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财政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15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财政管理
分类号: F810.2
页数: 11
页码: 199—209
摘要: 财政管理主要描写了碌曲县财政局、预决算管理、财政收支等内容。
关键词: 财政管理 碌曲县

内容

—、机构
  碌曲县财政局1996年以来,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县财政局分出部分人员和县税务局分出的部分人员,组建碌曲县地方税务局,原由财政局管理的农税业务划归地税局管理。2000年,农税业务复划归财政,财政局设立农税股。2001年,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开始,县财政局设立农
  财政预决算布置及会计培训会
  村税费改革办公室。2006年,县财政局下设预算股、行政政法股、农税股、企财股、人秘股、综合股、监督检查股、会计股等8个股。至2010年底, 县财政局内设人秘股、预算股、国库股、会计股、税政农税股、经济建设股、社会保障股、综合股、企财股、行政政法股、教科文股、监督检查股等12个行政股室,共有职工16人。
  碌曲县国有资产管理局2006年8月,碌曲县国有资产管理局成立, 为碌曲县财政局下属正科级全额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5名,其中领导职数2名(正科级1名,副科级1名),人员从财政局超编人员中选配。
  碌曲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2006年9月,碌曲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成立,为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县财政局,编制4人,副科级职位1人,办事员3人,人员从财政局内部调选。
  二、预决算管理
  1996年,碌曲县财政预算采取的是复式预算法,即基数增长预算法。2000年开始实行零基预算编制管理方法。2006年开始部门预算试点工作。决算编制管理上,严格按照国家、省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到2010年,全县各部门的预决算全部按照预决算编制制度管理办法实行。
  (一)预算外资金管理
  1996年起,碌曲县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此后每年,都根据省州有关规定开展预算外资金管理检查。2004年6月,根据《〈甘肃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改后的相关规定,对预算外资金开始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收入上缴财政专户。到2010年,基本上实现财政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统一化管理。
  (二)财务管理
  根据甘肃省财政厅甘财综发〔1995〕1号文件精神,1996年1月开始, 全县统一使用由省财政厅监制的各类票据,凡碌曲县境内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都必须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甘肃省行政事业性
  收费票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往来结算,则必须使用省财政厅专门监制的行
  政事业单位往来结算收据。
  教育专项资金省级督查
  2006年,碌曲县制定《碌曲县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从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范政专项资金的申报、审批、拨付程序,财政专项资金账户管理,财政专项资金报账程序,财政专项资金的档案管理制度, 财政性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督等6个方面做出了严格的要求,使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监督更加明确。财政专项资金报账程序的资金按“3:4:3”的比例拨付,即在前期工作完成并准备开工前,预拨30%的项目启动资金。项目基本完工或项目进度达80%后,拨付40%的项目进度资金。项目竣工,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填制竣工验收单,再拨付30%的项目结算资金。
  (三)会计管理
  2001年,碌曲县财政局在全县60个单位实行职工工资财政统一发放工作;2002年,碌曲县财政局综合会计股为全县125名会计从业人员办理 《会计从业资格证》,并从2003年开始每年举办两期会计培训班;2006年, 碌曲县财政局综合会计股为全县102名会计从业人员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并从2007年开始每年举办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班。截至2010年底,全县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共计有110名。
  三、财政收支
  (一)财政收入
  1996—2005年的大口径财政总收入为6716万元,其中:上划中央级收 A1103万元,占总收入的16.69%;上划省级收入716万元,占总收入的10.37%;上划州级收入325万元,占总收入的4.66%;县级财政总收入为4569万元。大口径财政收入从1996年(369万元)到2005年(1520万元)增长4.12倍;县级财政收入从1996年(292万元)到2005年(1061万元)增长3.62倍。2006—2010年的大口径财政总收入为22488万元,其中:上划中央级收入3800万元,占总收入的16.90%;上划省级收入2031万元,占总收入的9.03%;上划州级收入1051万元,占总收入的4.67%;县级财政总收入为15606万元,占大口径财政收入的69.40%,从2006年 (3016万元)到2010年(5907万元)增长1.96倍;县级财政收入从2006年的1977万元,到2010年的4315万元,增长约2.18倍。1996—2010年碌曲县财政收入情况表
  表11-1-1单位:万元
  1996—2010年碌曲县财政收入上划明细表
  表11-1-2单位:万元
  续表
  1996—2010年碌曲县财政县级收入明细表
  表11-1-3单位:万元
  续表
  (二)财政支出
  1996—2010年财政总支出为180748万元,2005年时,碌曲财政滚存结余为-231万元,到2010年,碌曲财政滚存结余为31万元。
  1996—2010年碌曲财政支出情况表
  表11-1-4单位:万元
  续表
  1996—2005年碌曲县财政支出情况明细表
  表11-1-5单位:万元
  续表
  2006—2010年碌曲县财政支出情况一览表
  表11-1-6单位:万元
  续表
  1996—2005年碌曲县行政管理费支出情况一览表
  表11-1-7单位:万元
  碌曲县公共安全支出情况一览表
  表11-1-8单位:万元
  续表
  2006—2010年碌曲县财政支出、结余情况表
  表11一1一9
  单位:万元
  四、财政监督
  1998年,碌曲县财政局成立监督检查股后,每年对财政拨付资金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财政拨款的使用情况和预算外资金专户储存情况。通过检查促使单位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加强专户储存,纠正不正当使用。1999年开展了预算外资金
  检查指导乡镇财政所工作(2005年1月摄)的专项检查,并对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项目进行检查,从收费票据的使用核销上加强管理。2001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财经纪律整顿监督检查,按规定对违反财经纪律的单位进行处理。2007年,在全县财政资金监督检查中发现个别单位存在坐收坐支现象和违规挪用资金现象。共查处违纪问题5起,违纪资金110多万元,按规定对违反财经纪律的单位进行了处理。2008—2010年,每年都对财政拨付的专项资金,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碌曲县志(1996-2010)》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1996一2010》是首部《碌曲县志》的续志。本续志在编纂过程中,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本续志为断代志,上限与首轮志书衔接,上讫1996年,下限截至2010年。本志全面记述碌出县域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状况及发展轨迹,有极个别如工程建设周期、人物任职年限等特殊情况.,在记述时下限略有延伸。本续志采用记述体语体文,由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构成,以志为主体、分设概述、大事记、专记、人物,设章、节、日、子日、细目等若干层次。 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按时序纵述大事、要事、新事。历史纪年以年号后加括号注以公元纪年,1949年后一律用公元纪年。 人物志以《碌曲县志人物收录标准》遴选录入。立传人物遵循地方史志“生不立传”的原则,以本籍为主,兼收客籍;以正面人物为主,兼收反面人物。对在世人物则采用人物简介或以事系人的方式,在有关章节中记述。人物表收录获得州级以上表彰的先进人物和副县级以上行政职务、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等。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