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九五”计划完成后的州情和制定“十五”计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藏族自治州改革开放三十年》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83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九五”计划完成后的州情和制定“十五”计划
分类号: F123.391;F123.392
页数: 5
页码: 218-222
摘要: “九五”期间,在甘南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立足全州资源优势,实行开放开发,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开拓消费市场,积极扩大内需,千方百计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全面实施 “科教兴州”战略,经全州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九五”计划的主要预期目标顺利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州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如期实现。“十五”期间,新形势、新变化给甘南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从外部环境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经济将处于增长时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有利,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给甘南州经济社会将带来许多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关键词: 九五计划 十五计划 经济建设

内容

“九五”计划完成后的基本州情
  一、“九五”计划执行情况
  “九五”期间,在甘南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立足全州资源优势,实行开放开发,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开拓消费市场,积极扩大内需,千方百计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全面实施 “科教兴州”战略,经全州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九五”计划的主要预期目标顺利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州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如期实现。
  2000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73亿元,比扣除天然林禁伐后的1995年发展基数(下同)增长了56.5%,年均增长9.4%,略高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5.96亿元,年均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2.66亿元,年均增长10.2%;第二产业增长值达到5.12亿元,年均增长15.2%。产业结构由1995年的48.5:21.9:29.6调整到2000年的43.4:19.4:37.2;大口径财政收入提前两年实现“九五”目标,“九五”末达到1.167亿元,年均增长16.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709万元,年均增长17.6%,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农牧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农牧村经济全面发展。畜牧业连续十六年获得丰收,种植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开始实施。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九五”末,乡镇企业总产值(新制度)达到3.98亿元,年均增长21.3%;“二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使全州24.65万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贫困面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取得阶段性成果,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以黄金为主的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固定资产投资在“九五”期间得到迅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5.8亿元,比“八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5.8亿元增长了1.72倍,年均增长28.0%,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水利、交通、能源、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5年的1930元增加到28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678元增加到1180元,年均增长11.7%。城乡居民生活居住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九五”期间,城镇职工住房竣工面积28.3万平方米,人均住房新增面积2.5平方米,农牧民住房砖木结构比重由1995年的5.3%上升到9.0%。城镇居民最低保障制度开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全州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取得新的进展,为今后经济社会稳步健康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九五”期间,虽然甘南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增长速度略高于全国、全省水平,但与全国、全省相比,尤其是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差距十分明显,而且呈扩大趋势。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财力不足,差距明显。甘南州的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4%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6%左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省相差243元,财政收入也仅占全省财政收入的1.1%。二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明显表现在结构的整体效率停留在低水平上。三是交通、能源、城市基础设施仍是制约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四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吃饭和建设的矛盾相当严重。五是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低,科技人才缺乏,科技和经济结合度小。六是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影响了农牧民收入的增加。七是传统的资源优势地位有所削弱,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八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比重较小。以上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发育程度不高,整体实力不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较差。
  三、“十五”期间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五”期间,新形势、新变化给甘南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从外部环境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经济将处于增长时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有利,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给甘南州经济社会将带来许多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从内部环境看,一是“九五”期间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加大投入,扩大内需政策,这些政策效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持续显现,对经济社会发展预期效应将会加大;二是甘南州人均GDP水平低,经济增长空间大,后发优势有利于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甘南州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今后一段时期,将是甘南州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调整经济结构,缩小差距的关键时期;四是省委、省政府出台的[1999](93)号文件,提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十一条特殊政策措施,对促进甘南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五是州第九次党代会对甘南州经济社会发展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13542”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今后全州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六是畜产、水利、矿产、山野珍品和藏药资源开发已初具规模,旅游资源优势明显,资源开发的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七是农牧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草场承包、土地第二轮承包等基础性工作得到很好落实,农牧业生产连年丰收,为今后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工商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为今后工商企业完善运行新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工商企业的突破优化将起重要的作用。
  制定“十五”计划
  2000年12月在中共甘南州委九届三次全委会议上,认真总结了甘南“九五”时期的改革和建设经验,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总揽经济工作全局,认真分析了当前甘南经济发展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形势和任务,审议、讨论和通过了《中共甘南州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在2001年4月召开的甘南州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审议批准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提出“十五”期间甘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思路是: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牢牢把握“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团结奋进,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努力实施“13542”发展战略,依靠体制创新和技术进步,以调整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以五大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牧业产业化建设、工业经济、城镇改造)为重点,着力五大资源(畜产、矿产、水电、旅游、山野珍品及藏药)开发,坚持三个依靠(依靠改革开放、发展科技教育、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超常发展特色经济,努力走出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发展路子。
  “十五”时期,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较大的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年均增长9.6%以上,达到21.8亿元,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同步增长,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85亿元,力争达到1.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54亿元,力争高于经济增长幅度。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取得较大进展,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9%,力争达到15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力争达到4200元。社会保障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比较健全。国有企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要素市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有较快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成就。
  为完成“十五”期间甘南州经济的发展目标和任务,采取的主要措施是:(1)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努力转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调整的方向是:在强化转变农牧业的同时,努力提高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2)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体制保障。进一步完善配套改革,继续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开放促开发、促发展,转变政府职能。(3)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4)积极稳妥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城市化步伐。(5)加快财源建设步伐,培育地方财源。(6)大力实施科教兴州战略,加快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7)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依法治州步伐。(8)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甘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是甘南州在总结“九五”时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经验基础上,从甘南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提出的新的发展任务和前进目标。“十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必将全面推进甘南州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全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知识出处

甘南藏族自治州改革开放三十年

《甘南藏族自治州改革开放三十年》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祖国腹地,面积4.5万平方公里。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是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居住着藏、汉、回等24个勤劳、善良的70万各族人民。甘南有悠久的历史,有灿烂多彩的地域文化,是人们向往的“香巴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甘南地区处于半封建半农奴社会,各族人民深受封建农奴制的压迫剥削。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甘南人民推翻封建剥削制度,逐步走上各族人民翻身当家作主的新时代。195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后,甘南州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在民族地区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甘南藏族聚居区实现了两次伟大的历史性变革。第一次伟大变革,是实行民主改革,推翻了千百年来的封建压迫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了各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和管理本民族事务的人民民主政权,使甘南各族人民第一次获得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当家作主的权利,与全国人民一道走上共同繁荣发展的道路;第二次伟大变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推行改革开放,经过三十年的努力,甘南州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状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发生了历史性飞跃,全州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巨大发展进步,甘南州各族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阅读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