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碌曲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人大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41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碌曲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分类号: D624.42
页数: 2
页码: 14—15
摘要: 本节主要对碌曲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相关介绍。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 碌曲县

内容

1962年1月1日,撤销洮江县,恢复碌曲县建制。恢复后的碌曲县沿用洮江县人代会届次序号。碌曲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62年8月11日至25日召开,正式会期15天,期间休会1天,是历年来会期最长的一次县人代会。会议应到代表48名,实到36名。会议邀请正在召开的政协碌曲县第四届委员(扩大)会议的全体与会人员,各乡、公社基层负责人和县级各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是“近几年规模较大,代表性较广泛的一次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全国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州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和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听取和审议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补选县长、副县长和人民委员会委员。开幕词中说“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回顾1958年以来四年的工作,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增强民族团结,搞好社会主义建设。”会议正式开幕后,8月11日至13日认真传达学习了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州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8月14日至15日分组讨论了这两个报告;8月16日全天听取了金巴代理县长作的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17日全天传达学习了甘肃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县委主要领导作了重要讲话。然后进行了5天半的大小会讨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代表和与会人员发了言,能够畅所欲言,提出了批评和建议,都讲了心里话,认为1958年大跃进以来农牧业生产等获得的成就是伟大的,但缺点和错误也是严重的。”
  政府工作报告较全面地总结回顾了1958年后四年来的工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认真分析和深刻检查了工作中的一些严重错误和缺点。报告指出,在这四年当中全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平息了反革命武装叛乱,实现了民主改革,建立了人民公社,为我县农牧业、工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基本建设等工作,开拓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前途。虽然受到叛乱和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给我们工作上带来了不少困难,但我县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都出现了大跃进的局面,各方面都获得了伟大的成就。报告又指出,由于我们对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不足,对党的方针政策领会不深,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严重的缺点和错误。对几年来工作中发生的缺点和错误,全面认真地作一次检查是殊为必要的0报告从五个方面检査了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同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纠正这些缺点和错误的措施办法。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今后工作提出六点意见。会议一致通过了碌曲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会议号召,“全县各族各界人民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在三面红旗的光辉照耀下,加强团结,修正错误,坚决贯彻执行'以牧为主'的方针和甘肃省民族会议精神,克勤克俭,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地安排好人民生活,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安定社会秩序,积极恢复和发展畜牧业生产,克服一切困难,胜利完成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而奋斗。”
  会议补选田举柏为县人民委员会县长,旦增僧盖为副县长,杨道尕 (藏)、吾古(藏)、郭亮清、崔万生、田举柏、薛存有、旦增僧盖(藏)等11名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
  碌曲县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于8月11日上午正式开幕,8月25日下午闭幕。由于撤销洮江县、恢复碌曲县时间不长等原因,会议未听取计划、财政和法院工作报告。

知识出处

碌曲人大志

《碌曲人大志》

碌曲人大志是碌曲县有史以来的第一部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工作为主线,兼顾碌曲县政权建设过程的人大专志。其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2006年7月上旬。 本志资料来源广泛,1980年7月前均采用收集于碌曲县档案馆的档案,1980年7月后采用收集于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档案。有关人士回忆提供的资料,经核实后载入,未注明出处。 历届人大常委会的主要工作以历届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为准,未作大的改动。 本志以编、章、节的形式排列,以横排竖写为主,采用记、志、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以图表为辅。以大事记编年为经,以事为纬;其余各编、章、节,以类系事,以事系人。力求全面反映本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历史、现状及特点,辅以详略适当的政权建设过程。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