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碌曲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人大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41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碌曲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分类号: D624.42
页数: 2
页码: 8—9
摘要: 本节主要对碌曲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相关介绍。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 碌曲县

内容

碌曲县第二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57年10月16日至19日在县城召开。这是在今县城(玛艾根萨)召开的第一次县人代会。这次会议应到代表55名(机关及企事业代表8名,部队代表4名,西仓代表18名,双岔代表16名,郎木寺代表9名),实到代表41名(其中藏族代表29名,汉族代表10名,回族代表2名;男代表38名,女代表3名)。
  会议召开前,9月25日县人民委员会召开了第18次行政会议,在县城的委员参加会议,专题研究县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的筹备工作,成立了筹备办公室,发出了召开县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的通知。会议原定于10月14日报到,15日开会,由于15日前代表尚未到齐,故延至10月16日开会,原定的会期5天改为4天。1957年10月16日上午8时半会议正式开幕,县人民委员会县长阿才致开幕词,他说“我们这次会议的任务是:1、听取和审查碌曲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2、讨论部署征收牧业税,棉布供应问题;3、补选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还要传达州第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赫占荣作了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会议经过1天的大小会讨论,通过了关于碌曲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县人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决议中对今后的工作作了具体决定:一是对1957年要征收的牧业税作了分配,西仓9005元,双岔8068元,郎木寺2133元,并于11月15日前交纳完毕;二是实行棉布凭证不限量的供应,年底前把购布证发到各户;三是今冬明春派两个工作组到双岔、西仓牧区开展工作。试办国营牧场,双岔、西仓农区试办水浇地,开采煤矿,建立草原管理委员会,修通西仓至双岔公路,并架通电线;四是加强民族团结,安定社会秩序,发展畜牧业。会议号召,“全县农牧民、各族各界爱国人士,进一步地团结起来,动员起来,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为碌曲县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为圆满地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和迎接第二个五年计划而努力奋斗,大步挺进。”会议补选赫占荣为碌曲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
  10月19日上午大会闭幕,赫占荣副县长致闭幕词。会议结束后举行了宴会。鉴于县党政机关当年从西仓迁到玛艾秀龙沟口扎西那卡(今县城东面),机关办公用房基本建成,为了答谢玛艾部落,会议特邀请玛艾等邻近部落的25人、西仓寺院8人与会议代表一起参加宴会,并赠玛艾部落茯茶十块,缎子一匹。玛艾部落代表赴宴时,给县人民委员会赠献五尺长的大红缎锦旗一面,上面用藏汉两文写着“碌曲县党政机关房屋落成纪念,为发展和建设碌曲,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前进。”

知识出处

碌曲人大志

《碌曲人大志》

碌曲人大志是碌曲县有史以来的第一部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工作为主线,兼顾碌曲县政权建设过程的人大专志。其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2006年7月上旬。 本志资料来源广泛,1980年7月前均采用收集于碌曲县档案馆的档案,1980年7月后采用收集于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档案。有关人士回忆提供的资料,经核实后载入,未注明出处。 历届人大常委会的主要工作以历届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为准,未作大的改动。 本志以编、章、节的形式排列,以横排竖写为主,采用记、志、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以图表为辅。以大事记编年为经,以事为纬;其余各编、章、节,以类系事,以事系人。力求全面反映本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历史、现状及特点,辅以详略适当的政权建设过程。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