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劳动安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099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劳动安全
分类号: F243.1
页数: 1
页码: 421
摘要: 碌曲县的劳动安全工作是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逐渐开展起来并逐步走上科学管理轨道的。建县初期,县内企业少,劳动保护机制和管理工作不够完善。1958年先后办起矿厂、木材厂、砖瓦厂、机械厂、奶粉厂、电厂等企业,县上开始注重劳动保护工作。
关键词: 劳动管理 劳动安全

内容

碌曲县的劳动安全工作是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逐渐开展起来并逐步走上科学管理轨道的。建县初期,县内企业少,劳动保护机制和管理工作不够完善。1958年先后办起矿厂、木材厂、砖瓦厂、机械厂、奶粉厂、电厂等企业,县上开始注重劳动保护工作。1959年洮江县集中开展了35次安全生产大检查,进行了安全生产的集中学习,主题是“人人爱生产,人人爱安全”,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建立健全了各种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同时采取了改进安全生产的措施。从1962年开始,除享受取暖冬炭,高寒取暖补贴外,一些部门生产第一线的职工,按有关规定还享受专项劳保待遇,由民政部门按月或按季发放手套、毛巾、口罩、肥皂、洗衣粉、工作服等劳保用品。对从事制革、电焊、翻砂、锅炉等特殊工作的职工,发给一定数额的营养费及保健津贴,并建立了劳保卫生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职业病普查。1965年.县上发放劳动保护用品棉布600市尺,毛巾15条,线手套420双。1977年,各企业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始制定了一系列劳动保护制度。是年10月,县内生产锅炉工开始享受保健食品待遇。1979年,根据有关通知,民政局对全县的锅炉进行了全面检查,并经州上批准,7人享受保健食品。1987年,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配合全国性安全大检查,对全县各企业的安全生产、防尘防毒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同时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对全县尘毒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尘毒分布特点,提出了防治要求,制订了防治方案。全年根据《甘肃省锅炉安装单位资格复查规定》,审核了锅炉安装情况,依据有关锅炉安全监察规程,检查验收了全县锅炉,开展了劳动保护方面的技术服务工作。至1995年共派学员10次30多人参加甘南州举办的锅炉培训班。1995年,县劳动人事局对全县锅炉安全措施进行了全面检查。同时对部分企业的危房也及时提出了整修建议,对有尘毒、有污染的企业,协同企业领导开展了职工安全教育。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述碌曲县的自然和社会历史现状,力求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本志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不谋划一,下限至于1995年底,个别卷章人物及图片资料延至定稿。本志以卷、章、节、目设篇布局,分类设卷,卷下设章节,节下设目,记述史实,并以图表作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解放前",其后称“解放后”。1955年6月碌曲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前称“建政前'',其后称“建政后解放前用历史纪年,并加注公元纪年,解放后用公元纪年。数字表述,除成语、顺序号及习惯语用汉字外,凡表示数量的通用阿拉伯数字。志中数字根据以县统计局资料为主,不足之处使用部门数字。人物志坚持“生不立传”原则,以本籍为主,记及对本县有重大贡献的外籍人士。对已故名人、流落红军、革命烈士和在各条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以传略记述。对历次全国各类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正县级以上领导职务和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公职人员,州政协常委以上职务的民族宗教界人士,受到省部级以上单位表彰的先进人物,予以筒介。对受到地厅级部门表彰的各类先进人物、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列表介绍。本志资料大部分来自档案馆案卷和本县各部门档案、文献、报纸,部分资料由调查采访取得。入志资料一般不注明出处。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