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藏胞侨胞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381
颗粒名称: 第五节 藏胞侨胞管理
分类号: D633
页数: 3
页码: 574—576
摘要: 藏胞管理工作坚持“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前后”政策,团结争取更多的国外藏胞心向祖国,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大团结、大联合,加强对定居藏胞和国外藏胞亲属的管理。
关键词: 藏胞管理 侨胞管理

内容

一、藏胞管理工作
  藏胞管理工作坚持“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前后”政策,团结争取更多的国外藏胞心向祖国,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大团结、大联合,加强对定居藏胞和国外藏胞亲属的管理。1996年4月,省民委、省财政厅下发《关于调整归国定居藏胞安置经费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份 《通知》是鉴于财政部、国家民委1983年下发的《关于接待安置国外藏胞经费开支规定的通知》所修订的,由于十多年间物价涨幅较大,原安置标准偏低,对归国定居藏胞安置经费予以适当调整。安置在城镇的,1户1人由原来的2500元调整到4000元;1户2人由原来的3000元调整到6000元;1户3人以上(含3人)由原来的6000元调整到8000元。安置在农村的,1户1人由原来的2000元调整到3500元;1户2人由原来的2500元调整到4500元;1户3人以上(含3人)由原来的3500元调整到7000元。调整后的安置经费包括生活补助、住房补助、用具补助、医疗补助、自留畜补助等一次性补助,自1996年1月1日起执行。9月,县藏胞办对归国定居藏胞生活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碌曲籍国外藏胞有43名,国内亲属71人。已归国定居藏胞2户10人。经调查,将3户生活困难归国定居藏胞报请州上酌情予以救助。1996年接待国外探亲访问的藏胞4人。2001年5月,为帮助解决定居困难藏胞的生产生活问题,州民族宗教局、州藏胞办将碌曲县3户10人定居藏胞列为2001年扶贫慰问对象,共发放扶贫款2100元。2005年2月,州委统战部根据《关于理顺对国外藏胞工作机构管理体制的函》的要求,将国外藏胞工作机构划转同级党委统战部。到2010年,碌曲县归国定居藏胞9人,其中病故2人,县外和省外工作2人,其余5人在本县工作、生活。
  二、侨务工作
  2004年8月,经调查全县华侨3人,归侨1人,侨眷3人。第一代华侨2人。建立华侨信息档案并形成电子信息化管理。按照国家对归国华侨和侨眷制定的相关政策,在公务员招考、子女入学、社会保障、宅基地使用权、投资优惠、涉企收费、农村土地承包权等方面享有公民权利。
  碌曲县侨务调查表
  表43-5-1续表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碌曲县志(1996-2010)》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1996一2010》是首部《碌曲县志》的续志。本续志在编纂过程中,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本续志为断代志,上限与首轮志书衔接,上讫1996年,下限截至2010年。本志全面记述碌出县域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状况及发展轨迹,有极个别如工程建设周期、人物任职年限等特殊情况.,在记述时下限略有延伸。本续志采用记述体语体文,由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构成,以志为主体、分设概述、大事记、专记、人物,设章、节、日、子日、细目等若干层次。 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按时序纵述大事、要事、新事。历史纪年以年号后加括号注以公元纪年,1949年后一律用公元纪年。 人物志以《碌曲县志人物收录标准》遴选录入。立传人物遵循地方史志“生不立传”的原则,以本籍为主,兼收客籍;以正面人物为主,兼收反面人物。对在世人物则采用人物简介或以事系人的方式,在有关章节中记述。人物表收录获得州级以上表彰的先进人物和副县级以上行政职务、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