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军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260
颗粒名称: 第三十一章 军事
分类号: E289.42
页数: 4
页码: 418—421
摘要: 碌曲县人民武装部成立于1954年。1996年,县人民武装部编制11人,战士2人;7乡镇设立乡镇武装部,各配1名部长,1名干事,2000年,乡镇专武干部过渡为公务员。2003年12月,人民武装部内设军事科、政工科、后勤科。2010年,县人民武装部进行调整,编制7人。
关键词: 碌曲县 军事管理

内容

第一节机构
  碌曲县人民武装部成立于1954年。1996年,县人民武装部编制11人,战士2人;7乡镇设立乡镇武装部,各配1名部长,1名干事,2000年,乡镇专武干部过渡为公务员。2003年12月,人民武装部内设军事科、政工科、后勤科。2010年,县人民武装部进行调整,编制7人。
  国防动员委员会1997年3月2日,根据国发〔1994〕63号文件精神,成立碌曲县国防动员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国防动员委员会内设4个办公室:人民武装动员办、交通战略动员办、国防教育动员办、经济动员办。主要是保障拥军支前和进行全民国防教育;县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由县人民政府县长担任,委员由相关单位领导组成。
  1996—2010年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名录
  第二节军事训练
  军事训练以认真贯彻党的新时期建军思想,从民族地区实际和特点出发,认真落实两级军区关于军事工作的指示精神,注重平战结合,以战斗力为标准,以质量建设为核心,加强业务建设,提高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军事素质。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进行大纲、防暴条令、军事高技术、外军知识、参谋业务、《司令部工作条例》等内容的学习,狠抓正规化建设,改进部队作风;围绕科技兴训这一主线,坚持依法治训,坚持深化改革,突出首长机关“四新”(即新知识、新战法、新装备、新技能)训练和新型“四会”(即会讲、会做、会教、会做思想工作)教练员的培养。着眼实际,突出抓军事理论、军事法规、军事基本技能的学习训练。
  第三节征兵
  征兵工作由上级军事机关、人民政府下达征兵命令及兵员名额,通过兵役登记、预审、体检、政审、定兵等程序进行。征兵工作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原则将优秀兵员选送到部队。1996—2010年,全县共向部队输送合格兵员118人。
  开展军事训练
  举行新兵欢送仪式碌曲县历年征集兵员统计表
  第四节民兵工作 民兵应急分队训练主要以“反恐处突”和维护社会稳定为主要训练内容。对口专业主要以运输、医疗、工兵、工程抢修、通信为主要内容。对民兵和人武干部的训练,采取参加上级集训和县人武部不定期组织培训以及以会代训的方式方法进行训练。训练内容以组训能力、专业技术知识、军兵种知识等内容为主。同时还开展机关干部识图用图、军用文书、办公自动化、室内维稳演练等为主要内容的岗位练兵活动。民兵应急分队主要以防暴队形和警棍盾牌术为主;反恐分队主要针对反恐维稳、处置突发事件进行训练;工程分队主要以道路抢修为主;医疗分队突出战场救护和伤病员后送训练,民兵军事训练人数每年度都不少于100名。2010年,碌曲县有预备役人员135人,其中普通兵85人,各类专业技术兵50人。
  第五节拥政爱民
  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县人武部连续3年组织民兵共营造13.33公顷的“国防林”,植树6万余株;兰郎公路沿线3个乡(镇)用3年时间营造6.66公顷的“民兵林”,植树3万余株;各乡(镇)武装部还组织民兵参与当地退耕还林(草)工程,共退耕种草16公顷。在援助“希望工程”行动中,与帮扶学校和失学儿童签订援助协议,帮助12名藏族儿童重返校园。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参与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在各乡(镇)成立维护治安小分队,参加当地以缉枪治暴为主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各项严打斗争,配合公安部门共同打击犯罪分子。在军民共建共育活动中,碌曲县1996年9月被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省军区评为“双拥模范县”。2001年9月份,县人武部筹措经费4万余元,在兰郎公路碌曲境内书写标语30多条,制作横幅13条,“军人优先”牌40个,永久性固定标牌10个,大型喷绘标语2副。
  2010年8月7日,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碌曲县民兵应急分队在县人武部组织指挥下赶赴舟曲受灾现场,开展抢险救灾。共派出民兵40人,参与消毒杀菌场所达3万平方米,清理土方400余立方,清淤铺面30余间,搭建灾民帐篷200余顶,挖通水渠道160余米,搬运各类救灾物资达20余吨。
  碌曲县赴舟曲抢险救灾应急分队部分官兵合影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碌曲县志(1996-2010)》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1996一2010》是首部《碌曲县志》的续志。本续志在编纂过程中,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本续志为断代志,上限与首轮志书衔接,上讫1996年,下限截至2010年。本志全面记述碌出县域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状况及发展轨迹,有极个别如工程建设周期、人物任职年限等特殊情况.,在记述时下限略有延伸。本续志采用记述体语体文,由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构成,以志为主体、分设概述、大事记、专记、人物,设章、节、日、子日、细目等若干层次。 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按时序纵述大事、要事、新事。历史纪年以年号后加括号注以公元纪年,1949年后一律用公元纪年。 人物志以《碌曲县志人物收录标准》遴选录入。立传人物遵循地方史志“生不立传”的原则,以本籍为主,兼收客籍;以正面人物为主,兼收反面人物。对在世人物则采用人物简介或以事系人的方式,在有关章节中记述。人物表收录获得州级以上表彰的先进人物和副县级以上行政职务、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等。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