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赛马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692
颗粒名称: 七月赛马节
分类号: K892.11
页数: 2
页码: 86-87
摘要: 藏族的赛马节有很多,如藏北赛马节,江孜达玛节,康定赛马节,盘坡赛马节,天祝赛马节,当雄赛马节,定日赛马节。赛马节并不是藏族独有,还有蒙古族赛马节。
关键词: 赛马节 节日

内容

藏族的赛马节有很多,如藏北赛马节,江孜达玛节,康定赛马节,盘坡赛马节,天祝赛马节,当雄赛马节,定日赛马节。赛马节并不是藏族独有,还有蒙古族赛马节。
  在所有的民间传承的藏族节日中,几乎都少不了赛马活动,并且此项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藏族的节日民俗中,赛马常以主题的形式在节日中显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对马的浓郁感情基础之上的藏族人民,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赛马文化。
  藏族的赛马与藏民族的信仰民俗有着直接的关联。藏民族的信仰民俗属于心理民俗,是以信仰为核心,反映在心理上的一种习俗,它与藏民族的宗教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以藏传佛教为载体的文化内容,已成为藏民族主体文化的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藏传佛教影响着藏民族的历史、文化、日常生活。从赛马节期间的宗教仪式,民风民俗,都可看出赛马文化中的藏传佛教的影响。夏河牧区和半农半牧区都有赛马的传统习俗,其中以桑科草原的赛马节最有名气。从夏河县城南行六十余公里,便是桑科乡广袤无垠的达久滩草原。夏河县桑科赛马活动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能够参加桑科达久滩赛马会,是每个藏族骑手最大的荣幸,也是骑手所在牧民家庭最大的荣誉。
  每年赛马会,参加赛马的骑手都是各部落预选出的年龄在6岁-12岁的少年儿童骑手。参赛的马配上美丽的鞍具,马鬃马尾扎上红红绿绿的吉布条,打扮得神骏威风。近百名骑手身着薄薄的黄色缎子藏装,头戴饰以雁翎、外镶红黄布面缎、太阳和月亮型的毡帽,骑马进入场地准备比赛。观众身着节日盛装,妇女们穿戴起最华丽的藏袍,戴上美丽的珊瑚、玛瑙、金银等饰品,男人们衣着藏袍,腰挎藏刀,个个威武勇猛。赛马会结束后,人们在欢歌笑语中簇拥着小骑手们踏上回家之路。夜晚,所有参加跑马比赛的选手家,都要杀羊宰牛宴请全部落的群众聚餐,喝酒祝贺。

知识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甘南旅游指南》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甘南藏族自治州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在甘南的三河一江流域繁衍生息,开发这块亘古荒原。后来,羌人在这里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部落联盟。秦代,部分地方已属临洮管辖。西汉时期,东部属陇西郡、北部属金城郡,设白石、羌道两县。隋朝时的临洮郡、枹罕郡、宕昌郡分别管辖今甘南的西北和东南部部分地区。到了唐朝,废郡置州,甘南境内曾为洮州、芳州、迭州的全部和河州、宕州的部分,西北部属吐谷浑、吐蕃的范围。元代属宣政院管辖,吐蕃等处由宣慰司统领。明代属陕西都司管辖,清乾隆时,州境大部属巩昌府,夏河由循化抚番厅管辖。1913年废府设道,临潭县属兰山道,西固县(今舟曲县)属渭川道。1928年建立夏河县,改属甘肃管辖,1937年成立卓尼设治局。1952年7月设立甘南藏区委员会,1953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7月1日改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现辖夏河、玛曲、碌曲、卓尼、迭部、临潭、舟曲7县和合作市。

阅读

相关专题

七月赛马节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