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甘南藏族自治州改革开放三十年》 图书 |
唯一号: | 292520020230001832 |
颗粒名称: | 第二节 筹建合作市 |
分类号: | F299.21 |
页数: | 4 |
页码: | 198-201 |
摘要: | 原合作镇是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驻地。合作镇四周低岗环拱,为一椭圆形沉积盆地。南北长而东西窄,合作河自南向北中贯市区。区内地面平坦,地表自南向西北倾斜。相对高度在100-200米之间,地理坐标东径102°54′北纬35°00′海拔2910米。整个市区南北长7公里,东西宽1.5公里。 1954年,甘南藏族自治区政府决定将州府从拉卜楞迁驻黑错,甘肃省设计公司对城区建设作了初步规划。1955年开始建设,1956年5月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分别迁入新址,将黑错二字改写为“合作”,既取藏语谐音,又取民族和谐团结之意。合作开始成为甘南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关键词: | 合作市 城市建设 |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祖国腹地,面积4.5万平方公里。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是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居住着藏、汉、回等24个勤劳、善良的70万各族人民。甘南有悠久的历史,有灿烂多彩的地域文化,是人们向往的“香巴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甘南地区处于半封建半农奴社会,各族人民深受封建农奴制的压迫剥削。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甘南人民推翻封建剥削制度,逐步走上各族人民翻身当家作主的新时代。195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后,甘南州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在民族地区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甘南藏族聚居区实现了两次伟大的历史性变革。第一次伟大变革,是实行民主改革,推翻了千百年来的封建压迫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了各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和管理本民族事务的人民民主政权,使甘南各族人民第一次获得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当家作主的权利,与全国人民一道走上共同繁荣发展的道路;第二次伟大变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推行改革开放,经过三十年的努力,甘南州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状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发生了历史性飞跃,全州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巨大发展进步,甘南州各族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