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代表执行职务能力是人大工作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人大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546
颗粒名称: 提高代表执行职务能力是人大工作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分类号: D630.1
页数: 4
页码: 444—447
摘要: 本节主要对碌曲县提高代表执行职务能力是人大工作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的相关介绍。
关键词: 人大工作 职务能力

内容

王安禄
  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骨干力量,应当自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于人大工作中,不断加强政策理论和法律知识学习,提高素质,锐意进取,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在具体工作中我县人大常委会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做了工作。
  一、抓培训,努力提高代表的理论业务能力,树立好权力机关的履职形象
  针对我县人大代表存在法律知识薄弱、职务工作不熟、监督不力、议政能力有限等素质方面的问题,人大常委会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了提高代表素质的培训工作。一是根据县直机关和乡(镇)领导中的县人大代表文化素质层次较高,结构整齐,接受能力较强的特点,采取强化一级培训法。二是根据农牧村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文化层次低,结构参差不齐,接受能力较低的实际情况,采取逐级系统培训法。具体做法是:通过每次召开的例会,首先培训好各乡(镇)人大领导,乡(镇)人大领导培训辖区代表活动小组组长(包括乡镇人大代表活动小组长),组长再培训各自的组员;同时每次培训选一个不同的题目,在注重基层代表便于操作,易于掌握的基础上,还注重培训知识的连续性和实用性。通过这两种培训方法,仅2005年培训县级人大代表303人次,培训面达到100%。培训乡(镇)人大代表861人次,培训面达到100%。扎实有效的培训工作,使广大代表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普遍表现为提出意见建议针对性强,监督检查有质量,参政议政有能力,依法履职有水平,代表活动小组有热情。切实树立了权力机关的履职形象。二、抓决策,努力提高代表的社会活动能力,树立好开拓进取的有为形象
  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光荣使者,都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因此,县人大常委会一是加强人大代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观念,“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代表工作,使代表在生产和社会实践中起到骨干带头作用;二是指导人大代表用科学的理论和工作办法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力求提出能够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的意见建议,为科学决策出谋划策;三是保证重大事项的决策能够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代表群众利益,如每次召开人大例会时根据需要,邀请2至3名人大代表参加。近几年我县代表意见建议数逐年下降,但办理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去年代表意见建议办理率达到51.6%,办理情况好于往年,特别是人大代表意见较集中,反映强烈的问题大多数得到解决。办理质量和办结率的逐步提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大代表开拓进取,管理国家事务的有为形象。
  三、抓发展,努力提高代素的调查研究能力,树立好认真负责的敬业形象
  人大代表群体组成中具有各方面的人士,为了使代表在各条战线上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贯彻落实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人大常委会确立了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代表人才资源优势的工作思路。一抓代表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发展经济中建功立业,起到表率作用;二抓代表把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代表工作的第一要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三抓代表要敢于直言,敢于说实话、讲实情、出实招,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为了切实畅通代表调查反映的渠道,建立了省、州、县三级县直机关人大代表与七乡(镇)农牧村人大代表联系点制度。通过这些工作和措施。使广大代表树立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焦点、注重实效的务实思想,树立了说实话、讲实情、出实招,认真负责的敬业形象,提高了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004年,县人大常委会根据牧区人大代表的调查反映,做出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决议”案,使全县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如每年七八万人滥挖名贵药材屡禁不止的行为得到了有效的制止。
  四、抓监督,努力提高代表的执行职务能力,树立好依法办事的公正形象
  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工作和闭会期间的活动都是执行代表职务。如何提高代表的履职水平和自觉性,特别是闭会期间代表的履职活动,关系到人大执政能力建设的大问题。为此,人大常委会研究制定了三个要求、二个创新、三个制度、四个创造的工作方法。三个要求是:要求人大代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县的有机结合,要求人大代表认真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求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二个创新是:创新代表工作方法,创新监督实效思路。三个制度是:代表集中视察、调查、检查和评议等监督制度,代表持证个人视察和代表对口监督职能部门制度,代表小组活动经常化制度。四个创造是:创造代表执行职务的有利条件,创造拓宽代表知政知情的渠道,创造丰富代表活动内容的对象范围,创造代表提高监督实效的目标和任务。
  由于思路明确,措施得力,方法对头,激发了代表执行职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视察、检查、调查、评议、审议等监督工作中,代表依法办事,监督有理有利,取得了明显效果。仅去年县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评议活动10次。针对全县乡(镇)卫生院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常委会组织省、州、县、乡(镇)四级人大代表51人先后深入6个乡(镇)集中进行了视察。在评议中代表们说实话、讲实情,尖锐地指出基层卫生院工作滞后严重影响了农牧村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并要求政府部门出实招落实整改措施,尽快解决农牧村群众医疗难的问题。在人大代表的有力监督下,政府部门积极落实代表意见建议,大胆改革创新,实行了卫生院院长聘用制。仅半年时间使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条件、医务人员服务质量,医院工作管理水平等方面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赢得了代表和群众的满意。
  五、抓稳定,努力提高代表的为民服务能力,树立好乐于奉献的公仆形象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克己奉公,勇于奉献是新时期人大代表具有的风采。县人大常委会注重指导各级人大代表争做遵纪守法的带头人,脱贫致富的领路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为民服务的公仆人。要求代表为民着想、为民办事、为民排忧解难,努力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正是在这种优秀思想的培育下,代表的主体作用得到了积极的发挥。我县玛艾镇的州、县、镇代表,审时度势,积极争取发展建设项目,在本镇华格村建立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为76户牧民建成牲畜暖栅304间、6080平方米;标准化住房228间、3420平方米,基本实现了住房定居化、草场围栏化、牲畜暧棚化、草料基地化、畜种改良化、疫防规范化。在年初发生的雪灾中,扎实的畜牧业生产基础充分体现了御灾保畜的优越性,使华格村的畜牧业生产发展仍然保持着高水平。他们的经验也为全县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确立了典范,辐射带动了全县“六化”现代家庭牧场建设的蓬勃发展。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把群众的呼声作为改进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维护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第一职责,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衡量工作的第一标准”,是县人大常委会密切联系人大代表,自觉接受人大代表监督的行动准则。为了及时掌握县情民意,常委会常抓“情况通报”制度。要求全县25个代表活动小组,坚持向县人大常委会反映情况的“六、三、二”汇报制度。一是要求发挥好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多做些宣传政策,沟通思想,化解矛盾的工作,为改革和发展减少阻力,凝聚人民群众的合力,每半年汇报一次。二是要求经常深人选区,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每三个月反映一次。三是要求关注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关注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关注社会焦点、难点、热点问题,每二月反映一次。人大常委会将代表反映的情况认真研究分析,及时向党委和政府汇报,并做到大事为重,急事先办,特事特办。如长期困扰我县阿拉乡娄乃合地区的草山纠纷问题,事关社会稳定,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由于代表反映比较强烈,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现已得到圆满解决,人大代表也保障了一方群众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
  (作者系碌曲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本文2005年6月29日发表于《人民之声报》第三版)

知识出处

碌曲人大志

《碌曲人大志》

碌曲人大志是碌曲县有史以来的第一部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工作为主线,兼顾碌曲县政权建设过程的人大专志。其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2006年7月上旬。 本志资料来源广泛,1980年7月前均采用收集于碌曲县档案馆的档案,1980年7月后采用收集于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档案。有关人士回忆提供的资料,经核实后载入,未注明出处。 历届人大常委会的主要工作以历届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为准,未作大的改动。 本志以编、章、节的形式排列,以横排竖写为主,采用记、志、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以图表为辅。以大事记编年为经,以事为纬;其余各编、章、节,以类系事,以事系人。力求全面反映本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历史、现状及特点,辅以详略适当的政权建设过程。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安禄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