想和行动上坚决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在原则问题和重大事件上政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带领侯家寺僧侣坚决反对藏独势力的各种不法活动,为临潭的和谐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关心群众利益,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在“5·12” 汶川地震、“7·22”岷县漳县地震及舟曲泥石流灾害中,都积极带头在寺庙和周边群众中发起募捐,为灾区人民送去了温暖。

知识出处

临潭县政协志(1994-2015)

《临潭县政协志(1994-2015)》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潭县委员会

本书内容包括:临潭建政初期主要工作、政协临潭县委员会成立与历届政协会议、中共政协临潭县委员会党组、政协临潭县委员会工作机构设置、政协工作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马翰臣
相关人物
马文卿
相关人物
马国璋
相关人物
敏文焕
相关人物
丁熙民
相关人物
侯正明
相关人物
安旦巴
相关人物
昝振华
相关人物
道知草
相关人物
金标
相关人物
李占科
相关人物
李天恩
相关人物
敏世昌
相关人物
林芳
相关人物
牟保全
相关人物
张世明
相关人物
敏义龙
相关人物
杨文焕
相关人物
嘉样松旦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临潭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