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四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一一尕秀村民委员会典型材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654
颗粒名称: 附录四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一一尕秀村民委员会典型材料
页数: 6
页码: 426-431

内容

曾经,在碌曲草原涌现出了中国“丁业学大庆,牧业学贡巴”的时代楷模村一一贡巴村。今日,又在碌曲草原涌现出了生态旅游第一藏寨一一尕秀村!2017年以来,尕秀村如“九色香巴拉”生态旅游的一颗明珠,以她惊人的尕秀速度和曼妙多彩的生态旅游,受到央视新闻联播、人民网等国内外新闻媒体的大手笔“点赞”达50万多次,惊艳了国内外投向中国藏区的眼眸。
  尕秀村位于碌曲县南部,尕海镇西北部,村庄坐落在213国道沿线,距碌曲县城23千米。全村行政区域面积4.05万公顷,可利用草场面积3.63万公顷。下辖3个村民小组,共有391户1845人,是一个典型的高原纯牧业村。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过去这里的人们世代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时间到了2017年,为实现尕秀村升级版达到“领先全省、示范藏区、享誉全国”的宏伟目标,碌曲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把草原当做背景来烘托、把村庄当做风景来打造、把家庭当作盆景来培育、把文化当作心景来渲染、把旅游当作前景来描绘”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手拉手、心连心、共建美好幸福新尕秀”主题实践活动,县人大、县政协、县委组织部、县委政法委、团县委、县妇联从各自的职能出发,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家庭妇女和优秀年轻干部进村入户进行政策宣传和技能培训工作。为确保“环境革命”热度不减,大力开展评选“青年、妇女卫生文明之家”等各类特色活动,有效激发牧民群众积极发扬主人翁精神,通过相互“比、争、赶”,积极对庭院内外、居室和个人卫生进行自觉整治,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得到了明显提升。成立了“青年环境卫士”组织,发动尕秀村近60余名青年加入“青年环境卫士”组织,县信用联社、农业银行、国税局、地税局、住房公积金中心、环保局等单位积极主动捐资捐物,为他们购置三轮垃圾清运车、铁锹、火钳、扫帚、手套、卫生袋等卫生用具,并授予“青年环境卫士”锦旗,使尕秀青年成为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常规力量和当前打造样板村的突击力量。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专题少先队辅导课”和“打造样板村少先队在行动”活动。通过这两项活动的开展,小学生“讲卫生、爱环境”的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并达到了通过学生教育家长、影响家庭成员的良好效果。县直相关单位干部职工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主动到尕秀村帮助住户打扫卫生,有力助推了创建打造“样板村”行动,充分展示了全县干部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在创建全域旅游无垃圾样板村的过程中,同呼吸、共命运、手拉手、心连心,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绽放,民族之情源远流长。如今的尕秀村以生态旅游第一藏寨的名片,华丽转身,闪亮嫗变,成为新时代中国藏区秀美生态乡村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又一样板。
  多措并举齐奋战,集中打造结硕果。尕秀村瞄准旅游产业发展前景,依托国道213线便利的区位优势,以打造“全州第一个村级AAA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积极推动全村产业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转变,完成了草畜平衡、生态修复和农牧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既定目标。通过突出民族化、特色化、差异化,注重藏族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的深度交融,采取“技能培训+党员带头+群众开办”的营业模式,党员户纷纷带头,高标准打造了各具特色的牧家乐67家。大力实施智慧旅游、智慧牧场、草原帐篷城等建设项目,初步形成了村级“旅游+观光+娱乐+餐饮+住宿+购物”一体化的旅游产业发展链条,先后注册成立了东喀尔旅游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组建成立了公司党支部,建成了电子商务中心。自运营以来,实现网上销售畜产品、藏区特色手工制品营业额达20余万元;积极吸引康辉旅行社等省内外企业长期运营合作,解决就业岗位70余个,预计实现工资收入105万元左右;积极牵线燎原乳业同尕秀村合作并签订意向性协议,计划流转草场6666.67公顷,实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丰收。辉煌成就鼓舞人心,美好蓝图催人奋进。针对尕秀村资源、资金、人员结构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实际,加大扶贫创业培训力度,启动“造血模式”,实现“输血”与“造血”的有机结合。为充分发挥牧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尕秀村妇女及青年的劳动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家庭收入,为符合条件的尕秀村妇女提供最高额度为10万元的3年免息妇女创业担保贷款,解决了尕秀村妇女创业致富缺乏资金的瓶颈问题;投资1.5万余元设立了尕秀村网上代购店,对相对有基础的青年人进行支付宝、淘宝网运用等网络基础知识培训,配备电脑、网络、货架等基本设备,让其为村民代购网上物品。全面启动实施智慧牧场三大信息系统,即放养牲畜定位跟踪管理,圈养牲畜环境管理,牲畜健康及全生产周期溯源管理。同时,借助互联网平台,开辟线上线下营销体系,打造生态牧场、绿色品牌和有机肉品,搭建网络预售平台,提供网上认养、网上预订放生、出栏物流配送等新销售模式。大力推动“三变”改革,创造性地探索出“5+1”模式。2017年4月,成立了东喀尔集体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公司下辖东喀尔古城堡景区、晒银滩帐篷城、东喀尔民族文化传媒公司、尕秀藏寨民族度假村、尕秀电子商务扶贫中心和春光光伏发电产业公司6个子公司,尕秀村民投入29.7万元现金入股村集体经济,通过贫困户30%、一般户40%、村集体经济投资风险金30%的“334模式”进行投资分红;8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扶贫帐篷”入股晒金滩帐篷城,年底按盈利总额和股份分红;在积极整合东喀尔自然古城风貌、晒金滩帐篷度假中心、牧家乐、民间弹唱艺术团及东喀尔马队、电子商务等5大主体板块的基础上,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起来,现有从业人员80余人;优先考虑贫困户,每户能够增收工资性收入13000元~15000元。尕秀藏寨民俗度假村主要包括67户牧家乐,统一标准、统一管理,避免恶性竞争,欺客宰客。依托光伏发电产业投资609万元注册成立投资公司,建成254户、每户3000瓦光伏发电设备,现已并入国家电网,每户每年增收2500元〜3000元。通过“公司+牧户”的经营模式,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达到280万元,分红资金达到90余万元,仅光伏发电一项户均分红收入达到2500元,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东”。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具魅力的自然环境是上苍赐给碌曲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生态牌、吃生态饭、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是我们必然的选择。在尕秀村的打造过程中,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一切建设给生态让步,一切项目给绿色让步”的环保意识,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尊重自然,关爱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始终把“保护”二字挺在最前面,倍加珍惜眼前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在全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两委”班子成员、农牧民群众中聘任10名“生态环境保护监督评议员”,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作用,大力使用生物降解厕所、太阳能采暖、光伏发电等新能源、新科技,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尕秀村的成功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离不开碌曲儿女万众一心、倾力投入、真抓实干。如今的尕秀,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现代文明破窗而入,得到了各族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示范村”“全州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尕秀村党支部书记拉毛加同志被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
  一座梦想新村一一碌曲县尕秀村,它以“生态之心”为强劲的辐射势能,在碌曲大地上神奇般地崛起。如今,行走在尕秀宽敞洁净的村道上,眼望着杀秀这个整洁美丽的藏家小镇,在蓝天、白云、草原之间相映成趣,或许我们才能真正体味一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情愫。
  (注:此文为2019年7月尕秀村为申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撰写上报的典型材料)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出版者:四川师大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客观记述网秀村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重大成就,反应时代变化,突出地方特色,为存史、资政、育人提供服务。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为尕秀行政村的村志,志中的本村指尕秀行政村。志中的尕秀村包含尕秀一组、尕秀二组、尕秀三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采取章、节、目、子目层次记述。时间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2020年12月底。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按时序纵述大事、要事、新事。历史纪年以年号后加括号注以公元纪年,1949年后一律用公元纪年。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体裁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诸体并用,概述以叙为主,大事记以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为序。人物本着生不立传的原则,采取以事记人简要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