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服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765
颗粒名称: 藏族服饰
分类号: K892.23
页数: 2
页码: 278—279
摘要: 碌曲、玛曲、夏河、合作服饰:服饰习俗与甘、青其他地方的藏族服饰基本一致,多以裘皮为主。男女式样大同小异,男子多喜穿斜领、肥腰、长袖、大襟、右衽的羊皮袄,头戴礼帽、狐皮帽,用红布或红绸做腰带,大量使用金、银、玉、珠宝器等饰品。
关键词: 甘南州 民俗风情 藏族服饰

内容

碌曲、玛曲、夏河、合作服饰:服饰习俗与甘、青其他地方的藏族服饰基本一致,多以裘皮为主。男女式样大同小异,男子多喜穿斜领、肥腰、长袖、大襟、右衽的羊皮袄,头戴礼帽、狐皮帽,用红布或红绸做腰带,大量使用金、银、玉、珠宝器等饰品。
  卓尼服饰:卓尼藏族男子身着氆氇面料缝制的藏袍,腰系彩绸腰带,左臂可脱袖穿(或可不断袖),女人服饰身着大襟两边开叉鲜蓝(或鲜绿)色的长简衫,下身穿红布缝的裤子,脚穿长筒绣花鞋。最能展示风采的还属发型、发饰,平日里头戴造型别致艳丽的“沙茹”帽。每逢节日喜庆,发饰焕然新样,头戴用小珊瑚珠编制成的“斑麻”帽。卓尼藏族服饰绚丽夺目,具有超时代的生命力。
  迭部服饰:迭部藏族服饰可分为上迭、中迭、下迭三种特色。男式上身宽大、带袖;女式稍窄,分有袖或无袖两种。迭部藏族男女都喜欢用金、银、珊瑚、象牙、玉器等制作的各种佩饰。
  舟曲服饰:舟曲藏族服饰奇特,多为黑色基调,形式庄重美观,按聚居地分,有多种类型。其中江盘山式,男子着麻布或褐子短衫,腰系宽带。女式妇女头缠200枚的一圈铜钱或黑布帕子,身着粗白麻布或粗黑布长衫,外套褐子坎肩,腰系染色(红、蓝、黑)毛织宽腰带,胸罩平缀红、黄相间的布条。裤与汉族宽腰大裆裤略同。
  临潭服饰:临潭县汉族妇女的服饰因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造型款式和绚丽多彩而声名远播,普遍被人们誉为具有明清时期江南服饰特点的“江淮遗风”。

知识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甘南旅游指南》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甘南藏族自治州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在甘南的三河一江流域繁衍生息,开发这块亘古荒原。后来,羌人在这里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部落联盟。秦代,部分地方已属临洮管辖。西汉时期,东部属陇西郡、北部属金城郡,设白石、羌道两县。隋朝时的临洮郡、枹罕郡、宕昌郡分别管辖今甘南的西北和东南部部分地区。到了唐朝,废郡置州,甘南境内曾为洮州、芳州、迭州的全部和河州、宕州的部分,西北部属吐谷浑、吐蕃的范围。元代属宣政院管辖,吐蕃等处由宣慰司统领。明代属陕西都司管辖,清乾隆时,州境大部属巩昌府,夏河由循化抚番厅管辖。1913年废府设道,临潭县属兰山道,西固县(今舟曲县)属渭川道。1928年建立夏河县,改属甘肃管辖,1937年成立卓尼设治局。1952年7月设立甘南藏区委员会,1953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7月1日改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现辖夏河、玛曲、碌曲、卓尼、迭部、临潭、舟曲7县和合作市。

阅读

相关专题

卓尼服饰
相关专题
迭部服饰
相关专题
舟曲服饰
相关专题
临潭服饰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