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三讲”和“学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藏族自治州改革开放三十年》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85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三讲”和“学教”
分类号: D262.4
页数: 7
页码: 271-277
摘要: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安排,甘南州从1999年9月至2000年6月,分三批在州、县两级领导班子和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中,用整风的精神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在农牧村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是党中央在新时期为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水平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关键词: 党的建设 三个代表

内容

“三讲”教育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安排,甘南州从1999年9月至2000年6月,分三批在州、县两级领导班子和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中,用整风的精神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全州参加这次“三讲”教育的州、县两级单位共161个,其中州级班子4个,州直机关单位班子64个,县(市)和州直事业单位班子93个。参加的州、县(市)两级领导干部共有466名,其中州级29名,县级437名。
  1998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意见》。《意见》阐述了开展“三讲”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基本要求以及原则、步骤和方法,强调这次“三讲”教育对象是县级以上各级领导干部,重点是抓好县以上党委、政府、人大和政协领导班子。1999年9月16日,甘肃省级“三讲”教育总结会后,省委召开了地市厅局“三讲”教育动员大会,地州市“三讲”教育开始。10月8日,中共甘南州委召开甘南州州级领导班子“三讲”教育动员大会。省委派驻甘南“三讲”教育巡视组成员和州直县级以上干部参加了大会,州委书记罗笑虎作了动员讲话。他说,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扎实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三讲”教育,要着眼于转变思想政治素质,认真抓好理论学习;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坚持开门搞“三讲”教育;要认真进行自我剖析,找准抓住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健康的思想斗争;针对突出问题认真抓整改,把开展“三讲”教育与提高干部素质结合起来。州委成立了以州委书记罗笑虎任组长的“三讲”教育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抽调人员,派出巡视组,指导各批次、各单位的“三讲”工作。
  甘南州“三讲”教育分州级领导班子、州直机关、县(市)领导班子三个批次进行的。州级领导班子“三讲”教育从1999年10月8日开始,到12月1日结束,历时两个月;第二批州直机关单位从12月2日开始,到2000年3月结束;第三批县市“三讲”教育从3月28日开始,到6月底基本结束。
  甘南参加“三讲”教育的这三批州、县两级领导班子和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都经过了封闭式的政治学习、征求意见、自我剖析、民主测评、边整边改和“回头看”六个阶段。参加“三讲”教育的466名州、县两级领导干部,平均每人写了字数达15000字以上的学习笔记,共写了学习心得体会2870篇,理论文章1800多篇。共向群众征求各种意见和建议11545条,其中州级四大班子2200条,州直机关单位3061条,县(市)和州直机关事业单位6284条。民主测评的满意率为93%,其中州级四大班子为96%,州直机关单位为93%,县(市)和州直事业单位为92%。应整改的项目内容共有1706项,其中州级四大班子125项,州直机关单位825项,县(市)和州直事业单位756项。当即整改了的共有1214项,其中州直四大班子58项,州直机关单位456项,县(市)和州直事业单位700项。“三讲”教育结束后,到2000年底前基本落实的共有462项,其中州级四大班子67项,州直机关单位339项,县(市)和州直事业单位56项。广大党内外干部和群众直接参加听动员报告、填写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和帮教整改的人数达11000多人。这次以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为对象的集中教育,涉及人数之多,范围之广,投入的专门工作力量之强,是多年来少有的。
  甘南“三讲”取得的主要成效有:一是州、县两级领导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提高了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进一步牢固树立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党性锻炼的自觉性,明确了自我改造的方向和党的建设的主要目标。二是普遍增强了州、县两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提高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及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自觉性。三是普遍提高了县以上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认识,增强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和尽职尽责的责任感,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准则。四是州、县两级领导干部普遍受到一次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再教育,强化坚持和实践党的根本宗旨的意识,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提高了防腐拒变的自觉性,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党群关系。五是领导干部普遍经受了一次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党性观念得到增强,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自觉性和解决领导班子自身问题的能力普遍提高了。六是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极大地增强了党要管党、书记带头抓党建的意识,提高了治党的能力和水平。七是在党内外初步造成了一种由群众民主监督党员领导干部的氛围。通过“三讲”教育,在各单位形成了一个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和生动活泼的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使党内外的民主气氛空前浓厚。八是在这次“三讲”教育中,州、县领导干部能切实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查找领导工作中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在思想、作风上有了很大收获,并不断转化成他们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廉洁自律、不怕困难、勇挑重担的实际行动。
  “学教”活动
  在农牧村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是党中央在新时期为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水平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总体要求,甘南州从2001年8月开始,进行了“学教”活动试点工作。8月1日,甘南州委召开了全州农牧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动员会,全面安排部署全州农牧村“学教”活动试点工作。甘南州委副书记范志斌讲了话,甘南州委常委、组织部长楚才元具体安排了全州“学教”活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全州共有16个农牧村、站(所)的22个党支部、200多名党员、职工参加了“学教”试点工作。各试点单位结合实际,制订实施方案,认真扎实地做好学习提高、对照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各环节的工作,为全面铺开“学教”活动积累了经验。
  10月23日,甘南州委召开全州农牧村“学教”活动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全州“学教”工作。州委常委、组织部长楚才元主持会议并宣读了《甘南州县(市)各部门和乡镇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州委副书记范志斌作了动员讲话,他说,甘南州的“学教”活动,要把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任务,周密安排,精心部署,要同加快全州农牧村经济发展、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分类指导;要坚持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要坚持边学边改、即知即改,努力解决突出问题。要以转变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为目的,全面提高农牧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要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点,让农牧民得到更多实惠;要以推进农牧村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维护农牧村社会治安为目标,切实加强农牧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要以加强农牧村基层组织建设经常性工作为主,抓好建章立制。
  动员会后,在全州全面开展了乡镇和部门“学教”活动。从12月6日开始,全面开展了村级和乡镇站所的“学教”活动。经过各级党委和各参学单位的共同努力,到2003年2月,已顺利完成了两个层次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从3月4日开始,又按照省委的要求和甘南州实际,对全州“学教”活动进行了为期50天的回访复查。之后,根据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小组办公室烘于认真做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总结工作的通知》和省委“学教”办的要求,各县(市)委对“学教”活动作了全面总结。5月16日,甘南州委召开全州“学教”活动总结会议,至此,甘南州为期9个多月的“学教”活动告一段落, 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州参加“学教”活动的乡镇和部门共744个,其中县(市)直部门620个(垂直部门79个),乡镇105个;参学对象14014A,其中县(市)直部门11482人(垂直部门1736人),乡镇2385人;参学对象中科级干部2536人,党员5754A, 一般干部7663人,工人3668人。参加“学教”活动的村级和乡镇站所共1225个,其中村级656个,站所569个;参学对象10192人,其中村级6473人,站所3729人;参学对象中村级“两委”主要负责人1312人,站所主要负责人569人;参学党员总人数6095人,其中农牧村党员5081人,站所党员1014人。
  全州下派检查组8个,共31人,其中地级干部4人,县级干部11人,科级干部12人,一般干部4人。下派督查组167个,共575人,其中县级干部128人,科级干部263人,一般干部184人。下派驻乡镇督导组107个,354人,其中县级干部91人,科级干部175人,一般干部88人。下派驻村和站所指导组774个,共1790人,其中县级干部1人,科级干部611人,一般干部1178人。建立地级干部联系点18个,联系领导18人;建立县级干部联系点140个,联系领导140人;州直14个“学教”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州委“学教”办建立联系点16个;建立县(市)直涉农部门主要领导干部联系点128个。
  根据全省“学教”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学教”办的具体安排.州委和各县(市)委对两个层次的“学教”活动层层进行了全面周密的安排部署和动员,并紧密结合实际,以“干部受教育”为主线,以“群众得实惠”为主题,以“促进农牧村经济社会发展”为落脚点,认真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具体的方法步骤和针对性措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认真学习理论,广泛征求意见,扎实召开民主生活会,突出整改实施和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学习工作两不误,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坚持突出活动特色,加大宣传力度,狠抓工作落实,扎实进行回访,使全州“学教”活动始终保持了良好势头,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州、县(市)共编发简报340期,省、州各新闻媒体刊播有关甘南州“学教”活动的新闻585条;州县(市)翻译藏文教材4800册。全州共征求各种意见建议1.1万余条,经过认真梳理、归类,列入整改方案的问题共有8453条,其中班子4529条,成员3924条;涉及到思想、工作作风方面的2431条,廉洁自律方面的745条,经济发展方面的3086条,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625条,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方面的1032条,其他方面的534条。需近期整改的5047条,中期整改的2152条,远期整改的1254条。征求到1.1万余条意见建议已落实6385条,占58.1%。全州各参学单位共制定整改方案1969个,召开通报会2023次,群众满意率达到96%以上。
  在“学教”活动中,各县(市)、乡、镇、村、站、所的各级领导和参学对象全身心投入,深入基层,察民情、排民忧、帮民富,认真实施“民心工程”,着力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欢迎。在县(市)部门开展的“1244”活动和乡镇干部开展的“555”、“六问”等特色活动中,各县(市)实实在在解决了许多群众最急、最盼、最忧、最难、最怨的问题。县(市)、乡(镇)、村干部及农牧村党员共走访农牧户3万余家,总计为群众办实事20199件,为困难职工和农牧民捐款45.6万元,为贫困户捐物34.29万件,为农牧民群众协调解决生产资金391.16万元。调处各种矛盾纠纷472起,修铺道路917公里,架桥梁36座,打水井154眼,改造村级办公危房2073间,共计4万多平方米。资助特困学生1322名,为农牧业发展提供和引进各种信息4304条,86个自然村通了电,使几万名群众见到了光明,感受到了党的温暖。
  “学教”期间,县、乡党委和各参学单位狠抓农牧村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积极开展创建文明乡、文明村、文明户活动,大力整顿软弱涣散的乡村班子,使乡村班子的整体素质和工作合力得到明显加强,为农牧民群众长期得实惠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新创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2个,“六好”乡镇党委22个,“五好村”123个,村级“六位一体”活动室105个,在乡镇和部门“学教”活动中,调整和充实乡镇班子25个,调整乡镇干部121名,调整和充实部门班子48个,调整部门干部63名;在村级和站所“学教”活动中,各参学单位以“学教”促发展,进一步理清了经济发展思路,增强了 “学教” 活动的实效。
  通过这次“学教”活动,使全州广大基层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政治理论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机关工作作风得到改进,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发展经济的意识明显增强,农牧村增产增收思路进一步理清;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知识出处

甘南藏族自治州改革开放三十年

《甘南藏族自治州改革开放三十年》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祖国腹地,面积4.5万平方公里。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是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居住着藏、汉、回等24个勤劳、善良的70万各族人民。甘南有悠久的历史,有灿烂多彩的地域文化,是人们向往的“香巴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甘南地区处于半封建半农奴社会,各族人民深受封建农奴制的压迫剥削。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甘南人民推翻封建剥削制度,逐步走上各族人民翻身当家作主的新时代。195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后,甘南州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在民族地区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甘南藏族聚居区实现了两次伟大的历史性变革。第一次伟大变革,是实行民主改革,推翻了千百年来的封建压迫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了各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和管理本民族事务的人民民主政权,使甘南各族人民第一次获得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当家作主的权利,与全国人民一道走上共同繁荣发展的道路;第二次伟大变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推行改革开放,经过三十年的努力,甘南州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状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发生了历史性飞跃,全州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巨大发展进步,甘南州各族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阅读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