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工商业贷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085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工商业贷款
分类号: F830.5
页数: 2
页码: 259-260
摘要: 碌曲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后为扶持手工业生产,银行开始发放小数目的工业贷款。碌曲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后,县人民银行把支持国家商业企业努力完成商品流转计划作为中心工作。1989年以后,贯彻国家治理整顿紧缩信贷的政策,对集体商业企业采取核资分类,清收拖欠、清査信贷资产、清收到逾期贷款、严格贷款发放等措施,保证了重点商业企业资金使用,促进了信贷结构调整。
关键词: 信贷 工商业贷款

内容

一、工业贷款
  碌曲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后为扶持手工业生产,银行开始发放小数目的工业贷款,1957年人行碌曲县支行发放贷款4万元。1961年后银行开始控制贷款数量,对碌曲县的工业贷款从严控制,减少投放。1970年,中共中央号召大办“五小工业”,贷款需求量迅速上升,至1978年末贷款余额为55万元。1980年银行体制改革,加强了信贷管理,将过去信贷资金层层下达指标的办法改为差额控制办法,对企业实行指标考核,根据经营状况区别对待,择优扶持。1984年,县工商银行成立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使企业效益逐年增加。1986年县工商银行加强信贷管理,建立贷款逐级审批监督制度,规定信贷员审批权限,完善贷款“三查”制度,加强了对企业贷款资金管理,1986年工业贷款余额为100万元,1989年后,受物价上涨因素,原材料短缺,工业企业相互拖欠严重的影响,工业资金需求量上升。根据总行信贷工作指导方针,通过分类排队,促进信贷结构调整和贷款的有效使用,在贷款投向上重点扶持县级重点企业。至1995年底,工业企业贷款余额为1259万元。
  二、商业贷款
  表14-6碌曲县工行1978-1995年工商业贷款余额统计表
  单位:万元
  碌曲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后,县人民银行把支持国家商业企业努力完成商品流转计划作为中心工作。1978年后,随着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商业购销体制发生变化,计划购进商品减少,库存适销商品减少,积压严重,县工商银行贯彻“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信贷原则,帮助商业企业制定衔接购进计划。1980年底,商业贷款余额为981万元,在“开放、搞活”的政策指引下,出现购销两旺势头,至1987年底,贷款余额为2081万元。1989年以后,贯彻国家治理整顿紧缩信贷的政策,对集体商业企业采取核资分类,清收拖欠、清査信贷资产、清收到逾期贷款、严格贷款发放等措施,保证了重点商业企业资金使用,促进了信贷结构调整,至1995年发放的商业贷款余额为5909万元。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述碌曲县的自然和社会历史现状,力求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本志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不谋划一,下限至于1995年底,个别卷章人物及图片资料延至定稿。本志以卷、章、节、目设篇布局,分类设卷,卷下设章节,节下设目,记述史实,并以图表作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解放前",其后称“解放后”。1955年6月碌曲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前称“建政前'',其后称“建政后解放前用历史纪年,并加注公元纪年,解放后用公元纪年。数字表述,除成语、顺序号及习惯语用汉字外,凡表示数量的通用阿拉伯数字。志中数字根据以县统计局资料为主,不足之处使用部门数字。人物志坚持“生不立传”原则,以本籍为主,记及对本县有重大贡献的外籍人士。对已故名人、流落红军、革命烈士和在各条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以传略记述。对历次全国各类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正县级以上领导职务和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公职人员,州政协常委以上职务的民族宗教界人士,受到省部级以上单位表彰的先进人物,予以筒介。对受到地厅级部门表彰的各类先进人物、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列表介绍。本志资料大部分来自档案馆案卷和本县各部门档案、文献、报纸,部分资料由调查采访取得。入志资料一般不注明出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