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计划免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094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计划免疫
分类号: R194.42
页数: 3
页码: 361-363
摘要: 碌曲县卫生防疫站成立之前,全县的计划免疫由甘南州卫生防疫站巡回防治。碌曲县计划免疫工作的规范化是从1978年开始。1978年全县24个大队的5389名0〜12岁的儿童全部建立了预防接种卡,各医疗单位都指定专人兼搞传染病的管理和计划免疫,大多数大队的赤脚医生都能按要求完成各种疫菌苗的接种投服工作。
关键词: 卫生管理 计划免疫

内容

县卫生防疫站成立之前,全县的计划免疫由甘南州卫生防疫站巡回防治。碌曲县计划免疫工作的规范化是从1978年开始。1978年全县24个大队的5389名0〜12岁的儿童全部建立了预防接种卡,各医疗单位都指定专人兼搞传染病的管理和计划免疫,大多数大队的赤脚医生都能按要求完成各种疫菌苗的接种投服工作。1982年全县共接种投服各种疫苗11842人份,其中公社11522人份,县直机关320人份。四种疫苗接种的情况分别是:小儿麻痹糖丸3224份,牛痘苗2936份,百白二联3140份,麻疹2600份。1983年县防疫站共发放各种疫苗11013份,实际接种8433人份,总接种率为76%。为了保质保量完成麻疹接种,县卫生防疫站还举办了全县麻苗普种学习班。1984年发放疫菌苗4种,6970份,实际接种6169份,总接种率为8&9%,通过整顿接种卡统计岀全县0〜2岁儿童6561人,卡册使用率在80%以上。1985年进行了两次整卡,建卡6443人,补卡517人,剔卡479人,全县建卡率在90%以上,人卡符合率在95%以上,用卡率在75%以上。1985年接种生物制品5种,计划接种11990人份,实际接种10988人份,总接种率为91.64%,比上年上升3.08%,1986年又进行了两次整卡,建卡6069人,全年使用5种生物制品,计划接种12980份,实际接种11985份,接种率为92.33%。1987年,县政府成立了计划免疫工作领导小组,县卫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站设立了计划免疫组,县医院设立了防保科,各乡中心卫生院设有防保组。计划免疫办公室制定了《实施细则》和《考核条例》,4苗复盖指标分解到组,层层负责,同时把计划免疫任务完成的好坏同工资、奖金、补贴挂勾,医疗和预防工作各占50%比例发工资,超额1例4苗覆盖者奖励劳务费2元,经考核全县4苗覆盖达到了州上规定的指标。1988年,县政府把计划免疫列入各乡政府的目标管理,按照4苗覆盖率达到85%、单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的要求,对计划免疫实行包乡干部责任制。县卫生防疫站举办了一期技术学习班。年终4苗覆盖率达到85.09%。1989年,县防疫站制定了《碌曲县儿童计划免疫保障制度实施细则》。1990年,甘南州儿童计划免疫考核组,于11月对碌曲县的计划免疫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全县8个点,共调查1989年1〜11月30日出生儿童56名,建卡率为100%,4苗覆盖率为94.64%。全县0〜7岁儿童应入保4337人,实入保3833人,0~7岁儿童入保率为8&88%,实收保偿金3561&83元,全州考评总分109.28分。1995年经省州审评小组对碌曲县1994年计划免疫抽样调查,认为碌曲县达到以乡为单位实现85%的要求。1995年全县新生儿童438人,建卡438人,实入保419人,入保率95.66%。12月龄4苗单项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100%,糖丸100%,百白破99.62%,麻苗98.12%,4苗覆盖率为97.77%。乙肝疫苗接种187人份,流脑疫苗接种582人份,糖丸强化免疫活动中全县适龄儿童投服2335人份,投服率为99.48%。
  二、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县人民政权建立后,经过卫生防疫工作者的努力,脊髓灰质炎曾于60年代中期绝迹达10余年。1978年发生5例,经过追访,其原因有的是外地新来本县未能按期服完III型药,有的是在畜群漏服药物所致。1991年5月,发现疑似脊髓灰质炎1例。为防止该病流行,卫生防疫站在全县范围对0〜4岁5个年龄组儿童进行了脊髓灰质炎疫苗普服,糖丸投服率达95.7%。1992年对全县适龄儿童进行糖丸强化免疫,投服率达93.72%。1993年12月进行了第二轮糖丸强化免疫,投服率为100%。县卫生防疫站还制定了《碌曲县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日活动实施细则及行动计划》。1994年投服率达99.48%,投服儿童2306人。1995年投服率达99.48%。
  三、冷链管理
  碌曲县的冷链设备建设始于1987年。1987年甘南州卫生局给县防疫站配发了国产普通冰箱3台,进口低温冰箱1台,冰排速冻器2台,冷藏箱18个,冷藏包38个。县卫生防疫站给每个行政村配发冷藏包1个,给双岔中心卫生院配发冷藏箱1个。1992年冷链设备有所增加,普通冰箱增加到5台,煮沸器44个,冰排438个,针管203个,针头1079个,同时增加冷链车1辆。1995年,煮水器增加到67个,针管425个,针头1959个。冷链设备装配后,县卫生防疫站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冷链设备由专人管理。为了提高冷链设备利用效率,有关部门还举办了冷链业务学习班,到1990年,州办学习班1次,为碌曲县培训业务人员23人,县办学习班6次,培训业务人员50人,乡办学习班12次,培训乡村冷链业务人员50人次。冷链设备的良好使用,保证了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进展。表21-3碌曲县1980-1995年四苗接种统计表
  单位:个、%
  表21-4碌曲县1985-1995年儿童入保及建卡情况表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述碌曲县的自然和社会历史现状,力求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本志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不谋划一,下限至于1995年底,个别卷章人物及图片资料延至定稿。本志以卷、章、节、目设篇布局,分类设卷,卷下设章节,节下设目,记述史实,并以图表作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解放前",其后称“解放后”。1955年6月碌曲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前称“建政前'',其后称“建政后解放前用历史纪年,并加注公元纪年,解放后用公元纪年。数字表述,除成语、顺序号及习惯语用汉字外,凡表示数量的通用阿拉伯数字。志中数字根据以县统计局资料为主,不足之处使用部门数字。人物志坚持“生不立传”原则,以本籍为主,记及对本县有重大贡献的外籍人士。对已故名人、流落红军、革命烈士和在各条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以传略记述。对历次全国各类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正县级以上领导职务和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公职人员,州政协常委以上职务的民族宗教界人士,受到省部级以上单位表彰的先进人物,予以筒介。对受到地厅级部门表彰的各类先进人物、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列表介绍。本志资料大部分来自档案馆案卷和本县各部门档案、文献、报纸,部分资料由调查采访取得。入志资料一般不注明出处。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