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曲县中学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唯一号: 292531020230000341
机构名称: 碌曲县中学
文件路径: 2925/01/object/PDF/2925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382.pdf
起始时间: 1967年3月18日

机构描述

1967年3月18日,县人民委员会根据甘肃省教育厅批复研究决定成立碌曲县中学。是年秋,24间教室竣工,从县城关小学接管了初中3个班级49名学生和10名教师。1968年3月,成立碌曲县中学革命委员会,由县人武部军代表任主任。1969年8月,县革委会决定将碌曲中学与城关小学合并,组建成九年制学校,新建教室、办公室等8栋48间,共1080平方米。1970年,开始招收高中学生。1973年,根据县革委会决定,碌曲中学与城关小学分设,撤销九年制学校编制,实行分校办学。1977年,改春季招生为秋季招生,并在高中段实行文科、理科分科教学。1978年和1982年,分2次对学制进行了改革。1975年、1979年两年里,建成教师住宅房26间。1983年,13间414平方米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建成。1990年,三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325平方米的被动式太阳能教学楼竣工投入使用。碌曲中学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面向各民族招生,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1976年全县小学教师师资紧缺,县中学担当起培训教师的重任,举办师范班1期,招收各民族高小、初中毕业生36名,经过两年培训全部毕业上岗执教。1989年,面向社会招收30名初中毕业生,举办了1期食用菌生产技术培训班。同时,少数民族学生在校生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1989年,在校学生336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28%,到1995年末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上升到43.6%。80年代,学校加强了制度建设,先后建立、健全了《校务会议制度》,《学籍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28年间,碌曲中学初中招生1725人,毕业1374人,考入中专111人,考入技校37人;高中招生885人,毕业765人,考入大学63人,中专114人,技校8人,为高、中等院校和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1986年,学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教育战线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称号。1995年,碌曲中学占地面积57亩,建筑面积5187平方米,有教师30人,工勤人员4人,在校学生197人,室藏图书14258册,各类教学、活动设施基本齐备。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述碌曲县的自然和社会历史现状,力求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本志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不谋划一,下限至于1995年底,个别卷章人物及图片资料延至定稿。本志以卷、章、节、目设篇布局,分类设卷,卷下设章节,节下设目,记述史实,并以图表作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解放前",其后称“解放后”。1955年6月碌曲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前称“建政前'',其后称“建政后解放前用历史纪年,并加注公元纪年,解放后用公元纪年。数字表述,除成语、顺序号及习惯语用汉字外,凡表示数量的通用阿拉伯数字。志中数字根据以县统计局资料为主,不足之处使用部门数字。人物志坚持“生不立传”原则,以本籍为主,记及对本县有重大贡献的外籍人士。对已故名人、流落红军、革命烈士和在各条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以传略记述。对历次全国各类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正县级以上领导职务和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公职人员,州政协常委以上职务的民族宗教界人士,受到省部级以上单位表彰的先进人物,予以筒介。对受到地厅级部门表彰的各类先进人物、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列表介绍。本志资料大部分来自档案馆案卷和本县各部门档案、文献、报纸,部分资料由调查采访取得。入志资料一般不注明出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