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县汽车队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唯一号: 292531020230000136
机构名称: 卓尼县汽车队
文件路径: 2925/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5/001
起始页: 0420.pdf
行业类型: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地址: 卓尼县
起始时间: 1970年
结束时间: 1982年

机构描述

县汽车队的前身称县商业局车队,成立于1970年,当时车队拥有汽车4辆,其中解放牌2辆,苏造吉尔1辆、嘎斯1辆。司助人员5人,修理工1人,由肖澜(商业副局长)兼任车队指导员,蔺瑷任副队长,将原机关车辆的福利性质转变为经营制,并实行单车核算。1972年,县革命委员会为了使运输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车队便于管理,将原商业汽车队正式改建为“卓尼县革委会汽车队”,为县革委会直属科级企业单位,并任命了车队队长和指导员。是年又购进大轿车1辆,小日野货车1辆,司助人员增加至8人,管理人员3人,修理工2人,共有职工13人。次年,县上拨专款为车队修建了车库、办公室、职工宿舍、修理车间等房屋设施。 1976年的“路线教育”中,由于车队内部管理不善,企业出现亏损,并屡次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而被整顿,原任队长免职。于次年又购置解放牌汽车1辆。同年,车队的一辆嘎斯车因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而报废。由于当地路况差,耗油量大,货源组织不力诸原因企业亏损,于1978年进行了彻底整顿,次年即扭亏持平,至1980年已略有盈余。是年开放了卓尼至麻路的县内班车。 1982年,县车队因未很好地执行原定的企业管理制度,内部管理重新出现混乱局面,重蹈亏损覆辙,直到无法自养,经县政府2月28日县长办公会议决定撤销。原车队的1辆大轿车与2辆解放车移交县工交局经营管理,其余车辆、房屋等财产上交县财政,所有职工另行安置。 县汽车队是卓尼历史上首次创建的汽车专业运输团体,前后共存在了12年。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是卓尼县地方史志编委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民族宗教政策为依据,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编纂的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亦是卓尼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方志书。其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0年底,个别分志因资料占有实际情况而略有参差。本志综合志、记、传、图、表、录为一体,以志为主,附以图表传记。记事用语体文记述。力求资料翔实准确,详今略古,立足当代。本志以现代社会分工和地方特点为依据谋卷析章,由专志、章、节三层构成,部分节下设目。横排竖写,一贯到底。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纵摄全书,志中设专志31卷分门别类,志尾设附录辑杂拾萃。古代纪年、地名、职官等称谓,均依当时历史习惯。历代年号后注明公元纪年;当代事件均用现行公元纪年、职称及标准地名。人物传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主要收录卓尼籍有重大影响的已故知名人士,对在本地具有重要业绩的外籍已故知名人士一并立传,以卒年为序排列。革命烈士英名录中收录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为卓尼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人物表中收录卓尼籍 在外地工作的副县级以上军政人物和外籍高级专业技术人物及部分英雄模范 人物。

阅读

相关人物

蔺瑷
相关
肖澜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