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十世班禅大师在碌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人大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553
颗粒名称: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十世班禅大师在碌曲
分类号: D630.3
页数: 9
页码: 471—479
摘要: 1982年9月26日和10月1日至5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 确吉坚赞大师莅临碌曲县视察工作并进行了佛事活动。
关键词: 班禅大师 碌曲县

内容

1982年9月金秋时节,碌曲草原秋高气爽,牛羊肥壮,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处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9月26日和10月1日至5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 确吉坚赞大师莅临碌曲县视察工作并进行了佛事活动。
  9月中旬开始,碌曲县为了做好迎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班禅的准备工作,成立了碌曲县接待班禅副委员长领导小组,下设秘书组、总务组、群工组和警卫组,各公社也成立了接待领导小组,制定了细致的接待工作方案,各项准备工作扎实有序,作了周密安排,等待班禅副委员长的到来。
  9月26日上午县党政领导其绕、席热堡、南考、才巴郎杰和县直单位负责人,各公社代表、僧俗群众代表、学生队伍前往夏河县交界处迎接班禅大师,玛曲县领导张克甲、扎西、罗热布、尕藏成来也前来迎接,组织了各公社参加的规模宏大的迎接马队,尕考任马队总指挥,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中午在碌曲县政府食堂餐宴班禅副委员长一行,下午前往玛曲县视察。10月1日班禅大师在结束对玛曲县的视察后,经碌曲县郎木寺公社尕尔娘村,为当地群众进行了摸顶活动。我县县委书记佴占海、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克勤、县政府县长道尔吉,县委副书记其绕、杨镇刚、李国栋,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席热堡,县政府副县长洪庭秀、南考、尕考、贡去乎,县武装部长等人,以及各界代表前往碌曲和玛曲交接处迎接,向大师敬献哈达,表示热烈欢迎和崇高敬意。郎木寺公社组织数千人的马队也到碌曲县和玛曲县交接处迎接,沿途牧民群众从尕尔娘村开始在公路旁手捧哈达鞠躬行礼。大师一行抵达郎木寺又受到近万名各族人民群众的隆重欢迎。大师为满足广大僧侣及信教群众的要求进行佛事活动,在郎木寺诵经祈祷,摸顶祝福。莅临寺院各学院中听取僧侣们诵经、辩经情况。结束了郎木寺视察后,因四川方面的邀请到格尔底寺院视察、进行佛事活动。由于郎木寺地处甘川两省交界处,前来朝拜的人很多,佛事活动和摸顶持续的时间很长,班禅副委员长一行抵达碌曲县城时已是晚上十点半,下榻县政府。县四大班子在人民会堂为班禅副委员长一行举行了高规格的欢迎招待宴会,正值国庆佳节,班禅大师不顾路途劳累,亲临晚宴,与县党政军领导和各族各界代表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三周年,与民同乐,欢度国庆佳节,发表了热情洋溢的重要讲话。据当时陪同班禅大师的州上领导马登昆回忆:“是夜皓月当空,中秋的草原已渐寒冷,但宴会厅里洋溢着热烈欢快的气氛”。
  10月2日,大师前往尕海公社视察并进行佛事活动,在尕海公社大师非常关心尕海湖和候鸟保护工作,兴致勃勃地在草原上乘马与牧民同行,到尕海湖边察看尕海风光,进行祭湖献宝仪式,祝愿碌曲草原风调雨顺,人民幸福安康。
  10月3日,赴双岔、阿拉公社视察,在阿拉公社大师看望了机关干部,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勉励他们努力工作,好好为群众服务;在丁果寺院进行佛事活动,为僧俗群众摸顶。在赴双岔公社的途中为吉扎大队,在巴吾村前向吉扎寺撒大米加持,并在吉扎大队设在巴吾上滩的接待帐篷中为僧俗群众诵经摸顶,到多松多村接待点进行了简短的佛事活动。中午到达旺藏寺院,在新建的经堂二楼休息并供奉午餐,然后在经堂前厅举行佛事活动,诵经摸顶,向僧俗群众发表讲话。返回县城时先后在毛日寺,恰日村等接待点活动。在双岔公社,班禅大师听说有两位孤寡老人生活特别困难时,让公社干部唤来了两位牧民老人,大师亲手向两位老人各送了200元人民币。
  10月4日上午,在听取了碌曲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东尕的工作汇报后。大师非常关心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汇报中了解到县上刚刚成立了藏族中学,各方面条件差、困难多时,会后亲临县藏族中学视察,并捐款5000元人民币,希望把藏族中学办好。之后到县藏医院视察,观看了门诊、药房,详细了解藏医院的情况,对县藏医院的工作班禅大师很满意。下午赴西仓寺院举行佛事活动,为西仓公社、拉仁关公社、玛艾公社及县城赶来朝拜的数千名群众摸顶赐福。
  晚上,县文工队在县礼堂为大师演出了象征藏汉民族团结的藏戏《松赞干布》,演出结束后,大师亲切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与他们合影留念。
  10月5日班禅副委员长结束了在碌曲县的视察活动后前往州府合作。离开碌曲前,在人民会堂前先后与县党政领导,全体工作人员合影留念。途中到玛艾大队慰问了曾与夏河阿木去乎草山纠纷中死亡群众的家属,并教育他们不记前嫌,消除隔阂,增强团结,发展生产。
  班禅大师在碌曲视察期间,不论走到那里,他都给广大僧俗群众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十二大精神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让群众消除害怕政策变化的顾虑,大胆发展生产。积极送子女上学,办好民族教育,学习使用藏语言文字,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教育干部职工努力工作,一心一意为群众服务,要广大群众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嘱托僧侣加强寺院管理,爱教爱国。祝愿碌曲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班禅大师在碌曲视察的时间虽然很短,但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班禅副委员长在碌曲双岔接见群众时的讲话(摘要)
  (1982年10月3日根据录音整理)
  党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还有不信仰的自由。五八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各寺院遭到破坏,宗教人士受到迫害,剥夺了人们信仰宗教自由的权利,这都是违背了党的政策。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得到落实。近几年中各寺院恢复开放,僧侣能够回到寺院念经,广大信教群众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参加宗教活动,所有这些都是党的好政策带来的结果。因此,大家要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指引下,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加强团结,既要讲汉族、回族及其他民族之间的团结,尤其是要加强本民族内部的团结,各部落之间、各村之间的草山等矛盾纠纷要协商解决好。不要打架、杀人偷盗,这不仅与佛教的教义背道而驰,也不符合党的政策,是违反国家法律的,还影响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要在社会上和睦相处,在家里要孝敬老人,瞻养老人。要送子女上学,学好文化知识。在学好藏语文的基础上还要学习汉语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我们藏族在政治上同各民族一样实现了平等,但由于文化教育落后,民族自治政策有些地方落实得不够全面,所以学好文化非常重要。
  做为一个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尤其是做为一个民族干部要热爱自己的民族,关心自己的群众,维护民族尊严。有些干部口头上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实际工作中不关心群众,甚至损害群众利益,这是不符合党的政策的。因此,干部要爱护群众,关心群众,群众要尊重干部,服从干部,改善干群关系。现在各寺院已恢复,寺院修复得也好,这很好。僧侣要爱教爱国,遵守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这样就会受到法律保护,赢得群众信仰,要听党的话,走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班禅副委员长在碌曲庆祝国庆宴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二大胜利闭幕后,在党所指定的路线、方针以及它所指定的目标和任务的鼓舞下,全国十亿各族人民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十二大的旗帜,为我们可爱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使它成为强大的、高度文明的、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的时刻,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庆祝我们的祖国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三周年,我心里非常愉快、非常高兴。特别高兴的是在这样比较偏僻的、高寒的、条件差的地方庆祝这样的节日,我觉得特别有意义。我们国家党和政府的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社会的公仆。我作为这样一个人,能够在这样条件差的地方同各族人民一道欢度国庆节,感到非常荣幸。作为一个国家干部、人民的勤务员,应该能够吃苦,同群众同甘共苦。过去的“十月一日”我一直在大城市里面过,这次在这里过,我感到特别的亲切、特别的高兴。
  最后祝可爱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日益繁荣富强。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万岁!为在座的各位同志们健康并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特别是碌曲县的繁荣而干杯。
  亲切的关怀难忘的回忆
  扎西热布旦
  1982年,我在碌曲县阿拉公社工作,任公社管理委员会主任。当年9月底至10月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到碌曲县视察工作。10月2日,我代表公社党委、管理委员会带领三个大队的负责同志、吉仓寺、丁果寺的代表和几个群众代表到碌曲县城朝拜并邀请班禅大师。大师当天早上在县政府接见了我们,我和僧俗群众代表向大师敬献哈达并简要汇报了阿拉的情况,敬重而诚恳地邀请大师到阿拉地区视察并进行佛事活动,同时表达了广大僧俗群众的强烈愿望。大师爽快而关心地说:“听说你们的地方很穷,老百姓生活困难,我应该去看一看,我答应一定去你们那里,你们放心好了”,我又代表公社领导和干部职工邀请大师到公社机关视察,他说到了那儿有时间就看看公社的同志。我们又分别拜见了陪同班禅大师的嘉木样大师和黄正清副省长,然后向县政府领导作了汇报。我们当时满载而归,非常高兴,阿拉的干部群众听到班禅大师要来的消息后,无不欢欣鼓舞。为了迎接班禅大师,我们按照县上的统一安排,作了认真扎实的准备工作,公社和大队都成立了接待领导小组,由我负责全公社的接待工作。分别设了吉仓和丁果寺两个接待点,在公社机关会议室也做好了迎请的准备。10月3日班禅大师一行从县城出发直接到阿拉。我和公社书记才旦扎西(双岔乡电塘村人,已退休)带领干部群众和寺院代表、马队到离公社3公里的立池村前迎接,我们一一向大师敬献哈达,我又一次迎请大师到公社视察在公社上面的尕唐滩(现在的赛唐)马队和几千名僧俗群众举行了隆重的迎请仪式,班禅大师看到这热烈隆重的场面很高兴,让马队赛跑。当他问这里的地名时,有人回答叫“尕唐”,大师说,这个地名不好,是“艰难”的意思,今后就叫“赛唐”(意为金滩)。在丁果寺,大师为广大僧俗群众念经祈祷、摸顶祝福。
  寺院的佛事活动完毕之后大师来到公社,在大门口下车迈着矫健的步伐,神采奕奕地进入公社院内,我和书记才旦扎西迎请大师一行到公社会议室,他看到会议室的布置和准备很满意,高兴地说:“好哇,你们为我准备了一个很舒适的休息地方”。又问我们的名字,有多少干部,有多少藏族干部,我们一一回答。当时大师走得急,进公社时警卫同志不知道,我们事先也未能请示到;警卫同志跑进来严厉批评了政府副县长尕考和我们。大师马上劝说:“公社的同志们在基层工作很辛苦,我们应该看望他们”。又关心地让门外的干部职工进来,亲切地继续说:“今天我专门来看望公社的同志们,你们很辛苦,在这地方穷、人困难,你们干部,特别是藏族干部要加强学习,不仅要学习汉语文,更重要的要学习藏文,不能忘记本民族的语言。要克服困难,努力工作,尽心尽力为本民族服务,带领群众搞生产,及早摆脱贫苦”。他又比试着自己的法衣领子和衣边子说:“只要你们努力,我相信这里的老百姓也会富裕起来,会有很宽很大的豹皮领子和水獭皮边子的,到那时候我再来看望你们”。又向坐在旁边的贡唐仓大师和黄正清副省长问,这里的老百姓把豹皮领子和水獭皮边看作是富裕的象征是吗?贡唐仓大师微笑着说是的,大家高兴的笑起来,沉浸在幸福之中,有的感动的流下了热泪。班禅大师即将离开时说,我在这里休息得好,感谢你们。班禅大师虽然在公社机关停留的时间很短,但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和深刻的印象,所有在场人都很受鼓舞。
  班禅大师一行的车队行驶到巴吾村下滩洮河湾道处,他看到这里的山水风光,特别是美丽的秋季景色,停车下来兴致勃勃地散步、拍照。在吉仓寺对面公路旁,当看到等候在这里手捧大米的寺院僧俗时,又停下来关心地问:“你们有什么事情吗?”僧人们告诉大师,洮河木桥上不能行车,请求大师为寺院加持。大师望着洮河对面未建起的寺院说,这个寺址很好,说着抓起一把大米撒向寺院方向,为寺院加持,祝愿寺院早日建成。
  班禅大师又到吉仓大队准备迎接帐蓬里给当地僧俗颂经祈祷祝福、摸顶赐福。随后我们一直送到双岔公社的旺仓寺院。
  现在回忆起接待和朝见班禅大师的往事,仍记忆犹新、难以忘怀,仿佛大师那高大魁梧的法身和慈祥可敬的笑容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使我不由自主地就想起了大师亲切的教诲和殷切的期望,也为自己拥有这样一段经历而感到荣幸和自豪。我要牢记大师的教导,不断学习,开拓进取、尽职尽责,全心全意,积极为党和人民多做有益的工作。
  (本文摘自州政协编纂的《十世班禅在甘南》一书)
  十世班禅副委员长视察碌曲亲历记
  西合道
  (2006年5月)
  敬爱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于1982年9月26日来到了碌曲这块美丽的草原。班禅大师带来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我们民族地区的关怀。班禅大师到来的消息象一缕春风,即刻吹遍了碌曲草原。碌曲各族群众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奔走相告,等待着这一时刻的到来。我荣幸地加入了迎接班禅大师的行列。当时县党政领导和广大群众用草原上最盛大的仪式欢迎大师。迎接地点在赛尔青道。迎接的马队从赛尔青道排成了一条长龙,队列整齐,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声势浩大的马队欢迎仪式。当时负责迎接大师的县上领导有县人大副主任席热堡和副县长尕考、南考、政协副主席才巴郎杰等。尕考等县上领导把我叫到马队前,要我负责疏通公路上的马队通道,全县各公社都组织马队参加。由于马队组织有序,全县迎接大师的马队顺利地按时到达了指定地点等候迎接。此时,班禅大师的车队已到马队前,当大师经过我们马队时,频频向我们招手致意。顿时,整个马队沸腾起来,一片欢呼声就像化成巨浪,一浪高过一浪。此时此刻,彩旗招展,人马涌动,日瓦道草原成了一片彩旗的世界,欢腾的海洋,欢迎队伍将班禅大师一直迎接到碌曲县城。当日,班禅大师一行在县政府食堂就餐,之后前往玛曲县视察。
  1982年10月1日晚上,结束在玛曲视察的班禅大师一路颠簸,风尘仆仆地返回碌曲县,县四大班子党政领导举行了欢迎仪式。10月2日下午我从广播里听到了班禅大师发给中央的国庆贺词和在碌曲县视察的消息。后来大师视察西仓寺院时我又参加了十二部落的迎请马队,在十二部落欢迎马队的最前面我拿着经旗第一个迎接班禅大师。当班禅副委员长到达时,西仓寺院代表和县、公社有关领导及群众代表上前先后敬献了哈达。我举着经旗,牵着给大师准备的座骑,让大师上马,大师当时很高兴,行了骑马的礼仪。随即大师坐上敞蓬车开始接见迎请的马队和僧侣群众,由公安局摩托车队开道。在西仓寺院前全体僧侣用佛教最高仪规夹道欢迎大师的到来,班禅大师在大经堂院内向全体僧侣和当地群众讲了话,大师亲切的教导至今犹在我耳畔回响。接着大师为僧侣、群众摸顶赐福,朝拜的群众很多,但大师从来不让人搀扶,亲手给千千万万的信徒摸顶赐福。
  1982年10月5日,班禅大师在结束碌曲的视察后返回合作途中亲临玛艾公社德吉滩草原,深入牧户,与贡唐仓大师共同做群众工作,协商解决夏河县阿木去乎八部落和碌曲县阿仲十二部落间草山纠纷历史遗留问题。大师还亲自到因草山纠纷械斗死伤的牧户家中慰问(玛艾村3户,加格村2户)。大师的随行人员有省人大副主任嘉木样大师,省政协副主席黄正清、贡唐仓大师和现任省政协副主席德哇仓大师,以及大师的父母等。班禅大师关切并询问了他们的家庭生活和子女入学、家中人口、牲畜数量等情况,甚至连帐篷漏不漏雨这些细微的情节也亲自过问,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至今无法忘怀。临走时两位大师要求玛艾、加格两个村的男女老少集中到一起,贡唐仓大师首先讲了夏河、碌曲两部落在调解草山纠纷中对遗留问题的调解意见,还讲了双方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赔偿办法。贡唐仓大师要求十二部落的玛艾镇群众在班禅大师座前发誓,保证以后不再与阿木去乎群众发生草山械斗事件。班禅大师当场也讲了话,他说,看了这几家牧民家庭生活和在场的群众后,觉得党的富民政策是正确的,群众生活将来会更好,会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他嘱咐牧民群众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并要求大家正确对待历史遗留问题,要与邻为善,和睦相处,安居乐业,加强民族内部团结,从国家、民族稳定的大局出发,服从领导,遵守国家法律,做一个守法的公民。两位大师的谆谆教诲深深教育了大家。
  在两位大师的关心下,两个部落在二十多年中再也未发生过任何纠纷,双方群众牢记大师的教导,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生产,过着幸福的生活。

知识出处

碌曲人大志

《碌曲人大志》

碌曲人大志是碌曲县有史以来的第一部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工作为主线,兼顾碌曲县政权建设过程的人大专志。其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2006年7月上旬。 本志资料来源广泛,1980年7月前均采用收集于碌曲县档案馆的档案,1980年7月后采用收集于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档案。有关人士回忆提供的资料,经核实后载入,未注明出处。 历届人大常委会的主要工作以历届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为准,未作大的改动。 本志以编、章、节的形式排列,以横排竖写为主,采用记、志、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以图表为辅。以大事记编年为经,以事为纬;其余各编、章、节,以类系事,以事系人。力求全面反映本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历史、现状及特点,辅以详略适当的政权建设过程。

阅读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