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县卫生防疫站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唯一号: 292531020230000266
机构名称: 卓尼县卫生防疫站
文件路径: 2925/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5/001
起始页: 0663.pdf
地址: 卓尼城内旧新华书店楼下
前置机构: 卓尼县卫生防疫站
起始时间: 1951年

机构描述

1951年春成立自治区防疫委员会,由自治区行委主任兼主任,卫生科科长兼副主任。一切疫情由防疫委员会和卫生科临时抽调人员进行防治1962年1月,县人民医院下设了防疫股,编制4人,负责全县卫生防疫工作。1971年8月,筹建县卫生防疫站,编制7人,地址设在城内旧新华书店楼下。1974年7月,成立了县卫生防疫站革命委员会,编制7人,站址设于今保健站家属院,开设了卫生、防疫、地方病防治3个专业。1978年12月,恢复了县卫生防疫站,定编制10人,下设卫生、防疫、计划免疫、地方病防治、办公室、财务等股、室。1983年12月,站址迁往原吾杰庙(现防保站后院),编制增至17人。1984年,上级拨款18万元,在原址动工修建了三层办公大楼,建筑面积961平方米,于1986年5月竣工投入使用,人员编制增至26人,增设了计划免疫和传染病管理门诊。1987年9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县卫生防疫站和县妇幼保健站合并为县预防保健中心站,属科级事业单位,编制为35人,下设流行病防疫、妇幼保健、地方病防治、检验、门诊部、办公室等机构。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是卓尼县地方史志编委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民族宗教政策为依据,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编纂的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亦是卓尼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方志书。其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0年底,个别分志因资料占有实际情况而略有参差。本志综合志、记、传、图、表、录为一体,以志为主,附以图表传记。记事用语体文记述。力求资料翔实准确,详今略古,立足当代。本志以现代社会分工和地方特点为依据谋卷析章,由专志、章、节三层构成,部分节下设目。横排竖写,一贯到底。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纵摄全书,志中设专志31卷分门别类,志尾设附录辑杂拾萃。古代纪年、地名、职官等称谓,均依当时历史习惯。历代年号后注明公元纪年;当代事件均用现行公元纪年、职称及标准地名。人物传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主要收录卓尼籍有重大影响的已故知名人士,对在本地具有重要业绩的外籍已故知名人士一并立传,以卒年为序排列。革命烈士英名录中收录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为卓尼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人物表中收录卓尼籍 在外地工作的副县级以上军政人物和外籍高级专业技术人物及部分英雄模范 人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