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婚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06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婚姻
分类号: C913.13
页数: 2
页码: 486-487
摘要: 藏族的婚姻保持着传统的婚嫁习俗。旧时藏族的婚姻与汉族类似,一般凭媒撮合,有身份的人家父母包办现象较为严重,一般群众较为自由。姑娘长到十七八岁时,就要由父母给她们行“上头”礼,表明她们已经长大成人,可以恋爱。
关键词: 婚姻 家庭

内容

藏族的婚姻保持着传统的婚嫁习俗。旧时藏族的婚姻与汉族类似,一般凭媒撮合,有身份的人家父母包办现象较为严重,一般群众较为自由。姑娘长到十七八岁时,就要由父母给她们行“上头”礼,表明她们已经长大成人,可以恋爱。恋爱在牧场、农田、节日、庙会等集会期间进行。当找到如意人后,按习惯由男方委托亲朋好友向女方家求婚。提婚时,男方送女方家一条哈达,带上两瓶酒,若女方接受哈达,启开瓶盖喝酒,表明应允这门亲事,若不接受礼物,则表示婚事不成。如家长不同意,男女双方可请社会上有地位的人主持结婚,但也有少数人为此远离父母而组成家庭。婚事确定后,再选择吉日完婚。结婚仪式牧区与半农半牧区不大一样。在牧区结婚这一天,男方家要给女方家送去一套漂亮的藏式优质新式服装,以及装饰品如手镯、戒指等,以便新娘过门时打扮用。有的地方也送现金彩礼,但数额不大。结婚这天,亲朋全来庆贺,主人备酒款待,虽不像汉族大摆宴席却也十分热闹。结婚的日子,新郎带哈达和礼物等去新娘家迎嫁,女家招待茶点并送亲,新娘到家后撒糌粑祭神祈福,请喇嘛念太平经,“煨桑”三圈后举行开灶礼,由一妇女领着新娘在灶里生火,锅里盛满牛奶并放进红枣和茶,奶沸后新娘用铜勺子舀起,洒一点在火焰上,表示新娘开始了新的生活。新郎盛满一碗(一对新碗)牛奶敬客人,客人依次轮尝一口,新郎新娘也喝一点。仪式完毕后欢宴贺客,先敬茶点,新郎向贺客敬酒,客人们唱起祝福歌曲,后端上羊肉(主食)。宴席之后年轻男女开始歌舞,直到深夜方休。婚后三日,新郎、新娘出门拜亲友互送哈达,几天后女家迎女回娘家。结婚前,家长即给新婚夫妇准备了房子或帐篷,并分给他们一部分牲畜和土地,婚后便组成了小家庭与父母分居,但也有不分居的,一般小儿不与父母分居,继承遗产。半农半牧的双岔、阿拉一带,一般不许男方派人到女方家迎娶新娘,新郎骑马到半路迎接,全村人在村头燃起一堆火迎候。迎亲队伍到男方家门口时,男方人要唱下马歌,并献上哈达,然后女方亲人中的长者献祝酒词,并从大门、中门到屋门依次以唱入内。娘家送亲的人坐右面,新娘由男方伴娘作陪坐左面,开始喜宴。这时村中的青年男女爬上屋顶(这一带屋顶为平面),从天窗唱歌祝贺,接着将酒坛子口用绳子拴牢,上面系上各色绸缎、虎豹皮、水獭皮、哈达等吉祥之物,从天窗吊下,同时抛洒青稞,唱着祝福歌曲,以烘托气氛。酒坛落地后,主人将酒倒入坛内,然后把酒坛、油饼、肉、水果、喜糖等送到屋顶,向大家致谢。此后,两家亲人对唱,每唱一首歌要敬献哈达并送钱给对方,对唱有时要持续到半夜方休。次日清晨太阳出山时分,新娘由伴娘陪伴,到村头背水,这时,村人都去观看新娘风姿。午饭后,新娘随娘家人回娘家休息几日,尔后再由娘家人送回婆家。藏族夫妇离异后,子女归女方扶养。
  藏族素有赘婿之风,有的人家将儿子或者送寺院当僧人,或者给他人做上门女婿,而把姑娘留在家里,为姑娘招女婿,上门女婿不受歧视,也不存在更名换姓的问题,在财产继承上儿子与上门女婿都有平等权利。入赘需向女家赠良马一匹,作为成亲的彩礼。
  境内的汉族、回族,过去的婚配形式,亦与内地的汉、回相同,在一定程度上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终身大事,父母为儿女择偶的标准,讲究“门当户对”,即社会、经济地位相当,后政府提倡婚姻自主,自由恋爱之风始行。现在,各民族大多实行自主婚配,近年来,各民族青年男女相互恋爱婚配现象时有发生,对此,多数家庭则不予干涉,少数父母虽不乐意这类婚事,却终不能阻其成姻。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述碌曲县的自然和社会历史现状,力求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本志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不谋划一,下限至于1995年底,个别卷章人物及图片资料延至定稿。本志以卷、章、节、目设篇布局,分类设卷,卷下设章节,节下设目,记述史实,并以图表作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解放前",其后称“解放后”。1955年6月碌曲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前称“建政前'',其后称“建政后解放前用历史纪年,并加注公元纪年,解放后用公元纪年。数字表述,除成语、顺序号及习惯语用汉字外,凡表示数量的通用阿拉伯数字。志中数字根据以县统计局资料为主,不足之处使用部门数字。人物志坚持“生不立传”原则,以本籍为主,记及对本县有重大贡献的外籍人士。对已故名人、流落红军、革命烈士和在各条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以传略记述。对历次全国各类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正县级以上领导职务和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公职人员,州政协常委以上职务的民族宗教界人士,受到省部级以上单位表彰的先进人物,予以筒介。对受到地厅级部门表彰的各类先进人物、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列表介绍。本志资料大部分来自档案馆案卷和本县各部门档案、文献、报纸,部分资料由调查采访取得。入志资料一般不注明出处。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