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八五”计划的完成和制定“九五”计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藏族自治州改革开放三十年》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82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八五”计划的完成和制定“九五”计划
分类号: F123.38;F123.391
页数: 4
页码: 153-156
摘要: 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八五”时期,中共甘南州委、甘南州人民政府带领全州人民,按照党中央经济发展的政策和省委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一系列部署,从甘南的州情和实际出发,理清发展思路,头两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党的十四大以后,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深化改革,着力开放开发,加快了甘南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全州经济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台阶,提前一年完成了 “八五”计划。
关键词: 十一届一次人代会 第八次党代会 甘南藏族自治州

内容

“八五”计划的完成
  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八五”时期,中共甘南州委、甘南州人民政府带领全州人民,按照党中央经济发展的政策和省委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一系列部署,从甘南的州情和实际出发,理清发展思路,头两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党的十四大以后,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深化改革,着力开放开发,加快了甘南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全州经济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台阶,提前一年完成了 “八五”计划。
  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八五”时期是甘南建州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的时期之一。经济结构得到调整,第一产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第二产业比重有所提高,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例由1990年的521.731调整到4.8:2.2:3.0。1995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9.29亿元,比1990年增长60%,年均递增9.85%;工农业总产值6.32亿元,比1990年增长34.6%,年均递增6.1%;财政收入7407万元,比1990年增长161.1%,年均递增21.17%。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均提前一年完成了“八五”计划,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二、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
  “八五”期间,全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比“七五”时期增长73.5%。以水电开发为龙头,以矿产开发为重点。集中力量新建了四座电站,峡村和多架山电站已建成发电,新增装机1.35万千瓦,尼傲、甫黄电站即将建成。建成了玛曲格尔珂等几个金矿和舟曲铁合金厂,采矿业和冶金工业迅速发展,已成为甘南州新的经济增长点。交通通信和市政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新建、改建境内兰郎路等省道国道174公里,完成了合作及七个县城电话程控化和自动化改制,拓宽改造了合作和几个县城的街道,美化了市容市貌。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新发展,新建成围栏草场46万亩,培植人工割草场64万亩,完成了舟曲“315”工程,全州新增“三田”2.34万亩,解决了24万人91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架设农电线路214.5公里,使98%的乡镇通了电。
  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八五”时期,在改革深化、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五年来,全州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66项,其中有6项获省部级奖励。抓了粮油作物和畜牧整乡技术承包及农牧民科技培训,农牧业技术覆盖面由“七五”末的32%提高到56%0确定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已形成体系,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76%。新建了合作藏中、临潭回中,扩建、改建了一批中小学,新建校舍4.27万平方米,维修改建5.73万平方米,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文化艺术、广播电视得到发展,新建成合作影剧院、科学宫、体育场,开通了玛曲、碌曲中波调频电台,完成了州级、卓尼、临潭、舟曲等广播电台技术改造,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46%和65%,有线电视入户1.1万户。卫生工作突出抓了农牧村医疗条件的改善,新建、扩建和维修改造县医院、妇幼保健站和乡镇卫生院47个,城乡医疗设施改善较大,儿童计划免疫“四苗”覆盖率连续7年达到国家标准。计划生育工作卓有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6%。以内。
  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八五”时期,随着全州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同1990年相比,农村贫困面由42.5%缩小到36.49%,有8.5万人先后脱贫。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421元提高到678元,增257元,年均增加51.4元。城镇职工人均工资达到4600元,增长89%0市场商品供应充足,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6亿元,比1990年增长82.7%,年均增长12.81%o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5.29亿元,人均830元,比1990年增加548元。制定“九五”计划
  1996年1月,中共甘南州八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在总结改革开放十七年来特别是“八五”时期甘南改革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形势,讨论通过了《关于制定甘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4月在甘南州第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审议批准了甘南州“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提出了甘南“九五”时期和今后十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奋斗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
  “九五”时期和今后十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九五”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原定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将于1999年提前完成;到2000年国民生活总值达到14.3亿元,在人口比1980年增加19万人左右的情况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1.5番,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9.68亿元,年均递增8.9%,财政收入1.14亿元,年均递增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年均增长12%;完成“二七”扶贫攻坚计划,使20万贫困人口基本实现脱贫,部分地区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全州基本实现小康,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显著进步,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实现民族经济的腾飞奠定坚实基础。战略任务是:积极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切实加强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全面发展和繁荣农牧村经济;以工业为主导,加快民族工业发展;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开放开发,以开放促开发促发展;着力实施科兴州战略,促进科教、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维护社会稳定,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九五”时期发展的战略重点是:(1)不断强化农牧业基础,促进农牧村经济的全面发展。(2)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民族工业。(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经济环境。(4)加快市政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5)加强财源建设,努力增加财政收入。(6)全面落实科教兴州战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7)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九五”期间,甘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继续贯彻 “维护稳定,加快发展,在稳定中求发展,以发展促稳定”的总体思路, 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认真实施科教兴州战略,强化农牧业基础,加快资源开发和民族工业发展,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主要政策措施是:(1)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增大资金运筹总量。(3)坚决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4)做好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团结。(5)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6)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

知识出处

甘南藏族自治州改革开放三十年

《甘南藏族自治州改革开放三十年》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祖国腹地,面积4.5万平方公里。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是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居住着藏、汉、回等24个勤劳、善良的70万各族人民。甘南有悠久的历史,有灿烂多彩的地域文化,是人们向往的“香巴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甘南地区处于半封建半农奴社会,各族人民深受封建农奴制的压迫剥削。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甘南人民推翻封建剥削制度,逐步走上各族人民翻身当家作主的新时代。195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后,甘南州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在民族地区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甘南藏族聚居区实现了两次伟大的历史性变革。第一次伟大变革,是实行民主改革,推翻了千百年来的封建压迫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了各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和管理本民族事务的人民民主政权,使甘南各族人民第一次获得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当家作主的权利,与全国人民一道走上共同繁荣发展的道路;第二次伟大变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推行改革开放,经过三十年的努力,甘南州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状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发生了历史性飞跃,全州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巨大发展进步,甘南州各族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阅读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