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曲县灌丛草甸类草场分布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唯一号: 292534020220000025
专题名称: 碌曲县灌丛草甸类草场分布情况
文件路径: 2925/01/object/PDF/2925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143.pdf
专题类型: 土地资源
产量: 鲜草由193公斤/亩增加到367公斤/亩,最高可达573公斤/亩,平均亩产鲜草244公斤。
分布: 分布于林间草甸草场的西南开阔山原。

专题描述

该类草场主要分布于林间草甸草场的西南开阔山原,宽谷的山地阴坡,是亚高山草甸草场的一个亚类,境内分布最广的是金露梅灌丛草场,在林缘和坡度较大山体的北坡多形成密灌(杜鹃灌丛和杂灌灌丛)。地形以山坡、沟谷为主,海拔3000米~4000米之间。地表植被复盖大、蒸发量低,土壤含水量高,夏秋季地表湿润,气温较低,土壤为灌丛草甸土,土层较薄,有机质含量高。该类草场在本区分布较广,约有226.87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38.4%。草场牧草种类比较丰富,主要以低温、中生、中旱生草本和中生藻木为主,混有湿中生和中湿生植物。有多年生短根茎丛生莎草、糙喙苔、毕氏嵩草、线叶嵩草、密生苔草、甘肃嵩草、黑穗苔等;丛生禾草、狭穗针茅、旱熟禾;根茎禾草短柄草、羊茅、林缘次生类型中具有旱生异针茅、三刺草,另有野青茅、珠芽蓼等。草场中具有的中生灌木有金露梅、窄叶鲜卑花、柳、沙棘、小蘖、杜鹃、忍冬及旱生的锦鸡儿等。杜鹃在山体林线以上的陡坡阴坡多形成密灌,只有和其他灌木混交地段,灌木盖度下降到40%~60%左右,生长着嵩草、苔草和耐寒的杂草、矮大黄、珠芽蓼、藏大戟、湿生扁蕾、三脉梅花草等,牧草盖度22%左右,草层高23厘米,亩产鲜草98公斤,23.2亩可养活一只绵羊。柳出现在沟谷、溪边、水分条件比较充足的地段,灌木郁闭度不等,一般为30%左右,在河漫滩多形成矮曲林,或与裸果扁穗苔、异穗苔、糙喙苔、禾叶嵩草等湿中生牧草组成灌丛草甸,牧草一般盖度50%~60%之间,草层高度约25厘米,亩产鲜草242公斤,9.6亩可养活一只绵羊,在坡地沟谷以高山柳、杯腺柳为建群种的灌丛草甸,随着土层、坡向、坡度的变化,灌木层逐渐被子鲜卑花、金露梅替代,湿生牧草渐被中生、中旱生的牧草替代,在与柳灌丛相接的金露梅、鲜卑花灌丛下,起重要作用的牧草有黑褐苔、矮生嵩草、毕氏嵩草、四川嵩草、甘肃嵩草、禾叶嵩草、狭穗针茅、藏异燕麦数量增加,滩阶地矮嵩草、披碱草、鹅冠草、剪股颖、硬质早熟禾、花芷蓿等替代了莎草科的湿中生种,灌木盖度由25%~35%下降到20%以下,草层盖度65%左右,高度24厘米,鲜草由193公斤/亩增加到367公斤/亩,最高可达573公斤/亩,平均亩产鲜草244公斤,9.6亩可养活一只绵羊。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碌曲县志的情况。其内容包括建置沿革志、地理自然志、经济计划志、农林志、工业志、水利电力志、交通志、邮电志、商贸流通志、粮油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