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曲县人民代表大会暨人民政府成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人大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551
颗粒名称: 碌曲县人民代表大会暨人民政府成立
分类号: D624.42
页数: 4
页码: 465—468
摘要: 1953年经甘南藏族自治区筹委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决定,是年10月1日洮源行政委员会改为碌曲行政委员会。1952年至1953年临潭县先后多次派工作组到双岔、西仓、郎木、拉仁关再次开展工作,并走访当地土官头人和部分农牧民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为建立地方人民政府做准备。
关键词: 碌曲县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府

内容

1949年解放前,碌曲县大部分地区和部落属洮州(现临潭县)管辖,部分地区和部落属夏河(现拉卜楞)管辖。境内藏族主要分布为萨木岔部落、西仓部落、郎木赛赤部落三大部落,另外还有阿拉乡吉扎村、田多、田后村属于拉卜楞阿木去乎下八部落。各部落由土官、头人按各自所占地盘统治或管理,基本上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体制,没有自己的政权组织。解放初期,这种封建割据的统治形式依然存在和延续了一段时间。1949年9月27日临潭县人民政府成立,双岔、西仓仍旧由临潭县管辖,但未建政。1951年12月临夏专署第一次派工作组到达双岔、西仓地区开始联系当地中上层人士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1952年至1953年临潭县先后多次派工作组到双岔、西仓、郎木、拉仁关再次开展工作,并走访当地土官头人和部分农牧民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为建立地方人民政府做准备。
  1953年6月经甘南藏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研究,根据碌曲地区的工作进展情况以及位置区域,初步具备建立县级行政区域的条件,决定在临潭县所辖双岔、西仓地区成立台源行政委员会和中共洮源工作委员会。当年6月18日正式成立洮源行政委员会(县级),行政委员由六人组成,主任委员贡去乎俄日,工委书记杜岐任副主任,委员谢怀玉、李珍、张耀、马维清、桥头驻军营长,洮源行政委员会设有畜牧组、财政组、民政组、文卫组、办公室等工作机构。经甘南藏族自治区筹委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决定,是年10月1日洮源行政委员会改为碌曲行政委员会。
  1955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先后召开了两次部落土官头人座谈会,就关于碌曲建政、人事安排、区域划分等议题进行了协商,并于4月28日成立了碌曲县筹备委员会。1955年6月14日,在西仓加科召开了碌曲县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即碌曲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碌曲县人民委员会县长、副县长和人民委员会委员,正式成立了碌曲县人民委员会。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碌曲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政权的正式建立。是年7至8月份在原有三个工作组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双岔区、西仓区和郎木区,拉开了我县基层政权建设的序幕,从此,我县人民有了自己的人民政权,结束了旧部落封建割据统治形式和政教合一统治体制,结束了碌曲地区没有自己真正意义上统一的政权组织的历史,人民群众开始行使管理地方事务的民主权力,当家作主人,走进了一个崭新的社会时代。
  《关于碌曲县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成立人民委员会的情况报告》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我县开始建立人民政权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过程,有一定的历史参考价值,全文附后:(按原文复制,未做任何改动)
  关于碌曲县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成立人民委员会的情况报告
  一、人事协商方面
  在代表会议开幕之前,我们首先于4月中旬和5月上旬分别召开了多次土官头人会议(头一次出席11人,第二次出席17人),就关于碌曲建立县政、人事安插、区域划分等问题进行了协商。然后到各部落和土官头人中又进行了数次个别协商,并于4月28日成立了筹备委员会。
  在多次土官头人会议上,对于人事安插问题,协商中间,与会头人对拉麻吉儿(西仓老郭娃)提出了不同意见:双岔和郎木寺头人都完全拥护拉麻吉儿为县的领导人,都觉得:拉麻吉儿人公道,有才能,能给人民办事,能掌握得住中小头人,和阿才(双岔郭娃)关系好,能给阿才起助手作用。但一致反对花木吉儿(西仓红布)为县的领导人,都说:人不公道,作事不果断,两面倒,能力不强,给人民不能办好事情。西仓十二部落有一部分头人,不同意拉麻吉儿为县的领导人之一,特别是拉仁关头人反对最凶,如究血中台儿、旦尔蒋、乔科旦目科等人,主要是怕拉麻吉儿人厉害,把他们挟制住(据反映:拉麻吉儿不能当土官,也是他们这些人主谋取消的),他们主张花木吉尔为县的领导人之一。
  在以上这种情况下,经过深思熟虑,我们认为:花木吉儿、拉麻吉儿两人都应安插;因为花木吉儿虽然人能力不强,但在西仓十二部落握有实权,如不安插此人,会引起西仓某些头人的不满,而阻碍工作的顺利开展。拉麻吉儿在西仓今天虽说没有实权,但他还有一部分群众力量(主要在双岔和郎木寺)。同时,与西仓郭娃还没有失去父子之情,不过是中小头人的胁迫而已。所以不安了,是会对今后工作起破坏作用的。
  经过充分酝酿后,提出了拉麻吉儿、花木吉儿、阿才、旦增僧盖(赛池温布)、才巴郎吉(西仓郭娃)等人为县人民委员会的领导人。从表面上看,好象是取得了一致意见,而实际上,西仓的某些头人,内心里还是不同意选拉麻吉儿为副县长,直到会议开幕的前夕,西仓的一些头人还在暗中开会准备不选拉麻吉儿当副县长。
  在会议期间,小组讨论时,起初绝大部分代表一致拥护张宗发为正县长,一部分代表拥护阿才为正县长,另一部分代表则拥护旦增僧盖为正县长。经过充分协商与反复酝酿后,意见比较统一,但还是不十分可靠,直到黄正清主席于17日下午亲自召开了土官头人座谈会叮咛、指示后,最后,算是完全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即同意阿才为正县长,张宗发、旦增僧盖、花木吉儿、拉麻吉儿、才巴郎吉等五人为副县长。
  二、对区域划分问题
  经过酝酿都一致要求建立区,目前不同意乡的建制,并提出了应在郎木、西仓、双岔原有的基础上建立三个区。对代表名额分配问题也作了研究,最后确定:西仓代表十六名,双岔代表十四名,郎木代表八名,机关和部队代表十二名。另外还提出阿拉、吉扎应速划归碌曲。(这一问题我们没有作任何解答)
  三、代表会议的召开情况
  会议于6月13日下午召开了预备会议,14日上午正式开幕应到代表五十名(藏族三十四名,回族二名,汉族十四名),实到代表四十五名(藏族三十一名,回族二名,汉族十二名),缺席五名(因事未参加者四名,中途因事请假者一名)。经过了三天的大小会议讨论,于18日下午进行选举,结果选出阿才为县长,张宗发、花木吉儿、旦曾僧盖、拉麻吉儿、才巴郎吉等五人分别为一、二、三、四、五副县长。赫占荣、俄项各旦、旦知加、王伯林、包旭晨、李守仁、康镇等十三人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并选出董宏杰、白忠义、卓挂旦子等十九人为出席甘南代表会议的代表。于18日下午六时半胜利闭幕。
  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上级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碌曲党组织的明确分工,积极负责,以及全体工作同志的一致努力,特别是在黄主席(时任甘南藏族自治区主席)和王(如东)部长(时任甘南藏族自治区统战部部长)的亲临指导下,使这次会议圆满的、胜利的完成了它所担负的重大艰巨任务。
  四、经过多次协商,虽然圆满的召开了这次人民代表会议,使碌曲县人民委员会顺利成立,但在协商过程中,仍发生了不少缺点,主要是:
  (一)对实际情况掌握不够,不能充分了解全部土官头人的真实思想,因而不能以问题谈问题,一般化,不能很好解决思想问题。研究分析问题时,不能针锋相对,同时,有时把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反映当成正确的意见,这就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这次工作的进展。
  (二)让土官头人正面谈问题作的不够,只着重于个别谈话、侧面了解,对于启发、教育头人,很坦直的发表意见作的很少。
  (三)由于我们在召开头人会议以前准备工作做的不够,所以在第一次召开土官头人会议时,全部土官头人都没有出席会议,(除旦曾僧盖在夏河外,其余均系借故未参加)。
  碌曲县人民委员会:
  县长:阿才
  副县长:张宗发花木吉儿拉麻吉儿旦曾僧盖才巴郎杰

知识出处

碌曲人大志

《碌曲人大志》

碌曲人大志是碌曲县有史以来的第一部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工作为主线,兼顾碌曲县政权建设过程的人大专志。其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2006年7月上旬。 本志资料来源广泛,1980年7月前均采用收集于碌曲县档案馆的档案,1980年7月后采用收集于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档案。有关人士回忆提供的资料,经核实后载入,未注明出处。 历届人大常委会的主要工作以历届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为准,未作大的改动。 本志以编、章、节的形式排列,以横排竖写为主,采用记、志、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以图表为辅。以大事记编年为经,以事为纬;其余各编、章、节,以类系事,以事系人。力求全面反映本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历史、现状及特点,辅以详略适当的政权建设过程。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