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存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084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存款
分类号: F830.48
页数: 3
页码: 254-256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甘南地区碌曲县的存款类型及业务。
关键词: 存款 储蓄业务

内容

一、对公存款
  对公存款是吸收企业、财政、机关团体的暂待资金,既控制了乱花钱现象,保证了现金安全,又便于灵活调度,解决了社会贷款的供求矛盾。县农行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供销公司和粮食部门,以及支农财政拨款和农村集体社队。1981年全县企业、机关团体、财政存款余额为150万元,1982年为152万元,1983年为194万元,1984年全县各项存款余额为314万元。1988年以后,由于企业效益下滑,各企业有贷无存,存款的企业越来越少,个人存款逐年增长。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公款储蓄额从1980年146万元上升到1988年的299万元,1989年后开始下滑,至1995年降到139万元。
  二、储蓄
  储蓄包括城镇个人储蓄和农牧村、机关团体存款储蓄。1956年上半年,因牧区社会形势紧张,社会治安状况差,部队调动性大使存款额下降,下半年,银行采取加强活动,调整营业时间,推行预储登记,增聘协储员,召开协储员座谈会,印制宣传材料等一系列措施,存款余额逐渐增长,是年底活期储户282户,比上年增长6.6%,存款平均余额43563元,完成计划任务60000元的72.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境内各银行分别采取各种措施吸收存款,1981年两次举办“农村定期有奖储蓄”,吸收存款10万元。1986年增设“定活两便储蓄”和“定期定额有奖有息储蓄”,吸收储蓄存20万元。1988年9月10日,开设双保(保本保值)储蓄,这是国家银行根据物价上浮情况,对储户存入三年期以上的定期储蓄在规定的期限内给予一定的保值补贴,使储户的存款不致因物价上涨而造成损失。1989年县农业银行举办“摸奖和实物贴水储蓄”活动,吸收存款7.8万元。3月15日与县妇联共同举办”碌曲县女子爱国支牧”储蓄,吸收存款9万元。1990年增设工资转存业务,开展职工班外揽领储业务,并分人登记以作年终奖罚证据,职工工资按30%浮动,年终照揽储成绩结算,当年,仅郎木寺营业所储蓄存款达61.4万元,居全县各营业所之首。1994年储蓄首次突破百万元大关,存款额达397万元,其中县支行营业所储蓄存款达118.9万元。为了增加储蓄存款额,县支行始终把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的工作作为开展业务的重要措施来抓,职工走村串户,宣传党的金融政策,动员群众树立“踊跃储蓄、支援四化、利国利民”思想,通过努力,各行存款余额逐年增长。1981年底,储蓄存款余额为255万元。为了方便群众,拓展服务面,县农行于1985年成立存款科,增设储蓄专柜,新设拉仁关、阿拉两个代办点,聘请了8名代办员。当郎木寺营业所听到寺院和尚有钱不敢存入银行时,就到僧舍宣讲存款政策和存款的意义,当年吸收僧众存款20万元。每年畜产品收购季节,支行派人到收购点协助基层职工和收购单位人员边收购边吸收存款,行长亲自下乡巡查。1982年玛艾信用社在活畜收购点从22.6万元的收购款中吸收存款19万元,使该乡存款户的存款额户均达到407元,比上年增长3.8元,贡巴信用社从8.7万元的羊毛收购款中吸收存款7.9万元,回笼率达91%,1987年存款余额达到387万元。1991年11月27日,遵照中国人民银行指示,停止办理新的保值储蓄。1992年,县农行设立农村储蓄代办服务部,储蓄存款业务有了新起色,各项存款达到295万元,比上年增加53万元。1993年县农行通过提高存款利率,举办“贺卡储蓄”,使储蓄存款猛增到844万元。1994年,县农行各项存款余额为518.6万元。1995年,由于市场疲软,畜产品(尤其是羊毛)销路滞涩,储蓄存款锐减。
  三、邮政储蓄
  表14-4碌曲县农行、工行1980-1995年储蓄存款统计表
  单位:万元
  为了增强企业活力,拓宽邮电服务,根据省局通知,县邮电局于1987年6月1日开办邮政储蓄业务。邮政储蓄有专职储蓄业务员1人,兼职储蓄会计1人,为执行双人临柜办理业务的规定,另一位储蓄员由当班营业员兼任。历年储蓄状况。1987年上级局下达年末收储余额计划为5万元,实际完成10.55万元,超年计划的111.06%。1988年下达任务10万元,实际完成12.29万元,超年计划的22.98%。1989年下达任务18万元,实际完成13.54万元。1990年完成16.39万元。1991年,通过改善营业服务,把竟争力建立在优质服务和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使邮政储蓄取得了较好成绩,与1990年相比净增余额1.326万元,是年有储户498户,其中活期储户228户,定期储户227户。1992年,邮储流转额由1991年的4.40万元增长到6.939万元,比上年度增长58.28%。1993年,储蓄金额达到935285.0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48%。1994年储蓄额增加到151.05万元。邮政揽储重在信誉和服务质量。1995年12月,一用户在储蓄室一次要支取90万元存款,为了确保用户安全,县邮电局第二天派专车在县公安局干警协助下从甘南州人行押款运回碌曲交给用户,使用户深受感动。1995年年底,邮政储蓄总户发展到946户,其中定期587户,活期354户,其他5户。储蓄额达到23.47万元,占年计划的139.33%。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述碌曲县的自然和社会历史现状,力求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本志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不谋划一,下限至于1995年底,个别卷章人物及图片资料延至定稿。本志以卷、章、节、目设篇布局,分类设卷,卷下设章节,节下设目,记述史实,并以图表作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解放前",其后称“解放后”。1955年6月碌曲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前称“建政前'',其后称“建政后解放前用历史纪年,并加注公元纪年,解放后用公元纪年。数字表述,除成语、顺序号及习惯语用汉字外,凡表示数量的通用阿拉伯数字。志中数字根据以县统计局资料为主,不足之处使用部门数字。人物志坚持“生不立传”原则,以本籍为主,记及对本县有重大贡献的外籍人士。对已故名人、流落红军、革命烈士和在各条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以传略记述。对历次全国各类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正县级以上领导职务和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公职人员,州政协常委以上职务的民族宗教界人士,受到省部级以上单位表彰的先进人物,予以筒介。对受到地厅级部门表彰的各类先进人物、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列表介绍。本志资料大部分来自档案馆案卷和本县各部门档案、文献、报纸,部分资料由调查采访取得。入志资料一般不注明出处。

阅读