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县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地理名称: 舟曲县
唯一号: 292533020230000099
文件路径: 2925/01/object/PDF/292510020230000005/001
起始页: 0266.pdf
层级分类: 县(区、旗、县级市)
隶属: 甘南州

参考方位

位于甘肃南部,地处西秦岭岷、迭山系与青藏高原边缘,东接陇南,西连迭部,北邻宕昌,南通四川九寨沟。

介绍

舟曲位于甘肃南部,地处西秦岭岷、迭山系与青藏高原边缘,东接陇南,西连迭部,北邻宕昌,南通四川九寨沟。全县总面积3010平方公里,辖3镇16乡210个行政村,总人口13.69万,其中藏族人口4.6万余人,占34%。这里历史悠久,资源富集,风光灵秀,潜力巨大,享有 “藏乡江南”之美誉。 这里属暖温带湿润区,总体上寒暑交替明显,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但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半山、河川地带温暖湿润,属于甘南境内的“江南”区。舟曲年平均气温12.9℃,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3.0℃,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1.7℃,县内年均降雨量在400毫米~900毫米之间,中部年降雨500毫米~600毫米,县城年降雨量400多毫米。全年无霜期223天,平均降雪日数7天,积雪日数4天。所以在舟曲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 舟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来是蜀道上兵家必争之地,史称“川陇钥匙“。汉武帝开发西南夷,使当地农牧业、矿冶业空前发展。三国时,蜀汉征西将军姜维效仿武侯,引兵出阶、文,屯田沓中种粮,后被魏将邓艾所败。魏晋南北朝时,宕昌羌曾一度以此地为中心建立割据政权。宋时,王韶发起“熙河之役”,此地遂归宋。元代,蒙古元帅汪完者帖木耳进驻此地镇守。明时,徐达部将傅友德率兵灭元,于途中攻取此地后南下入川。民国2年(1913年)立西固县,1954年改舟曲县。1958年后,一度改称龙迭县,1961年复为舟曲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舟曲逐步形成了浓厚而独具民族特色的绚烂文化。目前,舟曲县留存的85件馆藏文物和82处不可移动文物是舟曲历史文化的积淀,“多地舞”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元宵松棚楹联灯会” “巴寨朝水节” “舟曲酿酒”被列为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舟曲 “楹联文化”享誉全国。另外,“舟曲社火”等4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甘南州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知识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甘南旅游指南》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甘南藏族自治州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在甘南的三河一江流域繁衍生息,开发这块亘古荒原。后来,羌人在这里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部落联盟。秦代,部分地方已属临洮管辖。西汉时期,东部属陇西郡、北部属金城郡,设白石、羌道两县。隋朝时的临洮郡、枹罕郡、宕昌郡分别管辖今甘南的西北和东南部部分地区。到了唐朝,废郡置州,甘南境内曾为洮州、芳州、迭州的全部和河州、宕州的部分,西北部属吐谷浑、吐蕃的范围。元代属宣政院管辖,吐蕃等处由宣慰司统领。明代属陕西都司管辖,清乾隆时,州境大部属巩昌府,夏河由循化抚番厅管辖。1913年废府设道,临潭县属兰山道,西固县(今舟曲县)属渭川道。1928年建立夏河县,改属甘肃管辖,1937年成立卓尼设治局。1952年7月设立甘南藏区委员会,1953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7月1日改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现辖夏河、玛曲、碌曲、卓尼、迭部、临潭、舟曲7县和合作市。

阅读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甘南州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