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医疗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61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医疗卫生
分类号: R197.62
页数: 9
页码: 192-200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碌曲县境内没有医疗机构,各类疾病长期蔓延,寻医问药只能找寺院僧侣打卦问诊或民间藏医救治,尕秀草原上的贫苦牧民得病后多硬扛或自寻草药治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境内没有固定的医疗机构和专业医务人员,人民政府派医务人员巡回为牧民群众防疫治病。1970年,尕秀大队成立合作医疗站,有医务人员3人。1976年,医护人员达到8人。2003年,成立尕秀村卫生服务室。
关键词: 尕秀村 医疗卫生

内容

一、卫生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碌曲县境内没有医疗机构,各类疾病长期蔓延,寻医问药只能找寺院僧侣打卦问诊或民间藏医救治,尕秀草原上的贫苦牧民得病后多硬扛或自寻草药治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境内没有固定的医疗机构和专业医务人员,人民政府派医务人员巡回为牧民群众防疫治病。1970年,尕秀大队成立合作医疗站,有医务人员3人。1976年,医护人员达到8人。2003年,成立尕秀村卫生服务室。
  尕秀大队合作医疗站1970年成立尕秀大队合作医疗站,组建赤脚医生队伍,时有医生3人。当时设备简陋,群众对赤脚医生医治疾病持怀疑态度。大队选派赤脚医生到县、州和四川医疗机构去学习医疗技术,土生土长的当地牧民逐渐成长为懂医术、能治病的专业人才,不但能医治常见病,也能初步诊断一些疑难杂症。嘎尔尕、尕藏兹知木等是这个时期当地知名的医生,他们能辨认一百多种中草药,并掌握了其性能、用法和剂量。赤脚医生享有劳动工分加补助待遇。大队为合作医疗站添置医疗设备,并成立医管组,自办药厂,完善了合作医疗制度。对辖区内的群众实行免费或半免费治病,当时群众去看病只收取0.05元的挂号费,其余都免费。1976年,尕秀大队赤脚医生8名,卫生员2名,其中女性1名;有医务用房8间,简易病床6张,制药粉碎机1台,x光透视机1台,年门诊量4000余人次,住院人数20人次,收入6000多元。自采自制藏药100多种,从四川省购进原料加工制作设备,自制名贵藏药"珍宝丸”。
  1976年11月,全县第三次合作医疗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尕秀大队召开,推广尕秀经验。是年,尕秀大队合作医疗站被甘肃省卫生厅授予“全省卫生战线先进集体”;返乡知识青年、赤脚医生东尔汆被省委、省革委会评为先进个人,成为全省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学习榜样,并选为代表出席全省知识青年代表大会。1982年11月,尕秀大队合作医疗站荣获“全省模范集体”称号,1983年6月,尕秀大队医疗站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卫生战线先进集体”称号;12月被国家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战线先进集体”称号;1991年3月,尕秀村医疗站被甘南州卫生局评为医德医风先进集体。合作医疗经费一部分从大队公益金中抽取,另一部分则采取社员按人头投资的办法,采取“保本吃利”和“保本吃利加补贴”两种方式。乡村医生补贴由国家和各生产队共同承担,每人每年补助220一250元,国家补助144元外,剩余部分由生产队在社会补贴中解决;医疗站负责人和记账会计按最高标准补助。
  1990年,尕秀合作医疗站库存藏药草3500多公斤。1991年3月,尕秀合作医疗站被甘南州卫生局评为医德医风先进集体。合作医疗站在防治地方病、多发病和建立三级卫生防疫网,保护牧民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尕秀村卫生室2003年,尕秀村卫生室成立,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医生为贡保加,他在职期间,曾到若尔盖县藏医班进修学习藏医药诊疗技术,在甘肃省中医学校中医班学习毕业。2020年,有村医1名,房屋4间,药品种类93种。设备有电子血压仪、多功能健康一体机(血糖、便捷式尿常规、血红蛋白仪、自带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检测仪等)、电磁治疗仪、体重秤和便捷式生化检测仪等,还有计算机2台、打印机3台。疫情防控物资有口罩、体温计、测温枪、免洗手消毒液、防护服等。
  2009年,国家开始施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尕秀村与全县同步建立纸质版居民健康档案。2011开始将纸质版档案录入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2013年后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进行了逐一核对与完善。2014年起对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重症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全面规范建档和随访工作,并开始健康教育等其他公共卫生服务。2018年开始实施健康扶贫政策,落实重大疾病集中救治或送人就医5次,所有建档立卡户全部进行签约,并制定健康帮扶措施;对患有慢性病的家庭,医生每季度随访一次或不定时入户随访;对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2019年5月,甘肃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应东书记与步长集团工作人员在帮扶活动中,经镇卫生院医生和村医的建议,将患有扩大性心脏病的尕秀村贫困户8岁女孩格日草送到省中医药大学附院进行治疗,2020年格日草康复出院,回到尕秀小学上学。
  二、防疫
  1974年全县大面积麻疹流行,也波及到尕秀大队。1979年在尕海、双岔两个公社发生麻疹流行,尕秀大队也发生麻疹,患者主要为儿童,个别患者去世。在尕秀大队合作医疗站和尕海公社卫生院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2003年1月,中国沿海城市开始报告有非典型性肺炎临床诊断病例出现。2月开始,甘肃省、州、县加强对过往车辆的消毒、登记和人员体温等的监测,尕秀村没有岀现一例 “非典”患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中共尕海镇党委、镇政府在上级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成立网格化管理模式,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尕秀村“两委”班子、工作组、派出所、卫生院、村卫生室和村民小组中的党员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中,通过设置卡点、入户巡防、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居家随访、及时救护发热患者、入户送医送药等各种办法全力开展疫情防控,尕秀村没有出现一例新冠肺炎患者。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在农村全部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4月起,碌曲县初步建立起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牧民自愿参加,个人、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适当报销门诊医疗费用的互助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尕秀村采取牧民每人每年拿出几十元,各级政府进行补贴的办法,推行农牧村新型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这年参合率89.97%。村民看病,门诊医疗费可按比例报销;住院则根据入院类别,采取不同的报销办法,到乡镇卫生院看病报销比例额最高,县级医院次之,州、省级依次递减比例。医疗费报销比列逐年增高。2014年实行大病、重病二次报销,即住院医疗费达到新农合规定的标准,除新农合正常报销外,还能进行二次报销,解决了农牧民因病返贫现象。2018年,医疗体制改革,新型合作医疗改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中央、省级、州县补助及个人缴费数额逐年提高。2020年,农牧村医保实现全覆盖,切实减轻了农牧民群众因重大疾病而带来的经济负担,全县农牧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2007一2020年尕秀村新型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情况统计表2007一2020年,尕秀村农牧民累计参合达到18743人(次),基金筹资总额达到290.5万元。共补偿参合农牧民4725人(次),补偿医疗费总额492.1万元,其中住院补偿参合农牧民1325人(次),报销住院费354.4万元。
  四、爱国卫生运动
  1955年碌曲建县后,在毛泽东同志“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的号召下,碌曲县人民委员会积极倡导各乡、村开展以灭蝇、灭鼠,防止鼠疫、霍乱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卫生运动和“除四害”(即老鼠、苍蝇、蚊子、麻雀)活动。1977年4月4日,尕海公社印发《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大力开展群众爱国卫生运动,尕秀大队成立由副主任、赤脚医生和贫协代表组成的爱国卫生委员会,村级卫生防疫人员深入牧场帐圈,进行卫生科学知识宣传,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改善环境卫生面貌。
  1987年2月,中央爱卫会等9部门发出《在全国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仪》,将每年3月定为全民文明礼貌月。主要内容是“五讲四美”,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尕秀村开展了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
  2017年3月,甘南州委、州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尕秀村为“全域旅游无垃圾样板村”。碌曲县积极响应州委、州政府“抢占绿色崛起制高点,打造环境革命升级版”的号召,按照尕秀村的区域特点、发展水平、基础条件,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及时成立全域旅游无垃圾样板村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碌曲县抽调40名优秀年轻干部深入尕秀村,开展“手握手、心连心,共建美丽新尕秀”活动,参与宣传教育、室外整治、室内美化、村庄绿化、产业指导等各项工作。县直各单位、尕海镇党委、尕秀村党支部也积极响应上级党委号召,第一时间成立党员先锋队,大力开展“六化”(净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特色化)“七改”(改院、改房、改圈、改厕、改灶、改炕、改习)设施建设等工作。
  在机关干部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下,尕秀村农牧民群众逐步转变了传统思维和生活方式,主动参与到美好家园的共建当中,积极推行“两清一建一确保”(即清除国道213沿线11个加水点和14座公厕,新建三个规范化村级服务室,确保环境整洁、河道无垃圾杂物)“五户联保”(即1户党员户、1户精准扶贫户、1户低保户、2户普通牧户)机制,“把草原当做背景来烘托,把村庄当做风景来打造,把家庭当做盆景来培育”,通过厨厕改造、安装节能锅炉、光伏发电设施提升、巷道建设、文化广场建设、标牌标识合理布局和老村街、村民俗博物馆、智慧牧场高标准创建等,实现了户内外、村内外的美化、绿化和亮化提升。经过三年的建设打造,2020年,尕秀变为甘南州生态旅游第一藏寨,一排排藏家民居整齐美观,一座座藏式门楼独具特色,一条条水泥村道通畅整洁,一处处休闲广场宽广平整。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出版者:四川师大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客观记述网秀村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重大成就,反应时代变化,突出地方特色,为存史、资政、育人提供服务。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为尕秀行政村的村志,志中的本村指尕秀行政村。志中的尕秀村包含尕秀一组、尕秀二组、尕秀三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采取章、节、目、子目层次记述。时间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2020年12月底。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按时序纵述大事、要事、新事。历史纪年以年号后加括号注以公元纪年,1949年后一律用公元纪年。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体裁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诸体并用,概述以叙为主,大事记以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为序。人物本着生不立传的原则,采取以事记人简要介绍。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