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松多寺院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唯一号: 292535020230000213
作品名称: 多松多寺院
文件路径: 2925/01/object/PDF/2925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524.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878.6
主题词: 宗教建筑

作品简介

多松多寺院称多松噶丹雪珠彭措热吉林,位于碌曲县双岔乡境内,是碌曲县藏传佛教寺院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寺院,始建于公元1277年,创建人娘•贡保洛哲。贡保洛哲是八思巴大师心传弟子,为赞普松赞干布执政时期的名僧之一。出生在前藏娘道地方。曾拜八思巴大师修行,成为大师的心传弟子被列为四大名僧之一。公元1277年到达碌曲多松多建寺传教。多松多寺院在文革中被毁,1981年寺院经批准重新对外开放复建,有大经堂1座,活佛囊欠1处,公房、茶房各1院,僧舍23院,僧人48人。场所总占地面积12313.33平方米,建筑面积2683.33平方米。创建人贡保洛哲为第一世活佛随他来到碌曲的是他的三个兄弟,居住在寺院附近,后繁衍成为整个村子最早的部落,称为娘科部落。后来又分成内外两族,内族任活佛的温布职务,外族称“措哇西玛”,是最早定居安多地区的藏北牧民之一部。第二世活佛桑吉奥赛尔。第三世活佛娘仓嘎干,曾去拉萨求学,取得“桑普嘎居”学位,建造了许多佛殿,精于刻印及塑像艺术,创建了吉仓寺和江东静修院。第五世活佛朱巴乔尼。第六世活佛丹贝嘉参。第七世活佛丹增加措。第八世活佛洛哲更嘎丹增,出生卓尼恰盖。23岁前往蒙区和前藏弘法修行,清乾隆皇帝赐“呼图克图”名号,为皇上建造了延寿寺,皇上还为他赐予锦旗、印章、匾额并授予“额尔德尼呼图克图”以及“达尔罕昂索”名号。返回时,为本寺迎请了好多依止圣物,金银法器,他与第一世嘉木样活佛是莫逆之交,59岁圆寂。第九世活佛俄旺丹贝尼玛,生于卓尼。第十一世活佛名为贡却慈智嘉措。第十二世活佛洛桑慈智嘉措,生于双岔洛措。因其行为散漫被称之为“疯上师”,后被歹徒刺杀。第十三世活佛娘仓洛桑图丹尼玛,生于卓尼车巴沟。第十四世活佛洛桑久美陈勒,公元1867年生于拉仁关。第十五世活佛名为罗桑丹增嘉措,13岁圆寂。第十六世活佛嘎藏更嘎丹增嘉措,1934年生于嘎尔则泰吾村,1960年任甘南州政协委员,1986年被甘肃省佛教学院聘任。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述碌曲县的自然和社会历史现状,力求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本志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不谋划一,下限至于1995年底,个别卷章人物及图片资料延至定稿。本志以卷、章、节、目设篇布局,分类设卷,卷下设章节,节下设目,记述史实,并以图表作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解放前",其后称“解放后”。1955年6月碌曲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前称“建政前'',其后称“建政后解放前用历史纪年,并加注公元纪年,解放后用公元纪年。数字表述,除成语、顺序号及习惯语用汉字外,凡表示数量的通用阿拉伯数字。志中数字根据以县统计局资料为主,不足之处使用部门数字。人物志坚持“生不立传”原则,以本籍为主,记及对本县有重大贡献的外籍人士。对已故名人、流落红军、革命烈士和在各条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以传略记述。对历次全国各类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正县级以上领导职务和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公职人员,州政协常委以上职务的民族宗教界人士,受到省部级以上单位表彰的先进人物,予以筒介。对受到地厅级部门表彰的各类先进人物、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列表介绍。本志资料大部分来自档案馆案卷和本县各部门档案、文献、报纸,部分资料由调查采访取得。入志资料一般不注明出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