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尼公路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唯一号: 292534020230000249
专题名称: 江尼公路
文件路径: 2925/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5/001
起始页: 0412.pdf
专题类型: 交通

专题描述

江尼公路全长42公里,以麻路洮河渡口为界分南北两段。南段从岷麻路之西端终点麻路起,南进车巴沟经刀告至尼巴,长27公里;北段从麻路北渡洮河进癿力沟至江可河与岷合公路相接,长15公里。全线南北横穿县属尼巴、刀告、扎古录、完冒4乡。 江尼公路始修于1964年4月。是由县政府批准,县经计委主持修建的。工程由副县长陈旺秀亲任总指挥,黄立芳、郭秉忠任副总指挥,郭秉忠兼任技术指导。抽调全县民工750余人以“民工建勤”方式施工修建。于当年11月竣工通车。麻尼段27公里工程投劳14.5万个工日,开挖土石方50.4万立方米,修建公路木桥5座,全长37.5米。 江尼公路的建成,不仅延伸了岷麻公路,沟通了车巴沟与县城的交通联络,而且打通了车巴沟地区西通州府合作的通道。原中途的麻路渡口以木船摆渡车辆行人,1990年, 省、州及洮局联合投资250万元,动工修建麻路洮河大桥,由洮河林业局组织技术力量进行测绘设计并施工,计划于次年10月通车。江尼公路与麻路洮河大桥的修建,为今后岷合公路的改线及迭(部)、合(作)公路的兴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是卓尼县地方史志编委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民族宗教政策为依据,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编纂的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亦是卓尼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方志书。其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0年底,个别分志因资料占有实际情况而略有参差。本志综合志、记、传、图、表、录为一体,以志为主,附以图表传记。记事用语体文记述。力求资料翔实准确,详今略古,立足当代。本志以现代社会分工和地方特点为依据谋卷析章,由专志、章、节三层构成,部分节下设目。横排竖写,一贯到底。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纵摄全书,志中设专志31卷分门别类,志尾设附录辑杂拾萃。古代纪年、地名、职官等称谓,均依当时历史习惯。历代年号后注明公元纪年;当代事件均用现行公元纪年、职称及标准地名。人物传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主要收录卓尼籍有重大影响的已故知名人士,对在本地具有重要业绩的外籍已故知名人士一并立传,以卒年为序排列。革命烈士英名录中收录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为卓尼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人物表中收录卓尼籍 在外地工作的副县级以上军政人物和外籍高级专业技术人物及部分英雄模范 人物。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旺秀
相关人物
黄立芳
相关人物
郭秉忠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洮河林业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尼巴
相关地名
刀告
相关地名
扎古录
相关地名
完冒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