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碌曲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设立二十周年大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人大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555
颗粒名称: 纪念碌曲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设立二十周年大会
分类号: D624.42
页数: 7
页码: 486—492
摘要: 2000年3月15日,碌曲县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刚刚闭幕,在县政府小礼堂隆重举行了纪念碌曲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设立二十周年大会。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表彰先进代表小组、优秀人大代表、先进乡级人大工作者的决定,为先进代表小组、优秀人大代表、先进乡级人大工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状奖品。《人民之声报》刊登了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建福撰写的纪念县人大常委会设立二十周年的文章《回眸碌曲县人大常委会设立二十年》。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碌曲县

内容

2000年3月15日,碌曲县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刚刚闭幕,在县政府小礼堂隆重举行了纪念碌曲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设立二十周年大会。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县人武部、县法院、县检察院领导,历届县人大常委会老领导、老同志以及出席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全体人大代表,部分县政协委员,县级机关副科级以上行政事业单位和省、州属单位负责人,各乡党委政府领导等200余人出席了纪念大会。会议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建福主持。州委常委、原县委书记代茂,县委书记安志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扎西热布旦,县政府县长龚尕,县政协主席万玛道尔吉先后发表了讲话。会议向历届县人大常委会老领导陈克勤、席热堡、其绕颁发了荣誉证书和纪念品。根据2000年3月4日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表彰先进代表小组、优秀人大代表、先进乡级人大工作者的决定,为先进代表小组、优秀人大代表、先进乡级人大工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状奖品。大会上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办公室主任李玉明传达了全省实施宪法工作会议精神,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考传达了全省代表小组活动经验交流会议精神。《人民之声报》刊登了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建福撰写的纪念县人大常委会设立二十周年的文章《回眸碌曲县人大常委会设立二十年》。
  关于表彰先进代表小组、优秀人大代表及先进乡级人大工作者的决定(2000年3月4日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一、先进代表小组(3个)
  玛艾乡华格村代表小组西仓乡新寺村代表小组双岔乡毛日村代表小组
  二、优秀人大代表(7名)
  代茂原县委书记(省、州、县人大代表)
  李文忠县藏族中学校长(县人大代表)
  敏志刚县人民医院院长(县人大代表)
  贡保加阿拉乡中心学校校长(乡人大代表)
  切尔江拉仁关乡则岔村牧民(县、乡人大代表)
  安贡尕海乡秀哇村牧民(州、县、乡人大代表)
  东智布郎木寺乡赛赤寺院和尚(乡人大代表)
  三、先进乡级人大工作者(1名)
  贡去乎加木措玛艾乡人大主席
  四、被授予荣誉证书的老领导(3名)
  陈克勤县九、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主任;
  席热堡县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主任;
  其绕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主任
  在纪念碌曲县人大常委会设立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碌曲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扎西热布旦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碌曲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胜利闭幕之际,隆重召开纪念碌曲县人大常委会设立二十周年大会。州委常委代茂书记、县四大班子、县纪委、县人武部各位领导,历届县人大常委会老领导、老同志代表以及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领导,出席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全体人大代表,部分政协委员,县直机关各单位负责人、各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同志,都出席了今天的纪念大会,我们感到非常高兴。我代表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向今天到会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也借此机会,对以上领导和同志们多年来给予人大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我县人大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届人大常委会老领导、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
  县委书记安志英刚才作了重要讲话,我完全赞成。我们要在今后的人大工作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结合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的意义和我县人大常委会的成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经过不懈地探索和实践而创立的最适合我国国情、能够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形式。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正式确定了新中国政权的组织形式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决定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第一次明确了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责,地方人大常委会由此诞生。这是我国地方政权建设的一项重大改革,它有效地加强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特别是加强了对同级“一府两院”的监督;它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有利于人民行使管理地方事务和社会经济文化事务的民主权力,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切实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980年6月26日至30日隆重召开了碌曲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有90名人大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选举产生了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县人大常委会常委7人,委员11人。县人大常委会作为县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正式产生,揭开了我县民主法制建设的新篇章,从此,在碌曲草原这方热土上响起了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脚步声。
  二、碌曲县人大成立常委会二十年来的主要工作回顾
  二十年来,县人大常委会在中共碌曲县委的领导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为保障和促进我县改革、发展、稳定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各项工作和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监督工作,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二十年来,县人大常委会不断提高对监督职权的认识,改进监督的形式和方法,探索监督内容和范围,努力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通过审议报告、听取汇报、开展执法检查、代表视察、述职评议、推行执法责任制等监督方式,保证宪法和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促进全县两个文明建设。先后对38部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督促“一府两院”查处了不少违法违纪案件;加强普法宣传教育的督促检查,每年听取全县普法教育情况的汇报,提高了全县公民的法律意识;共召开县人代会六届19次;召开常委会议116次;听取和审议县“一府两院”报告和工作汇报195项;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近2000人(次),写出各种调查报告1233项,组织人大代表视察50多次。
  二是加强重大事项的决定,促进全县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法作出各种决定、决议105项。特别是1998年11月份,县人大常委会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县委依法治县的决定作出了依法治县的决议。目前,县“一府两院”已制定出实施方案,大部分执法部门和单位制定了执法责任制,为我县改革、发展、稳定积极工作,有力地推进了依法治县进程。
  三是加强人事任免工作,促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断增强公仆意识。1988年12月10日,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人事任免工作的决定,后来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关于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改进人事任免工作,完善审议、表决、监督方式,使人事任免工作和人事监督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二十年来,按照党的德才兼备原则和“四化”标准,共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98名,先后开展了对48名人大选举或任命的县“一府两院”国家工作人员的述职评议。审议了30多个部门和单位的有关工作报告,保证了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和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是加强代表工作,提高代表素质,发挥代表作用。代表工作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础。县人大常委会加强对代表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认识,把代表工作纳入规范化的轨道,历次换届选举时重视新选代表的年龄、文化、民族等结构,逐步提高了代表的整体素质;建立代表活动制度,按照便于开展活动的原则,组建代表活动小组;通过深入基层走访代表,召开座谈会,听取代表意见,加强与代表的联系;人代会闭会期间,组织代表开展调查、视察、评议,列席常委会议,拓宽代表议政的渠道,为代表执行职务创造条件,提供服务;重视代表意见、建议的办理工作,共办理各种代表意见、建议1131件、接待来信来访近1000件(次),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五是加强人大宣传工作,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步深入人心。县人大常委会创办了《会刊》、《人大工作信息》,逐年扩大人大报刊的发行量。运用各种形式,加强人大宣传工作。多次召开人大宣传工作会议、座谈会、人大理论与法律讨论会。编写印发宣传材料,为搞好人大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几点体会和应坚持做好的工作
  回眸二十年来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在县委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年年有进步,届届有发展,我们感受很深。经过历届常委会领导和人大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人大工作和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今后搞好人大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从中体会到,要把人大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取得更大成绩,还应坚持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和接受党的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在人大工作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党委决策与人大决定重大事项的关系,坚持党管干部的领导原则,摆正人大的位置,始终把人大工作置于党委的领导之下,根据县委的决策,安排部署人大工作,并通过人大工作的法定程序把县委的决策变为全县人民的意志,坚持做到人大工作与党委中心工作同步合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民主法制建设和人大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做好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是人大工作的基础。根据我县是以藏族为主的纯牧业县,地广人稀,群众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县、乡人大代表年龄、文化结构不尽合理的实际,重点抓好代表小组活动和代表的学习与培训,提高代表素质。开展多种形式的视察、调查、评议活动,加强与各级人大代表的联系,为代表执行职务提供服务、创造条件,激发和调动代表履行职责的积极性,进一步夯实人大工作基础。
  (三)围绕中心工作行使职权是做好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人大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大工作必须始终贯彻“经济是中心,发展是主题”的指导思想,以推动“一府两院”工作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努力促进我县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配合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必要条件。在县委的领导下,依法做好监督工作的同时,处理好全县中心工作与人大工作的关系,处理好与“一府两院”的监督与支持的关系,处理好上下级人大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处理好与社会各界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关系。只要各方面形成合力,人大常委会的职能作用就会更好地发挥,人大工作也就会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理解。
  (五)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推进依法治县进程是人大工作的根本任务。人大常委会必须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个主题,认真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长远目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民主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坚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扩大基层民主,完善监督制度,落实依法治理的各项措施,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有步骤、有程序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县进程。
  (六)不断加强人大自身建设是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前提。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能否真正成为有权威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切实担负起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自身建设。因此,今后要继续完善工作制度,强化学习,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工作者的素质,树立良好形象,适应新时期人大工作的要求,拓宽监督渠道,注重监督实效。加强人大宣传工作,重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的办理和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加强人大机关建设,把人大的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各位领导、同志们:
  新世纪即将来临,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开始启动。站在世纪的交汇点上,面对如此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千禧之年的大好形势,展望地方人大工作的前景,我们充满信心。尽管我们工作中还有许多困难和不足,但是,思路已经清晰,方向已经明确,我们要在县委的领导下,迎着新世纪的曙光,肩负起全县人民的重托和期望,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饱满的政治热情,以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继续为我县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做出贡献。

知识出处

碌曲人大志

《碌曲人大志》

碌曲人大志是碌曲县有史以来的第一部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工作为主线,兼顾碌曲县政权建设过程的人大专志。其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2006年7月上旬。 本志资料来源广泛,1980年7月前均采用收集于碌曲县档案馆的档案,1980年7月后采用收集于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档案。有关人士回忆提供的资料,经核实后载入,未注明出处。 历届人大常委会的主要工作以历届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为准,未作大的改动。 本志以编、章、节的形式排列,以横排竖写为主,采用记、志、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以图表为辅。以大事记编年为经,以事为纬;其余各编、章、节,以类系事,以事系人。力求全面反映本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历史、现状及特点,辅以详略适当的政权建设过程。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