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州廳志關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洮州厅志》 古籍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031
颗粒名称: 洮州廳志關隘
并列题名: 邊牆要堡并附
分类号: K928.77
页数: 8
页码: 四十七至五十四
摘要: 此為《洮州廳志》卷二,介紹洮州廳關隘的情況。
关键词: 地方志 关隘 洮州

内容

關隘邊牆要堡并附
  昔人設關守隘為防禦計也外以靖邊圉内以詰奸
  宄凡所以規畫地勢増添士卒俾之彼此聯絡互相
  聲援備至周法至美矣迨時際承平當事以民兵糜
  餉委諸番軍雖曰戎兵防邊本多便利而頽廢之形
  不問可知明太祖曰慮小費而忘大患豈良策哉言
  不可以不守也志關隘
  闗
  洮州闗
  在城西南三十里此最要害
  黑石闗
  在城東四十里即舊志所謂洮州形勝黑石距於
  東是也
  松嶺闗
  在城東三十里黑松嶺上
  三岔闗
  在城東四十五里
  髙樓闗
  在城東五十里
  舊橋闗
  在城東南四十里
  新橋闗
  在城西南四十里
  羊撒闗
  在城北六十里
  大嶺闗
  在城北九十里
  八角闗
  在城北百四十里
  石嶺闗
  在城北十五里石嶺山上山勢峭㧞草木不生
  隘口以下隘口皆派各土司僧綱把守另見番族
  甘卜他隘口
  在城西八十里
  巴舍隘口
  在城西八十里
  七什隘口
  在城西七十里
  峪谷隘口
  在城西八十五里
  官洛隘口
  在城西北七十五里
  穴藏隘口
  在城西北八十里
  青土坡隘口
  在城西三十里
  烏臧隘口
  在城西北七十里通河州道
  紅腰峴隘口
  在城西北
  鐵纒山隘口
  在城西北七十里
  着遜隘口
  在城西十五里
  莫都兒隘口
  在城西三十里
  駝竜隘口
  在城東南八十里
  搭扎隘口
  在城南三十五里
  麻兒隘口
  在城西南五十里
  截古哈隘口
  在城西南五百餘里白水江南接連松潘
  迭當隘口
  在城西八十里此處有迭當橋
  扯壩隘口
  在城西一百二十里
  此藏隘口
  在城西一百五十里
  牙麻六隘口
  在城西二十里
  邊古壕
  在城北一百一十里
  木栅壕
  在城北一百六十里通河州路
  邊牆附
  邊墻自舊城堡南峪古石崖起至達加闇門三十里
  達加至甘卜他闇門三十里甘卜他至官洛闇門十
  五里官洛至惡臧闇門十五里惡臧至土橋闇門六
  十里土橋至邊古壕七十里邊古壕至上八角山頂
  石墩河州交界三十里
  按各闇門逼近舊洮一墻之外皆為荒野平川今
  之戍守責諸番人粮餉器械悉屬自備蓋以承平
  之餘所以減贍邊之用得習俗之便因地制宜不
  能不如是也若一旦緩急猶不増兵設險以求濟
  事難矣
  要堡附
  舊洮堡在洮州城西六十里南接生番西鄰川
  部臨鞏門户洮岷咽喉也現設都司防汎
  古兒占堡在城西七十里
  官洛堡在城西八十五里
  惡藏堡在城西八十里
  按以上三堡為舊洮堡門户明正德中亦不喇竊
  據西海往來兩川逾洮窺岷而舊洮州當其鋒此
  三堡皆其入路故最為要害迤東如楊昇等堡堡
  雖小俱係要衝原日皆設兵防守今雖廢作民堡
  而綢繆之計未可忘也故並錄之以為有志防邊
  者告
  楊昇堡在城西五十里
  楊永堡在城西四十里
  土門堡在城西三十五里
  沙巴兒堡在城西五十里
  李崗堡在城西四十五里
  孫家磨堡在城西三十五里
  千家寨堡在城西四十五里
  太平寨堡在城西三十里
  白土堡在城西二十五里
  長川堡在城西四十里
  着遜堡在城西十里
  水磨川堡在城西十里
  劉順川堡在城西南十五里
  以上洮州西路
  濟洮堡在城東四十五里今名新站堡原設
  兵防守今移駐髙樓闗
  鬼壕堡在城東六十里為洮岷分界處
  以上洮州東路通岷州
  石闗堡在城北一百二十里通番地
  以上洮州北路

知识出处

洮州厅志

《洮州厅志》

包永昌于光绪三十三年主编《洮州厅志》。《洮州厅志》是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由知府洮州厅抚番同知,河南光山人张彦笃主修;原任广东崖州知州、丁丑科进士、洮州流顺沟孙家庄人包永昌总纂;洮州举人宋育辰、副贡吕芳规、岁贡祝昌龄、禀生汪映奎等分纂。是年八月开始辑撰,十月即已脱稿,历时仅七十余天,全志分一十五门六十目。卷首有厅境并番属总图、厅境全图、城池图、学宫图、厅署图、副总兵署图、都司署图、照磨署图、番属图、八景图。卷一、卷二包括星野、舆地,分星野(气候节令)、疆域、沿革、形、山川(附泉池)、都堡、风俗、物产、关隘(附边墙要堡)、古迹等十目。卷三为建置,分城池、公署、寺观、坊表、驿递、坛庙、津梁、墟市等八目。卷四赋役分田赋、户口、积储、蠲恤等四目。卷五典礼分朝贺、迎诏、到任、入学、宾兴、乡饮六目。卷六秩祀分礼节、乐章、坛庙群祀三目。卷七、八学校分文庙、书籍、学额、学堂(附学田、书院义学)等四目。卷九兵防分营制、塘汛、墩壶、马厂(并附巡警)等四目。卷十职官分历宦、名宦、禄饷等三目。卷十一选举分进士、乡举、武举、贡生(附例贡)、庶职(附武职)、世袭(附表)、封荫等七目。卷十二、十三列传(上、下)分人物、乡贤、忠节、孝义、列女、耆寿、梵秩、方伎等八目。卷十四金石无目。卷十五艺文分纶音、记、序、诗四目。卷十六番族分番属(附番俗)、茶马二目。卷十七灾异。卷十八杂录。

阅读

相关地名

洮州廳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